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无动词小说
转自 TOM法国一位作家近日出版了一本新书,号称世界上首部没有动词的小说。
这位作家署名米歇尔·塔莱(Michel Thaler),其小说《来路不明的火车》(Le Train de Nulle Part),出版于今年4月22日。在此书厚达233页的篇幅中,既然没有动词,也就没有什么动作描写,结果,书中充斥着夸张的形容词,以及大段大段的对火车内可憎乘客的刻薄描写。其中一段如下:“那儿的那些女人,也许母亲,思想倒不少,可大脑的空间实在太小。”
法国著名的《新观察家》(Le Nouvel Observateur)杂志日前刊出评论说,此书令人不快,上述对女乘客的描写,展示出作者“一种罕见的厌女症”。
但是,塔莱描写男人也没用什么好词儿,他称一位男乘客是个“大侏儒或是小巨人——一个年轻的雄体,好似思想成了胶状的地拖,头一眼,(他的人)比他的头发还短,还没牙刷上的刷毛儿长,也许还要更短呢。”
“塔莱”是一位文学博士的笔名,此前从未用以出书。而作者拒绝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只说自己已年过六旬。他认为,动词是“我们文学的入侵者、独裁者和篡权者”,“动词就像花丛中的野草,你得把草铲了,好让花儿茁壮成长。”
http://arts.tom.com/img/assets/200405/xin_25a9235c86b84a.jpg
赙赠小说一篇
《我,卡斯诺夫,一个无动词主义实践者的宣言》马牛
伟大的诗人学者回忆录作家卡斯诺夫从他郁郁寡欢的童年时代起就不喜欢动词。他认为任何善意或恶意的动词对身体都是一种冒犯。因为这个原因,十岁那年他的父亲(某乡镇中学物理教师)不无创意地为他和希娜安排了一次会面。当时左脚稍稍有点儿跛的希娜刚过完二十三岁生日,除了聋哑患者,她还有一个很符合卡斯诺夫父亲计划的身份:邻近小城一位优秀的家庭聋哑教师。
通过与希娜断断续续的交往,卡斯诺夫十三岁写诗时,已经学到了一手流利的哑语。同年他开始用手势代替嘴唇与人交流,并开始拒绝块状食物。他不止一次用手语向希娜说明把流质食物用吸管吸进肠胃对他减少因为咀嚼上下额迫不得已的运动是多么有益。可希娜每次都用强有力的手势反驳他。她的意思再明白不过:对一个崇尚动词的年轻姑娘,卡斯诺夫的观点无异于是对她挑衅。卡斯诺夫想要改变她的愿望是如此地强烈,以至于每次见面的手语争论最后都演变为变本加厉的拳脚相交。
卡斯诺夫接替希娜在小城做哑语教师时,希娜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当年卡斯诺夫十九岁,已是小有名气的年轻诗人。对于他的诗集连连脱销一事,他自己清楚得很,购买的顾客大多并非对他的诗感兴趣,他们不过是想在诗集中找出一个或两个动词,验证一下传闻的可信度而已。诗人在年轻时代断绝了与希娜的来往,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他开始写小说。按一些研究者的推算,当时江郎才尽的无动词诗人已年过四十。他忘掉了自己的母语,也放弃了延用多年的吸管进食改由打点滴维持生命。现在世界各地很多优秀的手语教师都能愉快地回忆起他们当年在病床旁向无动词诗人兼小说家学习手语的情形。如今这些满头白发的哑语教师都是无动词主义者,无动词团体发起人,理事或义务宣传员。
卡斯诺夫留给后世的作品除了二百万字的诗稿,就是他那部洋洋洒洒的总计六百四十一个页码的自传体回记录《我,卡斯诺夫,一个无动词主义实践者的宣言》。在这部回忆录中老卡斯诺夫用他那熟烂于心的名词代词形容词副词介词叹词回顾了他各个年龄段的经历和领悟,从哲学宗教历史人文等不同层面公正而深刻地剖析了无动词主义对人生利多于弊的学术观点。因此,现在的编者在介绍这部书时都会恭敬地为卡斯诺夫增加一条新的注解:一位思维敏锐致学严谨的无动词主义学者。
最后,按作者在这部回忆录的结尾提出的小小要求,和其他任何与卡斯诺夫有关的文章一样,我也不可免俗地向他的父亲和希娜表示感谢,感谢他们对卡斯诺夫安静而热烈的一生无意识提供的任何帮助。 大侏儒或是小巨人
“是 ”就是动词啦 那个以色列的无e有e小说家呢? 有意义么这种东西。多无聊。 afry在 2004-10-6 04:06 发表:
大侏儒或是小巨人
“是 ”就是动词啦
中文和法语是一种语言么? babysize在 2004-10-6 08:51 发表:
那个以色列的无e有e小说家呢?
TOM新闻没有提到咯
那人是犹太裔法国作家,写的小说叫《失踪》,是个寻找字母e的侦探小说;3年年后写了本《转让》,只用了字母e,没有其他元音字母。 马牛 可是网络严肃小说界名人哦 无动词小说就和语文考试题一样,或者说跟古代的对联有一拼.
除了看出作者折磨文字的水平高人一等外..并无大用. soapy在 2004-10-10 18:02 发表:
马牛 可是网络严肃小说界名人哦
怎么会是严肃啊= =
觉得他最自娱自乐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