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等你在未来的街头(外一篇)
等你在未来的街头--《街头音乐:美国社会和文化的一个缩影》读后万宇
他们选择在流动中生活,在正经历着文化变迁的街道上弹唱、行吟,向匆匆来往的陌生人寄予着感情,表述着心灵,以街头音乐的方式生存着。他们是需要钱来维持生计吗?还是在等待一个会心的相遇?灵魂偶然的一个悸动?
为什么美国会有如此之多的街头音乐活动?这些街头艺人?音乐家??都是些什么样身份的人?是什么让我们将他们与破衣烂衫、肮脏、瞎眼的乞丐之间划上等号?他们有什么特别的文化意义吗?
对音乐的理解和体认往往不能仅仅局限在乐理、技巧等专业技术范围内,广而言之,音乐不仅是一个研究的对像,而且是体认世界的途径,理解文化的工具,涉及文化传袭、民俗民情、经济运作、政治体制、宗教信仰等多种因素。洛秦博士的这本《街头音乐:美国社会和文化的一个缩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他游走于美国各地的大街小巷,访问、采集了当今美国社会中各种形式的街头音乐活动,考察、研究了与之相关联的各种社会现像,并拍摄了大量实景照片,收集了许多风格迥异的音响,为我们撷取了街头音乐这一文化样本,本身就很有意义。音乐学者多以学术为重,以音乐厅、大舞台为艺术生涯的殿堂,对这些街头一闪念间的音乐灵光则无暇顾及和不知是出于有意还是无意的淡漠与遗忘。而相对于堂皇的音乐厅来说,这些街头音乐对于大众而言更是亲切可感的,也更有样本的现实意义,更体现时间的本质--相对的流动性质。面对着符号的使用与交换歧义日多,最牢固的既有观念正在崩溃,而理论逐一动摇。街头音乐让我们听得见现实世界的种种转变,使如今已经结晶、凝固、陷于罗网而垂死的社会理论得以再现生机。
全书以悔意起笔,更见一种悲悯。从一位每日在大学街上弹唱的黑人歌手不堪寂寞而自杀的死讯谈及自己感动于他深沉悲哀的歌声,总想买一盘他的CD,但每次随着虽然放慢但依然匆匆的脚步,心里往往期待"下一次"吧。随着歌手肉体的消失,敬意已经没有机会表达了。"如果我买了,多了一份行人对他音乐的关注,或更多的是心灵的关心,也许他不会自杀?"他郑重地将这位无名歌手的形像放在封面上,我也更愿意把这本书看做是对冥冥之间音乐魂的一种献祭,一种告慰,如同永不消失的音乐声。
用文字来描述、探究音乐,在我看来,实在是一件费力而愚蠢的事情。且不说描述音乐精微的转折在心灵中漾起的阵阵涟漪、感受音乐在无边的寂静中爆发的难以企及的巨大创造力之难,单就音乐的意义、快乐的本质来源于何方这些用音符说得已经足够清楚的问题,任何文字的描摹都是拙劣而粗糙的。为解决这一矛盾,《街》随书附有CD,我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放入了唱机,意外的是这些音乐没有原本以为的热闹,非常地安静,甚至寂寞,静静地如同小溪流水,街角悄悄绽放的花朵。它们没有骄傲的舞台,无法用堂皇的高音来震慑他人的注意力,它只是别在音乐有心人衣襟上的一朵不起眼的 花。
但文字对于音乐来说也有它独特的意义。文字最重要的意义在于直陈音乐对世界的"灵视",尼采说"音乐是真理的表达",弗洛伊德认为音乐是"待解读的正文"。在音乐中,科学是被湮没的,许多旧规则不再有约束力,为了对人说明自身,为了倾听到自己与世界的距离,满足新的灵魂、心灵和听觉的需求。街头音乐的意义也许就在于它们不过是一群漫不经心的观察者或是平凡的灵魂为其它平凡的灵魂所演奏的。而文字赋予了他们更为直接的阐释,尤其是在这个很容易淹没在各种声音之中的时代。
