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chy 发表于 2003-5-14 17:37:34

[转贴]互联网上的张爱玲

互联网上的张爱玲


葛涛









  目前网上关于张爱玲的20多个主题站点大多处于困境之中,一些网站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更新了,有些网站甚至已经被网络公司关闭。一位网友甚至宣布:“张迷是一个濒临灭亡的物种”。然而,有关张爱玲的评论,仍然以较不固定的“贴子”形式,繁盛于大量的论坛之上。

  网上有关张爱玲的评论主要集中在一些相关论坛中,这些论坛中聚集着较多的“张迷”和一些不喜欢张爱玲的网友,彼此之间常有论战;“张迷”之间也常常集中地讨论一些感兴趣的话题。比较有代表性的讨论有:“武汉大学·珞珈山水”论坛中关于张爱玲的小说《牛》所引发的讨论、关于《张爱玲影集》引发的辩论;“网易·张迷客厅”中关于《不爱张爱玲的五个理由》一文所引发的讨论、关于张爱玲是不是汉奸的讨论;“清韵书院·末流堂”中关于张爱玲与音乐的讨论、关于张爱玲与三毛的讨论;”天涯之声·闲闲书话”论坛中关于《秧歌》一文的讨论等。此外,“张迷客厅”、“榕树下”、“新浪·文化频道”等站点还有大量的关于张爱玲其人其文的原创性评论。

  这些言论主要体现在网友表达喜欢或不喜欢张爱玲的帖子中。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张迷”们对张爱玲的喜爱之情有点极端化,呈现出“追星族”的狂热与痴迷。如有的网友宣布:“我在读《第一炉香》,我决定,如果我是男的,我一定要娶张爱玲,哪怕娶她的尸骨!”而不喜爱张爱玲的网友则常常轻蔑或莫名其妙地攻击张爱玲,如有的网友连《金锁记》和《怨女》两部小说之间的关系都不知道就因其“雷同,还是巧合”而轻蔑地说:“老张也就那么几下子”;有的网友则指责张爱玲的“冷静客观的态度”是“毫无人性的冷漠”;有的网友则认为《赤地之恋》和《秧歌》“这两部作品实是无价值之作”,体现出“张爱玲的汉奸倾向”。上述情绪化的言论体现出这些网友的浮躁或者说游戏与恶作剧心态。

  正如网友麦田99在文章中所指出的那样,读张爱玲、谈张爱玲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成为小资情调的一种象征与标志(这对张爱玲来说真是一个悲剧)。在网上有关张爱玲的评论中,在网友的有关张爱玲的创作中不难看出其间也弥漫着“张爱玲气”(也可以说是“泛张爱玲化”):不仅大量使用诸如“毛毛的月亮”、“朱灰”等张爱玲文章中常用的字眼与意象;而且也借张来感慨“苍凉啊,微妙啊,世事啊”等等,不免有些“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诗强说愁”,以至一位网友呼吁:“我们得告别张爱玲气了”。正如另一位网友所指出的那样:“霓虹灯下的沉香炉香,必然混合了廉价香水和油烟的气息”,“只有你自己点起来的时候,闻起来才是本真的风味”。这就需要网友更多的从精神上走近张爱玲,“对前人具了解之同情”,而不是从形式上模仿张爱玲或膜拜张爱玲。

  我们也看到,Quiettree的写网恋的短篇小说《爱》(张爱玲版)和goygy的《爱》都是模仿张爱玲散文《爱》的游戏之作,故意使用张爱玲式的语言,显得矫揉造作。大话的《倾城之恋》(延续版)和《红玫瑰与白玫瑰》(倒装版)、独上高楼的《传奇后传》都是对张爱玲原作的“反写”,重点写出与原作相反的故事与结局。游戏化地戏仿和改写原作是无可厚非的,这种别具慧眼的再创作往往能显示出网友的机智与幽默,别开生面,能充分体现出网络的色彩与优势。可能是因为种种原因,精彩的戏仿较难看到,水平一般的戏仿之作也越来越少了。这是很可惜的。

  需要指出的是,相对于那些对张爱玲一知半解的众多“菜鸟”而言,网友中不乏较为了解张爱玲的“大虾”。“张迷客厅”的斑竹夜晚之心、泥泥、咆哮、钻石尘土,“武汉大学·洛珈山水”的“脆皮函数”、“风行水相”、“挟太山以跨北海”、“天涯之声?闲闲书话”的斑竹朴素等网友均可以说对张爱玲有所研究,了解也比较深入(其中的几位还是文学专业的研究生)。他们的文章和相关讨论颇具专业水平,对于促进网上关于张爱玲的评论朝着健康、理性的方向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另外,一些网友对于张爱玲作品的评论也不乏真知灼见。这些认真严肃地讨论张爱玲的文章正逐渐地改变网上关于张爱玲评论的现状。

dachy 发表于 2003-5-14 17:52:24

谁看到过上面提及的网友仿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贴]互联网上的张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