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定格江南元素——浙江新叶村
定格江南元素——浙江的新叶村以其完整的历史建筑遗存和人文风俗遗存使它成为一道遗世独立的风景
杭州的摄影师徐志伟近日给本报“伊妹儿”一组拍摄杭州西边200公里处的一个古村落新叶村的照片,他两年间六赴那里拍摄,于是记者与他有了一段对话。
问:为何对江南的古村落感兴趣?
答:东部的发展令真正意义上的江南正在离我们远去。一栋老房、一座古桥、甚至一种方言或一本宗谱,它们的消失是不可补救和再生的。我只希望能赶在推土机之前,把这些江南的元素定格在底片上。
问:为何新叶村会吸引你?
答:新叶村既没有显赫的历史人物和玄妙的神话、典故,也找不到气势恢宏的古建筑。然而,就是这个平凡的村落,在当今充斥着文化快餐和电子垃圾的社会中固执地捍卫着自己的传统,几近虔诚地守护着这个拥有三千多人口庞大宗族的精神图腾,以家族制度维系着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膜拜,成为中国农村宗族制度和民俗文化的一个活注脚。那里有一种神秘的不可抗力,吸引我前往拍摄,乐此不疲。
问:新叶村是怎样形成的?现状如何?
答:宋宁宗嘉年间,新叶村始祖叶坤随南迁的宋皇室从中原来到浙江,历经宋、元、明、清及民国七百余年后繁衍了二十九代、形成庞大的氏族。现在共有3900多人,辈分最高的是21辈的叶新棠老人。目前仅存5个支派:崇仁派、崇智派、崇德派、崇义派、余庆派。
问:请介绍一下新叶村的古文化遗存。
答:计有明、清古建筑二百余幢,偏僻的地理环境、落后的经济、根深蒂固的宗法观念(新叶村人从不将祖屋拆毁)使得这些历尽沧桑的古建筑能得以如此完整的保留下来,整个村子成为了明、清古建筑的博物馆。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新叶村都会举行盛大的祭祖典礼,热闹程度远胜“中秋”、“春节”。祭祀由叶氏宗族现有的五个支派轮流执掌,费用由各支派分摊。
今年是崇仁派的“大年”,可谓十年一遇。该派系的1000多名子弟每人出资10元,独立承担了今年的祭祖大典。完整的历史建筑遗存和人文风俗遗存使新叶村成为一道遗世独立的风景。
问:新叶村将会如何发展?
答:负责编撰、修订族谱的叶昭标老人说的话很有代表性:“年轻人都出去闯世界去了,村子的生活条件也好了,只是着祖宗传下来的宗谱,到了下一次编撰和修订是恐怕就无人主持了!”
其实,这也是很多中国现存的古村落所共同面临的难题:传统历史文化的接力,往往在经济发展的潮水面前不堪一击,我难以想象,在这个走过了七个多世纪的古村落里,高大斑驳的烽火墙、庄严肃穆的宗祠如果被钢筋混凝土的小洋楼所代替将会是一种什么感受,我们只会得到了一个现代化城镇,但永远失去了一份历史遗产。
问:在拍摄完新叶村这个选题后,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答:在我们国家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像新叶村这样的古村落不在少数。他们各自面临着同样的尴尬,在经济利益和文化保护的碰撞中,结局往往让人悲观。面对一个场景,它的形成用了几个世纪,而把它定格在底片上只用了1/125秒!我想,如果一个有心的摄影者,他要做的才刚刚开始。
(本报记者:蔡惠中)
羊城晚报7月22日 http://www.windgo.com/xbbs/uploadImages/200342614325426862.jpg
http://www.windgo.com/xbbs/uploadImages/20034261434516776.jpg
http://www.windgo.com/xbbs/uploadImages/200342614322889456.jpg
http://www.windgo.com/xbbs/uploadImages/200342614331812766.jpg
http://www.windgo.com/xbbs/uploadImages/200342614334176531.jpg
http://www.windgo.com/xbbs/uploadImages/200342614343262935.jpg
http://www.windgo.com/xbbs/uploadImages/200342614345537690.jpg
http://www.windgo.com/xbbs/uploadImages/200342614351350918.jpg
http://www.windgo.com/xbbs/uploadImages/200342614353663547.jpg