还是回到《街》一书,作者在文体写作上进行了可贵的探索。以人物、地域为线索,在故事的叙述中将音乐人类学的许多概念、研究方法和范畴,以及音乐文化清晰地阐述、巧妙地串联,可以独立成篇,又可串在一起描绘成一幅街头音乐地图,没有高头讲章的掉书袋气,文字清新,可读性强,非常具有感染力。学术性较强的专题研究和资料性较重的部分被安排在了附件部分,如《美国街头民间艺术节地图》、《街头音乐传统的缘起和发展及其在文化商品市场中的意义》,提供给有兴趣的读者一些继续深入的线索。在本书的许多叙述和讨论中涉及了当代音乐与文化的诸多领域和概念,如后现代主义、大众文化、音乐与经济的关系、文化传承、多元文化等等,促使读者从一个新的、独特的角度来进行思考,并能深切体味到作者人文主义的情怀。对于歌手自身命运的关注,对于音乐终极归宿的思索使作者的目光充满了忧伤与沉思,"我看到的不再是一块美元的小费、一段旋律的弹唱、一个乐手的个体形像,而是一个整体社会的故事。"(《街头音乐活动是一种生活经历:音乐学院学生洁丝卡》)因而感动人。
今天,畅销歌曲、演艺事业、明星制度进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而且完全改变了音乐的地位,音乐变成一项流水线上的工业,音乐消费是暧昧的并体现集体特征。音乐家从流浪者、家仆变成了"产业工人"。日常生活中的音乐与实际的生活经验完全割裂。音乐创作被技术精英垄断,采用越来越多的乐器,越来越复杂的技术,融入流行甚至靡靡之音,音乐失去活力。而街头音乐更像是新音乐的昭示或是古老音乐的复苏--一种真正自发、立即享受的音乐,逃脱所有固化的樊笼,以新方法使用乐器,"黑人音乐家只要拿起号角,就可以开始吹一些他以前从未想过的音乐。他即兴地演奏、创作,由内而发。那是他的灵魂,是灵魂的音乐。"我们似乎看到吟游乐人的回返。他们拒绝再现,即席而且感性,与录音、现代声音工具出现之后的再现及重复的音乐彻底决裂,他们的音乐是开放性的、未完成的,甚至不再是一种可以与其作者分割的产品。
作者的思绪没有局限在音乐领域,他更深入地思考人类学的命题,关注这些街头音乐艺人的生活价值取向。坦率地说,对我这样一个音乐的门外汉来说,这也正是我个人偏爱的部分。是什么促使他们选择这样的生活方式呢?他们的这种方式对于我们的社会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他们的生活准则是体验生活、体验人生、体验社会来获得文化上、精神上和人格上的长进。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对人类自身的理解,这样宏大前提、这样的博爱境界所需要的是人文知识而不是'二进制的数字游戏'。"(《间奏曲》)作者的看法也许过于偏激,立足他的人本主义的立场,他这样叙述一位街头音乐艺人安迪的感情和理智的转化过程,"感情的浪漫走向理智的现实,由艺术的激情上升为科学的理性,然后又从规范的数理转向宽宏的人文,由程序化的'机械唯物主义'式的设计上升为对人、对社会、对文化的理解。"(《间奏曲》)这完全可以说是作者为人类设计的以音乐自我救赎的道路。
应该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呢?音乐能预示,因为它具有先知能力。在本质上,它一直都是未来时代的预示者。街头音乐为我们展现的不是一个驯服的、理性的可以推演的过程,而是如同身陷迷宫,是一个复杂的曲线图。矛盾时刻互相渗透,互相对立。他们梦想的生活是一种"音乐式的生活",从中他们可以找到庇护所,以躲避巨大的、无可控制的机制。音乐变成了他们改变自身生存,填补意义空缺的一种方法,他们创造了一种不涉政治的、非冲突性的,以及有理想化价值的体系。逐渐构成一种相对于工具理性的社会暂时疏离的社会群体,有着独有的兴趣与文化,有着自己的英雄与战斗。他们将音乐视为喉舌,表达自己的叛逆、梦想与需要。无论他们的自我救赎是否彻底,是否能实现,无论他们对于这个世界的批判是否过于偏激过于理想化,他们首先是可以选择的,而且他们的选择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思考的设问。
在新的社会环境下,人类如何看待幸福含义,如何实现全方位的解放?是否可能把音乐中的分歧解读成暗示着一种影响及于全部经济与政治的变迁?它是否预示着一个结构性的变迁,更深远的说是全新的劳动意义、人际关系、人与商品关系的出现?
