/*/ 高校生态杂谈
高校生态杂谈
--------------------------------------------------------------------------------
发布时间:2004-02-02 作者:刘文瑞
近年来,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等等说法不绝于耳。那么,文化教育行当的生态状况究竟如何?需要不需要在高校讲一讲生态问题?如果拿生态平衡的标准来衡量一下高校的现状,倒也能够有点启发。
为了克服自然界的生态危机,人类建立了大量的生态保护区。近年中国的高等教育,也有点建立保护区的架式。例如,在许多高校设立各种各样的“基地”,包括基础学科教学基地、科学技术研究基地、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等等。这些基地,有的是为了“保证”某些基础学科能够维持下去,有的是为了“增强”某一领域的研究实力,说白了,同那些保护动物或植物的自然保护区差不多。具体做法就是拿出一笔钱,改善划定区域的生存条件,使该区域的教师学生,能够解除后继无人的危机,或者比其他区域活得更滋润些。所谓211工程,是这种保护区建设中最为壮观的一幕。如果说设置基地的做法是采取单一品种保护,那么211工程建设则是多品种的综合保护。按当局的意思,211工程就是要通过重点扶持,在中国能够形成百十来所名牌大学。于是,大家都把自己的珍稀品种拿出来亮相,一旦获准进入211行列,那么,这个学校立即就会显得牛气起来,不管是狮子老虎,还是蚊虫跳蚤,都能贴上名牌的标签,提高自己繁衍壮大的机率。
高校里面的各色人等,其生存状况和生存条件是不一样的,大致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院士和长江学者。这是高校生态圈中最为珍稀的品种,有不少可以列入濒危动物。大致上,这类动物有三种:第一种并不存在自身生存能力的问题,而是外界因素导致了它们的生存危机。比如东北虎和非洲象,它们的生存能力并不弱。由于它们的高傲,所以,它们的繁殖能力一般不强,门第虽然高贵数量却不多。但是,因为人类需要虎骨象牙一类东西,对不起,只好拿它开刀。大量的杀戮,导致存量急剧下降。第二种则不是外界因素问题,比如大熊猫,人类看着就喜欢,总希望用它来装点门面,但是,它们的自身机能却严重退化,大约停留在数百万年以前不思进取,成了动物界的古董,只是靠着古老的声誉赢得其在动物界的地位。于是,人类只好把它们养起来,它们也就在人类面前做些啃竹笋的憨态慰人并自慰。第三种本来不属于珍稀动物,比如麻雀,繁殖能力极强,成群结队叽叽喳喳,在动物界本来属于等而下之的位置,但是,某一天却惹起了人类的讨厌(有时候叫作公愤),把它列入“四害”聚而歼之,不斩尽杀绝誓不罢休。等到狂热过去,才发现麻雀还有一些好处,但却所剩无几,只好把它保护起来。当然,自然界的麻雀至今尚未获得这种殊荣,而高校里的麻雀却实实在在地没剩下多少。由此可见,人类改造人类的行为,远比人类改造自然的行为要心黑手狠得多。
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情况,我们可以把它叫作虚拟珍稀动物或者叫作影子珍稀动物。如果你细心一点把所有高校的院士人数累计起来,你会发现累计总数大于实际总数。多出来的部分就是虚拟出来的影子院士。许多高校为了壮大声势,往往用“双聘”、“客座”、“名誉”等等方式给自己增添一些稀有动物。但这些稀有动物的栖息地却不在他们那里,这就出现了一个动物两个保护区的怪现象,导致稀有动物的数量统计不清不白。由于有这样一个空子可钻,胆子大一点的,就开始在没有任何稀有动物的区域划定一块地盘,打起保护区的招牌,以招徕观光旅游者。有些野鸡学校,深得个中三味,在广告牌上印上许多珍稀动物的名字,而进去以后,人们才会发现那里只有这些珍稀动物的模型。成功一点的,还可以克隆一些珍稀动物,使保护区变异为侏罗纪公园式的游乐场。
教授和副教授。这是高校生态圈中处于食物链上层的动物群。类似于猫科、犬科、熊科动物。尽管从总体上他们比较优越,但差异也比较大。
通常人们所说的博导,一般属于这一群体的佼佼者,就像猫科的金钱豹、德国牧羊犬、十分罕见的北极熊之类。它们一般不存在生存困境,在“基地”、“工程”之类保护设施中居于优先地位。但是,由于高校整个生态环境的不景气,以及设立保护区的人类在认识上的差异,往往会把不那么优良的品种归入这个群体。譬如,有的人看见比较厉害的动物就害怕,在建立保护区时,猫科把那些矫捷凶猛的豹子排除在外,专门养了几只波斯猫;犬科把良种牧羊犬、爱斯基摩雪橇犬一概不要,而是特意保护哈巴狗;熊科的北极熊对生存条件要求过于苛刻,于是养了一些只会啃苞米的狗熊。
