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尚进 40个月 博客在中国的流变
如果你写博,看这篇了解一些blog背景可锦上添花;如果你不写博,了解一些背景,然后去小小嘲笑那些不知道背景却写博的人:“你们只是工具性的使用blog,而我,文化地了解了博客。”:slap:by 尚进
算是我写的blog史记,几百年后历史学者追溯中国blog文明史,肯定我这个算是早期决定版了,哈哈
11月5日,中国博客界的智囊们聚集在上海,响应风险投资人毛向辉的发起,试图以中文网志大会的集体思考形式,为中国博客探讨一条未来之路。此时,中国的博客数量正在以每日数千人的数量增长,尽管已经有不少声音发出对“新浪”等门户网站常年来主导互联网内容的厌烦,但是拜新浪blog2.0拉各界名流开博,以及新浪、搜狐和博客中国前后组织的博客大赛所赐,博客这个概念在被正式引入中国40个月后,第一次在网络百姓中炸开了花。
2004年底,《纽约时报》以感叹的口吻报道,全球博客网页页面数量超过了传统互联网内容量的时候,中国博客2005年的狂热还处在酝酿中——blogcn的千万元融资,和讯转做博客,天涯和猫扑都还没有拿到融资的任何踪迹。那时,新浪副总裁陈彤,这位中国互联网内容上的教父人物在一次博客研讨会上还认为:“我没看到博客与传统BBS论坛有什么区别”,那时候,只有方兴东的博客中国拿到了不足500万元的天使资金。但短短10个月后,全球互联网统计机构Alexa的流量分析上,与中国的博客相关网站明显出现了拐点。
实际上,博客自2002年8月前后出现实验性的尝试之后,在至今的40个月里,始终处在一种混沌状态。没人能统计清楚,至今中国到底有多少博客存在,甚至连博客这个译名本身,也存在网志、部落、纯blog等派系的斗嘴。其实这种混沌在blog的美国诞生之处,也存在过很长一段时间,到底谁是全球博客之父一直存在扯皮的争议。1997年12月,UserLand软件公司CEO的戴夫·温纳那个原本希望帮助那些不擅长网页技术,却想在互联网上拥有个人专栏的网络脚本软件Scripting News,普遍被视为博客的开端,但同时,浏览器发明人马克·安德森在1993年开发Mosaic时所作的What’s New网页,更被博客历史探查者们标榜为更早的博客。不可否认的是,博客,现在已经没有任何争议地与电子邮件、BBS和即时通讯并列成为四大网络工具。
2001年初,国内发行的《数字财富》杂志上翻译了一篇来自《行业标准》杂志的文章,这篇尼古拉斯·卡尔撰写的《可塑媒体》充当了博客在中国的基本启蒙。《连线》、《MIT技术观察》等技术文化先驱同时期的关注,引来了中国博客最初的先行者们,blogbus的窦毅和自称中国前100位博客的王建硕就是那时候开始对博客耳闻。而2002年8月,方兴东与王俊秀,这两位当年合作撰写《挑战微软霸权》的批评者,率先搭建了博客中国网站,撰写了《中国博客宣言》,抢了博客在中国的第一排座位。就在博客中国出现的前后脚,毛向辉的cnblog也在上海开通,这位投资分众传媒的海派博客,至今坚持以网志来称呼blog。甚至在2005年8月出席法兰克福举办的维基百科全球大会时,毛向辉仍痛陈博客概念在中国出现的问题。实际上,blog的中文名称叫什么,仍然是困扰blog在中国发展的一座时不时喷发一下的活火山,尽管大多数人都已经习惯性地条件反射出博客这种叫法。
“为什么不能搁置到底谁是博客之父,blog到底中文译名叫什么的分歧呢?”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传播研究所闽大洪教授的感慨。研究传媒的闽大洪也是博客概念最初的几位布道者之一,他大谈博客的时候,国内写博客的人不超过500人。而今年11月5日中文网志大会在上海结束的时候,毛向辉的cnblog首页上统计,中文blogger人数已经达到了874619——博客概念在中国被实践发展的40个月,2005年7月后人数几乎呈现井喷性增长,而这个时间点恰恰与博客中国谈定1000万美元融资,以及新浪博客试运行不谋而合。