引发我们提出这些问题的街头音乐本身就具有非凡的意义,值得进一步深入思考。
作者采取人类学的田野调查的方式,对这些街头音乐艺人的身份、民族特征、音乐样式、生活态度作了深入细致的访谈,甚至与被访问者一起演奏,想来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而且很快乐的过程。文中涉及到社会文化的很多层面,诸如黑人音乐、"安第斯"音乐中的民族性问题;移民与移民音乐的意义;叙述街头音乐艺人生活准则、生活态度中的后现代话语。在有的章节里,甚至讨论起"生活是什么?""幸福是什么?"(《爱尔兰竖琴声中的故事》)这样的问题,并以此为线索讨论街头音乐艺人的生存意义与价值,无不显示了作者对于相关理论与问题的深入思索与驾驭纔能。
但这些问题显然不是三言两语能解释得清楚的,散在文中各篇,有些芜杂之感。而且,为了照顾写作中的故事性因素,以人物、事件为线索的组织方法,都使得叙述文字过多、线索多头,全书的理论色彩显然被叙事的强感染力削弱了。作为学术著作,理论上的开掘还值得期待。对街头音乐的调查也只局限在音乐艺人的角度,其它对像涉及得较少,诸如街头音乐的接受者--听众如何看待这种形式,政府如何进行管理,艺人们如何自律形成良好的秩序等问题都可以进一步展开,不知作者以为然否?我们期待作者更为精彩深入的作品。
他视诗比行动更优美,手中紧握的只是美,一种曾经被视为丑的人性之美,一种拒绝了不义和不公的美,一种让人们珍藏的碎裂的青春重现光辉的美。(《西海岸街头音乐活动的大本营》)音乐的好处,就在这里,无论你出生在海滨还是高原,无论你老家的房子前面有没有牧草与孤树,无论你在行动上浪迹还是在思考上流浪,它都能为你再造一个家园,一个美的家园,你不知不觉地就认了这个家,音乐用魔力将你送上归家的路。技术的发展将把我们引入了一个可以轻松处理和支配音乐的时代,声学水平上的尽善尽美无法将我们带入到与音乐相遇的可能性中。
那么音乐存在于何处?音乐自身在何时涌现?我们与音乐的相遇首先在于使音乐恢复对我们的权力,这权力不是暴力性的支配关系,而是向音乐提出中肯的请求,倾听音乐不是应承我们欲望的召唤,它只是在无从牵挂中响应音乐的邀约。
你听,他(它)在未来的街头等你。
(《街头音乐:美国社会和文化的一个缩影》,洛秦文/图,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年11月版,39.00元含CD一张)稿件来源:博览群书
一面折射出文化的音乐多棱镜
--------------------------------------------------------------------------------
--读《心&音.com--世界音乐人文叙事》有感
作者:王赛
文化价值相对论告诉我们:世界上各个国家、民族和地区的文化在形式、在内容上都不尽相同、各有千秋,但是,它们都是有价值的,它们的价值是平等的。在音乐学领域,这一理论则在民族音乐学这门学科中体现得最为充分,它是民族音乐学这门学科得以确立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民族音乐学将音乐视作一种文化,研究世界上各个国家、民族和地区的音乐,既研究他们过去的音乐,也研究他们现在的音乐;既研究音乐本体,也研究与音乐相关的一切事物。民族音乐学发展至今,已不仅仅是一门学科的概念,更加确切地说,它应该是一种观念、一种思维、一种方法。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开放的观念、全面的思维和新颖的方法,对世界各国家、各民族和各地区音乐的研究也日益受到了音乐学者们的重视。