一般的教授副教授,即使身处保护区内,但却很难成为被保护的品种,它们大多数得自食其力。这中间不乏特别突出的,有如那些生存能力忒强的野狼,或者跑得非常快的猎豹,在动物界里是有相当声誉的。但是,这些动物从保护区的设立中得不到多少好处。因为人类掌握的资源有限,养熊猫要比养狼重要得多。而且更麻烦的是,如果这些狼呀豹呀的喧宾夺主,危及到了熊猫类的生存(虎象之类是不怕的),人类很有可能要杀掉或驱逐一些狼和豹。尤其是那种自我觅食能力过强的狼和豹,往往是首先被清理的对象。不过,通常狼和豹不会过多,因为在以往的动物王国里,实行了一种特殊的计划体制,给所有动物不管个头大小,大致分配基本同等数量的食物来源。因此,个头大的往往吃不饱,而那些个头小的如獾、狐狸,甚至黄鼠狼则沾了不少光。有的被人类驯化了的狼(我们一般称为狗)失去了野性,帮着人类咬那些不驯服的同类,或者参与围猎之类活动,也能多得到几块骨头。长期积累下来,那些自我觅食能力不强的,反而吃得红光满面,而真正的猎豹只能半饱。由此而使不少只会偷鸡的黄鼠狼和一辈子呆在一小块苞米地里啃棒子的猪獾荣升到了副教授教授的行列,能够效忠主人的狗自然成了它们的领头人。因此,随着黄鼠狼之类在这一群体里数量的急剧增加,社会对教授副教授群体的评价也越来越低。
讲师和助教。这一群体在高校生态圈里大部分是食草动物,也有少量的小型食肉动物。保护区的设置,对于这一群体的生存状况来说几乎没有什么改善。它们五花八门,有的体型高大,如长颈鹿,能够吃到高处的优质树叶,但却不值得其他动物佩服,因为那只不过是沾了祖辈遗传的光。有的则靠自己的努力能够取得一些后天的优势,如努力锻炼跑步使自己能走在其他动物前面,有的干脆在旱季来临后迁徙他处。这一群体大部分过着战战兢兢的日子,总希望有一天能够进化到食肉动物的行列,起码能够使自己的体型看起来魁梧一些。它们由于生存需要,一般食量较大,但随着草原的退化,它们的生计日益艰难。有些地方虽然设置了保护区,但相当一部分类似于草地的人类刊物杂志被划给了高级食肉动物作为休憩地,有的干脆建成了专供熊猫嬉戏而食草动物不得入内践踏的景观式草坪竹园。凡是建立了保护区的地方,这些食草动物的生存条件往往会相对下降。因为保护区有人类干预,那些熊猫大象,甚至豺狼狐狸都能招徕游客,壮大声势,而食草动物基本不具有这种价值,因而往往被冷落。特别是许多保护区的高级动物在选择食草动物时,往往喜欢选择兔子之类几乎没有任何反抗能力且又目光比较短浅的物种,致使这一群体的的整体素质如今已不值得一提。那种威猛的大角鹿抵御了围攻它们的鬣狗之类景象,不是神话就是昨日追忆。
学生。这是高校生态圈里的植被和湿地。总体来看,植物总比动物种类多样。高校的植被差异极大。那些高大的乔木,可以冠上博士研究生的头衔。树木一旦长得特别高,除了降雨等因素外,一般动物是奈何不得的,有的动物甚至包括食肉动物,还有可能在这些树下乘凉。这类乔木年深日久,长成了庞大的根系,而且练成了远途传播种子的绝妙方式。设置保护区的人类,往往对这类乔木比较器重,如果能培育成林,甚至撑起一片蓝天,倒也是一种值得观赏的景观。但它们生存得也比较费劲,需要时时不断地吸取水分和养料。遇上贫瘠的土壤或气候不好,好的树种也长不大。正在生长中的乔木,可以冠上硕士研究生的头衔。它们在努力向上生长,然而,有相当一部分长不高。有时候,还会被动物们啃掉一些树皮。灌木和长相较好的草地,则属于本科生的范围。究竟能长成什么样,谁也不敢贸然断言。最大的问题是,人类老是喜欢干预它们的生长方向,经常要把它们修剪得整整齐齐。苔藓和藻类,则属于专科生的范畴。它们虽然不起眼,却也在整个生态系统里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它们能给其他生物带来人们称为金钱的水分之类营养。有苔藓的地方,往往就要潮湿一些。但是,随着近年来的高校扩招,藻类繁殖过快,致使有些保护区不断出现赤潮。
实际上,高校的生态建设,往往不是维护平衡而是破坏平衡。随着保护区的设立和投入,这几年高校的日子就总体来说比过去好过了一些,但是,只是强势动物的生存条件有了较大改善。而且肉食类的比重越来越大,过去的象牙塔现在已经倒过来了,塔基细小松散不稳固,惟有塔顶越装璜越漂亮。不论是动物还是植物,在种群结构比例上都严重失衡。特别是有许多肉食动物已经出现了明显的退化趋势,有鱼有肉,往往首先给不逮耗子的波斯猫和只会给主人摇尾巴的哈巴狗吃。甚至在有的地方出现了假生态。校园荒漠化了,不是给灌溉松土,而是罩上一块塑料作的人工草坪。动物种类不全,制作几处熊猫大象的人工雕塑。不是给树木施肥浇水,只是给树木打桠掐枝。如此下去,总有一天会出现生态崩溃。
附记:2003年春节前后,陕西风翔有两只金钱豹撞入了平原民居,媒体大肆宣扬,把看到金钱豹出来作为生态改善了的表现。笔者不以为然,金钱豹由人迹罕至的深山流窜到人烟密集的平原民居找食物,只能反映出它在栖息地已经饿得受不了。这种动物的非正常流动,正好反映的是生态的恶化。有点像古代社会的“流民”,恰好是社会动荡的前兆。由此联想到我们的媒体对高校“保护区”的赞颂,似乎跟对金钱豹撞入民居的赞颂有雷同之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