《中国有多少blog》曾经是国内博客圈一篇流传甚广的小文。“至今国内到底有多少博客是一个很难统计的数字”,Chinabbs的王奕说,“我们试图能用搜索技术,将博客和论坛梳理,但是博客网站界定得不彻底,让这个数字因为很多小博客网站的瞒报而失准,而Msn space这样的微软变种博客,尽管并不是正统的博客思路,但借助即时聊天工具Msn的泛滥,却又吸纳了很多第一次尝试书写网络日志的人。”
如果我们认真评估来自互联网与美国生活方式(PIALP)对12到17周岁的美国学龄少年问卷调查,就会发现将近60%的美国青少年已经在互联网上架设自己的网站,其中坚持写博客的人数占到20%。同样来自韩国的“赛我网”,凭借博客的韩国特色变种,将4000多万人口的韩国的三分之一国民都拉到“赛我网”上开博,24到29岁的人群几乎90%都在使用“迷你小窝”。
1996年,科幻作家威廉·吉普森的预言,“人人都能书写的网络表达,真正的生命力在于最大多数的草根,职业的网络书写者将在草根中萌芽。”现在统计的全球活跃博客数量在4570万,实际上这个数字从侧面印证了2000年互联网行业的一条潜规则定律:中国互联网与美国互联网的新鲜距离是9个月。一直坚持做中国互联网研究的iResearch曾经给出过一份中国博客发展的评估,在他们的统计中,2003年底,中国的博客不超过20万,而这个数字在2004年中就突破了100万。按照当时的预计,2005年中国博客人数最多达到600万,而2007年会高达2860万。实际上,中国博客人数与网页数量不成正比,从blogcn到Msn space,或者从博客中国到新浪blog2.0,中国第一批博客始终在持续一种搬家的状态,一个博客开三个站点,或者一时心血来潮开一个博客,却只书写过一两次感受,这样的博客现实在中国非常突出,远比美国的博客们偏好流浪得多。
数量与质量 草根与精英
数量与质量,这曾经是中国博客发展中探讨很长时间的辩证问题,这个疑问随着新浪和搜狐这样的门户网站大肆上马博客项目而变得更加严峻。在公众眼中,这个问题似乎更具阶级色彩,短短40个月,对于博客书写态度的不同,精英与草根的界定,成为了博客在中国最引人注目的焦点词汇。始终探讨博客发展的洪波在自己博客上写道:“我看到的很多国外的blog统计,活跃blog是一个可统计的数字,但还没见到有关blog质量的统计。随着blog数量的增加,一定会涌现出更多有质量的blog。这是一个量与质的辩证,量是积累,质是突破。就像市场上商品短缺的时候,根本谈不上质量,只有商品极大丰富的时候,你才有挑挑拣拣的机会。”
对于博客在中国的属性问题,更多的人持草根理论,尽管这些理论者又都自诩博客精英,这被持草根理论派的吕欣欣称为博客的人文主义,他在中文网志大会前说:“博客无须质疑是一项草根行为,每个人都有倾诉的机会,精英与否不能与你的博客观众多少成正比。”而新浪博客的推出,其实也备受草根与精英问题的纠葛,新浪这样的网络门户搞博客大赛看准的正是最草根的广大网民,但是他们最初推广博客的方式却是将余秋雨、徐静蕾、余华、高晓松、韩乔生这些明显的社会精英请到博客上来。陈彤对此解释道:“一年前我对博客的看法也许让我当了龟兔赛跑中的兔子,但是当博客在中国发展的时机成熟时,新浪自然要大张旗鼓地让每个中国网民开博。博客真正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的草根性,至少从技术表现方式上,传统的论坛和新闻跟帖,每个人的言论很快就会被淹没在信息狂潮中,而博客至少在表达方式上实现了一些平等互动的传播本质。”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偏向草根博客,安替就是中国博客精英论的坚持者,在他看来,新浪这样的商业网站开博客,根本就没用博客的思维来做博客,而是把博客看成如同电子邮件、网络游戏一样的东西,根本没有以博客作为新型信息传播工具看待。安替之所以坚持博客精英论,在于他认为中国传统传播的限制,让那些潜在的媒体精英在博客世界找到了一次发挥的机会。他在自己的博客上强调:“中国博客发展一定和美国的blog反专业主义、反精英主义发展完全相反,中国的博客未来一定是继续精英化,而不是像在美国祖先一样草根化。”
博客有价值和精神吗?