在我国,王耀华先生编着的《世界民族音乐概论》(以下简称《概论》)则是第一本研究世界音乐的专着,在此之前俞人豪、陈自明先生曾合着过《东方音乐文化》,对亚洲各国的音乐文化进行了论述,其它大部分为中国音乐学者翻译的国外学者对某一国家或某一地区音乐进行研究的著述,如:《日本的音乐》、《朝鲜音乐》、《非洲音乐》、《拉丁美洲的音乐》等。近年来,刊登在我国各音乐期刊上面的这类文章也有一些,如:"历史上的越南宫廷音乐"、"英国东北部的民间音乐生活"、"安第斯高原音乐概貌"、"加勒比海地区的音乐"等等。显然,目前我国音乐学者对世界音乐的研究,绝大多数都是针对某一国家、某一地区或某一专题展开的,而王耀华先生的《概论》则打破了这种局面,第一次着眼全世界这个大范围,将世界民族音乐划分为九大区域,并分别作了尽可能全面和系统的论述,其意义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令每一位音乐学者兴奋和激动的是,上海音乐出版社于2002年5月出版并发行了洛秦先生的《心&音。com--世界音乐人文叙事》(以下简称《叙事》),这是继王耀华先生的《概论》之后由中国音乐学者自己写作的又一本研究世界音乐的专着。如果说《概论》一书是作者在研读、比较、分析国内外有关世界音乐的资料后所获得的成果,那么,《叙事》一书则是洛秦先生留学美国近十年间对世界各民族、各地区音乐文化亲身感受、经历之后的产物,它汇集了作者丰硕的知识、凝结著作者细腻的情感,体现了作者对事物、对人生的思考,渗透著作者的学术思维和观念,是一本"洛式百科全书".
《叙事》(26万字)一书分为亚洲集、非洲集、欧洲集、拉丁美洲集、北美洲集五个部分,其中,亚洲集向读者介绍了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以及中亚共11个国家的音乐文化;非洲集则从整体上叙述了非洲具有代表性的乐器及音乐形式;欧洲集向读者展示了欧洲各个地理部分共14个国家的音乐文化、国家历史、风土人情等;在拉丁美洲集中,作者主要讲述了南美、加勒比海和西印度群岛地区8个国家的音乐文化;北美洲集则通过乡村音乐、黑人音乐、街头音乐、爵士乐、摇滚乐、印第安人音乐六个专题让读者从诸多方面了解了美国的音乐文化。书中绝大多数由作者自己拍摄的60余幅图片和经过作者精心挑选制作成CD光盘的19首乐曲,又让我们在饱览世界各民族、各地区音乐文化故事的同时,获得了视觉和听觉上的满足,并从而使我们能够乘著作者驾驶的国际列车,亲临世界各地,去领略、感受那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
洛秦先生的《叙事》一书无论在立意、形式、内容上,都独具匠心,别出心裁,归纳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点:
其一,亲身体验、用心感受。《叙事》一书的正标题《心&音。com》(soul&music.com)提出了音乐美学中一个古老的命题--心与音的关系,既然"音由心起",也自当"以心悟乐",作者正是用自己的经历、用自己的心灵来感悟音乐、叙述故事的。
其二,散文化的叙述、寓教于乐。洛秦先生用散文化的语言,为读者讲述了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尺八与狐狸的故事"催人泪下,"爱尔兰风笛声中的哀歌"感人肺腑,"一罐可乐的故事"发人深省,"大胡子安迪的选择"充满哲理,你可以在抒情诗《生命轮回不灭:孟买城恒河边的音乐诗篇》中与印度对话,也可以在抒情诗《羽毛在歌唱》里与印第安人谈心……就这样,我们在不知不觉中,熟悉了世界各地的乐器、音乐形式,了解了世界各国的历史、风土人情,思考了一个又一个的学术问题。都说学术是枯燥的、晦涩的,洛秦先生的《叙事》一书告诉我们学术也可以是轻松的、浪漫的。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对于学术研究来说,不失为一种大胆而且成功的尝试。
