挣大钱的时装博客
看到一片小文,与诸位潮人分享阅读是精英的习惯,哪怕是被人诟病为“半文盲”的时尚人士。若要做到“高精尖”,也绝对不会只囿于
逛逛小店,而荒废了阅读。时装人士的“智力歧视”,恐怕更猛于丑女和美女间的鸿沟。然而时尚博客的
出现,则满足了时尚人士对时尚资讯“更快、更新、更多”的需求。当你每天通过google reader或者
bloglines等在线RSS新闻源阅读器,接受来自全世界各地的无数时装博客的及时更新的时候,谁还需要慢
腾腾的纸质媒体?
靠博客赚钱
谁也没有想到,一个博客可以被《时代》周刊选为设计界最具影响力的百强之一。这个名叫the
Sartorialist的博客,每月拥有一百万读者,轻松超越诸多主流时装杂志的发行量。而美国著名的出版集
团Conde Nast成了吃螃蟹的第一人,代理起这个时装博客的广告来,首个合同在今年9月开始执行。
其实,the Sartorialist无他,唯图多尔。这个名叫Scott Schuman的美国人,是个时装工业的“老炮”
,整天在世界各地飞,在街头拍了许多有型有款的“潮人”照片,日日上传至博客。2006年5月,
men.style.com率先委约他以衣着光鲜的“型男”为主题,拍摄一系列街头快照。进而style.com也相中了
他。如此月月积累下来,读者甚众,影响力日盛,style.com的幕后老板Conde Nast便索性代理起了这个
明星博客的广告业务。
正当美国的互联网广告业务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的时候,如今the Sartorialist的广告业务的启动,让
原本是“慈善事业”的web 2.0也开始看到些许曙光。其实许多博客早就开始靠广告获得了利润。
Manolo's Shoe Blog传言是获利最丰的博客,每年进账达6位数;教时尚受害者如何少花冤枉钱的the
Budget Fashionista据说也有6位数的进账;the Bag Snob的年收益至少也是5位数。诸如H&M和Gap这样的
时装公司,纷纷投放博客广告,更多的公司则把最成功的时装blog看作他们市场公关不可忽视的一环。某
公司公关总监说:“他们都是些‘个人记者',和《Allure》杂志的出版人并没有那么多的差异。”
时装博客在中国
然而中国的读者未必如此幸运。不少知名的国外博客服务商均被“信息产业部”抵挡在了国门外。以the
Sartorialist为例,其博客建设在Blogspot上,而它早就被屏蔽掉了。而前阵子,时装名博Diane, A
Shaded View on Fashion以及Style Bubble所在的Typepad也被屏蔽了一段日子。Style Bubble在8月7日
的博客上写道:“我相信中国政府是冲着我的服务商Typepad来的,而不是我对Carine Roitfeld和坡跟鞋
的爱。”
国内的时装博客运气则好得多,无涉任何政治与色情的因素,却无奈在影响力上实有不逮。尽管,“毒药
”并未在自己的博客上谈论过时装,却因其张贴的自拍像中,俯首可见名牌服装的身影,引得诸多时尚人
士,以猜测他身着什么名物为日日消遣。浏览量在短短的时间内,迅速突破百万。而《iLook》杂志的出
版人洪晃,以及《ELLE》杂志的编辑总监晓雪的个人博客,也都是七八位数的浏览量,却只是靠“拉家常
”赚来的眼球。
所谓的“时装爱好者”在中国,毕竟属于小众群体,专业的时装博客浏览量均算不得大,更别提这些“个
人记者”能在中国时尚影响力的排行榜上分得半点荤腥。上海的the EMANCIPATION of MOMO和北京的“风
格笔记”,博主均是20岁左右的在校生,却笔耕不辍,各自拥有固定的年轻拥趸。而拥有四五个固定写手
的“观潮”则在短短的八九个月时间里,获得了日均过万的不俗浏览量。“观潮”的站长表示“应该不会
仅仅是兴趣,可能要与商业结合才能做到有意义。”他们将自己编写的内容一分为二,免费的资源向普通
读者开放,而服装企业用户则需要付费观看。
而目前真正通过博客获利的是那些“内容供应商”。时尚摄影师孙郡坦言,他目前的客户80%来自博客,
“而且一口价,从来不讨价还价。”较之其先前自行架设的个人主页,其收益显而易见。而不少时装博主
,也通过博客获得报纸、杂志等媒体编辑的垂青,将个人“微不足道”的兴趣爱好,转换成了稿费收入。
中国人写博客,有个大问题,永远是发一己之酸情,而无把自己当成“个人记者”的野心。拥有光明“钱
途”的美国博主们的经验告诉我们:博客要赚钱,一定要专注,充分学习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毕竟同
那些砸下千金的电子媒体比起来,我们都是“游击队”,博客内容的切口越小越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