当来自美国几个web2.0投资机构的1000万美元,在9月底陆续打到方兴东的博客中国账户以后,走一条中国特色的商业化博客之路,成为了方兴东考虑的一切。与新浪、搜狐等门户博客的商业试探不同,方兴东的野心是让博客概念在中国走向个人门户,甚至未来借web2.0的概念上市。而google收购blogger,美国在线拿下weblogs的时候,用博客挣钱,成为一项全球传染的新话题。但对于大多数每天写博客的用户而言,他们似乎并不关心博客在中国的商业之路,如果谈到博客与钱的问题,他们更希望知道自己的博客价值几何。
美国的博客们甚至为此列出了一项计算公式,他们以weblogsinc.com上各blog的Technorati反向链接站点数目作为依据,分别计算美国在线开出的2500万美元收购价,到底是如何分配到每个博客之上,结果计算出每个Technorati反向链接站点的价值折合564.64美元。这个数字一夜之间成为全球博客们的心理门槛,只要算清楚有多少人将你的博客列入链接,拿链接数乘以564.64美元,就能估算出你博客价值的虚拟价值。如此看来越多的人愿意链接你,你的博客越有价值。这类自娱自乐的博客价值测试激发了中国博客们极大的兴趣,business-opportunities上甚至开发了一套直接计算工具,只要输入你的博客地址就能算出价值几何。除了生套计算公式来计算每个人博客的价值之外,甚至有人为博客开设了虚拟股市。在博客的虚拟股市上每个人都可以用博客币来买卖某个博客,而博客开盘价也是由链接数量来决定,随着每个博客人气的跌涨来炒作虚拟存在的博客币。
“博客的价值并不是用钱来衡量的”,已经写了两年博客的樊宫在采访中坦言自己对博客价值的看法,“对于每个书写博客的人而言,博客真正的价值在于让我们能静下心来,时不时用几分钟审视一下自己”。这种博客自省论实际上能够得到中国博客们的广泛支持,而更多引人注目的知名博客,更喜欢将自己最希望亮出来的一面展示给每一个观众。
博客到底有没有什么精神,这是与博客到底有什么价值连接在一起的一个问题。曾经写出《新知的未来:联网世界中公共知识的命运》的劳伦斯·莱斯格第一个试探研究这个问题,在他看来,强调博客颠覆传统新闻,博客给予每个人平等展示自己的自由,这些都并不是博客精神的核心,重新梳理公共知识的力量才是真正的博客力量。在劳伦斯·莱斯格看来,博客上的信息是每个人独有的,同时也是所有人共同拥有的,而不像传统知识传播界那样,要依靠版权和专利,来把人类的知识和情感像沙丁鱼罐头一样对待。
国内对博客精神持同样观点的要数中文网志大会发起人毛向辉,在他看来,知识压根就不是力量,除非共享。这种由90年代开放源代码运动引发的全球性知识思潮,实际上在博客上找到了最强的表现机会。《大讲堂与市集》,这本自由软件运动的圣经于是又一次被祭了出来,“开放内容比开放源代码更广阔”。曾经持续在博客上翻译日文游戏杂志《Arcadia》的刘洋,实际上充当了国内博客原教旨主义精神的最坚定实践者,这位游戏机发烧友至今仍坚持将这本日文游戏杂志翻译到自己博客上,国内的游戏机信息悄悄地在被他的博客所影响,刘洋说:“我们生命中的无用信息起码占80%以上,这是对每个生命的亵渎,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和能力去绝对创新,但是我们并不能被知识获取的难度所窒息。语言障碍、680日元的收费都不能阻挡我坚持在博客上记录下所有与游戏机有关的经典。”
“还没有学会上网,也没有开通博客,至于以后开不开博客,何时在新浪开博客,视情况而定。对于个别网友使用他的名义开设博客,既不敢掠美,也不能空担名声。”这是作家贾平凹在新浪紧急发表的声明,因为已经有人用贾平凹的名字在新浪开设了博客。比贾平凹更紧张的是南京某大学的陈教授,就因为一位学生在自己的博客上指责他编的教材,陈教授直接把博客网站送上了法庭。这无疑注释了博客越来越强的社会渗透力。类似博客引发的案子不绝于耳,微软曾经因为员工在博客上透露微软内部也使用苹果电脑而被解雇。还有那位因为在博客上贴出自己工作照而被解雇的三角洲航空公司空姐西摩蒂。
对于这些博客改变传统引发冲击的事情,《金融时报》的专栏作家帕提·沃德米尔曾经以《博客的代价》来评述,他写道:“即使在美国,言论自由也仅限于此,宪法并不保护我们免受遭我们嘲讽的上司的迁怒。现代博客日记悄无声息的特性鼓励人们进行轻率的交流,在博客上面,一切都是自发的,商业秘密可能会轻易泄露出去。”
那些满脑子充满环保主义精神的人也很敌视博客,在他们看来,博客对于信息社会的资源环保弊大于利。当全球都在严打垃圾邮件的时候,博客也被视作下一个潜在垃圾场。博客搜索网站Technorati曾经对全球两周新增加的80万个博客进行统计,其中至少近4万个是垃圾博客。于是有人创造出了垃圾邮件代名词Spam与博客的组合Splog。《个人电脑》的专栏作家约翰·德瑞克曾经吼道:“一个社会群体都开博客,其中有多少是冲动和盲从呢,要知道他们没有意识到维护博客需要付出的毅力比激情要多。”
曾经持续在博客上翻译日文游戏杂志《Arcadia》的刘洋,实际上充当了国内博客原教旨主义精神的最坚定实践者,这位游戏机发烧友至今仍坚持将这本日文游戏杂志翻译到自己博客上,国内的游戏机信息悄悄地在被他的博客所影响,刘洋说:“我们生命中的无用信息起码占80%以上,这是对每个生命的亵渎,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和能力去绝对创新,但是我们并不能被知识获取的难度所窒息。语言障碍、680日元的收费都不能阻挡我坚持在博客上记录下所有与游戏机有关的经典。”
我经常也有这种冲动
管他有什么经济价值,有没有人看,我首先是喜欢这样做,然后就做
最喜欢的事就是资料积累,enclopedia 三联做了全民博客的封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