其三,人文叙事、包罗万象。洛秦先生为自己的著作取了这样一个副标题--《世界音乐人文叙事》,它概括了该书的研究范围与写作形式。关于散文化的写作形式刚刚已经提到,不再赘述。至于研究范围,题目中提到了三个关键词:世界--即世界各国家、各民族、各地区;音乐--包括乐器、音乐形式等;人文--则是与音乐相关的一切文化现象,它包括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变迁、语言特点、风土人情等等。所有这些,都包含在《叙事》一书中。《叙事》一书论及了约34个国家的音乐文化,介绍了中国钟、磬、日本尺八、韩国伽琴、越南独弦琴、印尼安格龙、印度塔布拉鼓、伊朗乌德、非洲拇指钢琴、马达加斯加竹筒琴、爱尔兰风笛、芬兰堪特列五弦琴、拉美钢鼓、墨西哥马林巴等50多种乐器,列举了江南丝竹、日本能乐、越南鼓乐、泰国说唱音乐、印尼加美兰音乐、非洲韭韭音乐、瑞士"约德尔"山歌唱法、安第斯音乐、牙买加"雷盖"音乐、美国黑人音乐、印第安人音乐等30多种音乐形式,讲述了30多个音乐故事,介绍了印度打夫节、德国啤酒节、秘鲁太阳节、巴西狂欢节、墨西哥神灵节等10多个节日;还论述了violin与fiddle的区别、古印第安人的三大文化、安第斯音乐的特征、乡村音乐的历史、爵士缘起、风格形成、发展和变迁以至走入绝境的历史、摇滚乐的缘起等若干知识点。如此大的信息量,不仅让人对作者宽泛的知识面万分佩服。
其四,以民族音乐学的观念、理论为叙事线索。世界音乐是民族音乐学的研究对像,对世界音乐的研究自然应当以民族音乐学的理论作为指导。《叙事》一书自始至终贯穿着民族音乐学的观念和理论,"将音乐视作一种文化"是该书的根本出发点,"世界各民族、各地区文化价值平等"是该书的理论基础,"音乐与相关文化的联系"是该书论述的重点,书中对"世界音乐的概念"、"传统的继承与创造"、"文化在传承过程中的变迁"、"乐器的音乐性与物质性"等都有精辟的阐述,书中还涉及了与民族音乐学紧密联系的符号学、音乐地理学方面的内容。所有这些,都是每一位音乐学者应当理解和掌握的。
其五,深邃的思考,发人深省。作者在讲述感性体验的同时,也作了大量的理性分析。《为什么苏亚要"歌唱"》一节向我们讲述了"观念对音乐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对音乐内容和形式的选择上,还体现在对音乐功能和价值的认识上",爵士的发展史揭示了"外延越大,内涵越小"的哲理。《在摇滚乐的缘起及其社会、文化价值》一章中,作者提出"摇滚乐是一种社会文化的产物,它主要不是一种音乐形式,而是一种演奏者和听众共同参与和建筑的社会文化活动的集合体".在这一章中,作者还为摇滚乐"平反",认为"摇滚乐是一种音乐,只是在摇滚乐的观念中,它的旋律、节奏、和声与学院派的音乐观念不同罢了","音乐的商业性是一种历史的传统,是音乐作为社会产品存在的一部分内容,摇滚乐只是夸大了它的商业性、社会性……".此外,作者还提到了"二胡的两次革命"、"山东曲阜祭孔音乐是'出口转内销'的产品"等许许多多充满哲理、值得思考的问题。
此外,《叙事》一书中有几节内容非常有趣:《西方古典音乐中的东方之声》、《非洲情结为古典音乐创作唤起了灵感》、《匈牙利音乐中的东方遗音、巴托克旋律中的民间色彩》、《俄罗斯民间音乐与"民族乐派"》、《古典音乐中的美国主题》。这些内容,一方面说明了民族音乐巨大的魅力,同时,也暗示出民族音乐学的研究领域已逐渐扩展到了对西方古典音乐的研究。
特别要提及的是《叙事》中所附的CD唱片,所节选的19首作品着实让人深切感受不同民族音乐的魅力。聆听了这些优美动听的音乐之后,相信读者会得到豁然开朗的悟性,即洛秦先生在"写在前面的话"中所说的:"不听一听世界各民族的器乐人声,真不知道人类的音乐远不止《春江花月夜》和《命运交响曲》".
无庸置疑,《叙事》一书中如此丰富的内容,需要大量的资料收集工作和长时间的思考,这决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它是长期积累的结果,这一点从洛秦先生书中提到的"家庭乐器陈列馆"和"世界音乐音像库"中便可窥见一般。另外,在叙述非洲音乐时,作者列举了16年前一张节目单上的歌词,这种平时注意积累的治学态度也是值得每一位从事研究的音乐学者学习的。
当然,《叙事》一书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由于该书的前身是为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播出的50集大型音乐广播讲座《世界音乐之旅》而撰写的广播稿,尽管作者已对其内容和形式做了重新构思和组织,但有时在行文中还是露出了广播稿的痕迹。
尽管如此,洛秦先生的《叙事》一书仍不失为一本具有学术价值的经典之作。
它既可作为一本世界音乐的教科书,因为它介绍了全世界50多种乐器和30多中音乐形式;它又可以作为一本工具书,因为它包罗万象,除了音乐,还涉及与音乐有关的许多人文知识。它既是一本通俗读物,为音乐爱好者提供了了解世界音乐文化的快捷方式;它又是一本学术专着,其中提到的许多观点足以引起每一位音乐学者的注意和思考。
作者在该书的正标题中使用了".com",它即表示出作者欲与读者交流、沟通的渴望,同时也是以文字的形式建立了自己的"网站"(luoqin@soul&music.com),将其《世界音乐人文叙事》作为一个国际性交流的媒介和平台,来传播世界音乐的知识,介绍人类的社会文化现象,从而起到资源共享与交换的作用。前不久,我有幸获悉,洛秦先生又要为他的文字"网站"增添新的内容,请读者们握好鼠标,准备再一次点击心&音。com吧!
注:1)王耀华编着,《世界民族音乐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年出版。
2)俞人豪、陈自明合着,《东方音乐文化》,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年出版。
3)(日)山根银二着,丰子恺译,《日本的音乐》,北京音乐出版社,1961年出版。
4)(朝)文河渊、文钟祥合着,柳修彰等译,《朝鲜音乐》,北京音乐出版社,1962年出版。
5)(加纳)恩凯蒂亚着,汤亚汀译,《非洲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年出版。
6)(美)斯洛尼姆斯基着,吴佩华、顾连理译,《拉丁美洲的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出版。
7)赵维平,"历史上的越南宫廷音乐",载《音乐艺术》1996年第一期。
8)汤亚汀,"英国东北部的民间音乐生活",载《音乐艺术》1997年第三期。
9)陈自明,"安第斯高原音乐概貌",载《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第四期。
10)陈自明,"加勒比海地区的音乐"载《音乐艺术》2002年第一期。 关于洛秦
“他曾是小提琴独奏演员,做过管弦乐团的首席,后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做研究生,留校任教数年,于20世纪90年代初赴美,先后在华盛顿大学和肯特大学取得民族音乐学硕士和音乐人类学博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