http://www.windgo.com/xbbs/uploadImages/200342614355583355.jpg
http://www.windgo.com/xbbs/uploadImages/200342614362194594.jpg 新叶村的居住建筑
陈志华 楼庆西 李秋香
新叶村目前共有老住宅200多幢,其中明代建造的老住宅约15幢,大多数为当时的中小型住宅,且多数破旧坍塌,有些已经无人居住,稍好的住宅经人们不断修缮、改造,变化很大。清代建造的住宅保留至今的约150幢左右,大小不一,质量差别很大。而民国时期所建的住宅目前保存有50幢左右,这些住宅多数为"三合"、"四合"的单元型制。其余参差不齐的住宅均是1949年后兴建的。1986年以后,由于"双溪"之内的地段拥挤,宅基移到了"双溪"之外,通通成为简单的三开间二层楼。这种大迁移虽然改变了新叶村的建筑布局,但却意外地保护了老建筑群。新叶村古老住宅之所以能够保留下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这个村庄太偏僻,太封闭,外面的大千世界已经演完了一本书,这个小山村的历史才翻过最初的几页。
2.这个血缘聚落的家长制宗法观念极盛,一般不轻易拆掉祖上建造的房屋,只有自然倒塌或水、火灾害而毁坏,才能在原基地上重新建造。
3.这村庄比较贫穷,商品经济十分不发达,生活水平从明代以后一直呈下降趋势,所以,住宅更新的速度很慢。
第一节 住宅的型制
新叶村的老住宅型制,明显地与皖南、赣北的近似。住宅基本模式从明代已定型,即三合院和四合院。它们的模式化程度很高。住宅性格内向,高大封闭的白粉墙将每一户人家密实地包围在一个个窄小的天井院之中,内外的界限十分明确肯定,私密性很高,俨然一个堡垒。
《明史·舆服志》载:"庶民庐舍,洪武二十六年定制,不过三间五架,禁用斗栱、饰彩色。正统十二年令稍变通之,庶民房屋架多而间少者,不在禁限。"新叶村的住宅始终遵守这个"不过三间"的规定。多数住宅由正房、两厢和天井组、成。正房三间,厢房只有一间,称为"三间两搭厢"。正房为二层楼,厢房一般也是楼房。两厢进深比正房次间开间略小,正好让出次间开门的位置。前面用高墙封闭起来,因此天井叫"吸壁天井"。三合院的大门一般开在侧面,即以两厢房之一为门厅。少数住宅把大门开在厢房前面,仍以厢房为门厅。有一种在住宅前方正中进门的,紧贴天井前墙内侧设四柱,架梁枋,上造一溜披檐。这种梁架叫"金鼓架",既可稳定前墙,也可造成"四水归堂"的风水格局,还有装饰作用。
四合院又称"对合式",比较少见。不同于北方的四合院,它是一个连续的整体,两厢仍然只有一间,天井很狭窄。大门通常开在前屋明间。另设侧门,通常与厨房、柴房、猪圈、牛舍这些"偏屋"相连,也有设在正屋与厢房间的夹道处的,这夹道叫"四尺弄"。
当"三间两搭厢"及"对合式"不能满足居住需要而扩大时,则向纵向发展构成三退住宅①,如原叶桐住宅、叶荣春住宅等,纵向扩展受到限制,则向左右扩展,但很少构成并列轴线。这种单元组合既适合于不同形状的基址,又便于分期扩建、按建,不论扩展到什么程度,都不失单元本身的完整性。
通常建房,在一块不规则的地基上,首先裁出一缺适合"三间两搭厢"或"对合式"的方整的地块,然后利用四周不规则的边角地建"偏屋",包容各种辅助用房,如厨房、柴房、仓房、猪圈、牛栏等,或将一部分较大的空地闲置,有待于将来再接建、扩建。因此主体建筑常居中,方方整整,辅助建筑随地形巧妙地组合,成为钝角、锐角、多边的形式,同主体建筑之间没有明显的对位。不规则的地段中,辅助房的随宜建造,使整个村落建筑高低错落,欹正进退,体型变化十分丰富。
第二节 住宅型制的演化
住宅型制的演化是玉华叶氏家族历史演化的缩影。
新叶村现存最早的住宅是明中叶兴建的。这些饱经沧桑的宅子,规模一般都比较大,而且情趣比较高。当年村落人少,住宅疏松,一些大家在建宅之余,还要建独立的书斋,辟属于自己的花园,栽花种草,开池养鱼。元末明初的叶仙璥,好佛,宗谱说:"鸟雀之投其园林者,不许妄弋。"现存能找到的明代花园痕迹有两处,一处是现在的有序堂客厅及小院,明代时是叶文山家的花园,称东园。叶文山是白崖山人叶一清的父亲,到白崖山人执掌叶氏宗族大权后,将它献给宗祠。北部后来被其它住宅侵占,今尚余176平方米。另一处在崇仁堂前半月塘以北的小冈上,占地约1000平方米。明代时小冈上种满梅树,是叶良鲸家的花园,称梅园。这里环境幽雅、空气清新,夏季情荫匝地,冬末暗香浮动。为督促晚辈们读书进仕,叶良鲸特地在这优美的环境中建了一幢坐西面东的书斋,取名梅月斋,自号梅月翁。
与梅月翁同时,新叶村还有号竹斋和兰轩居士的,他们和友松翁合为梅、兰、松、竹,互有诗倡和。这四位,各有以植梅、兰、松、竹为主的花园。竹园在梅园北侧小冈上,园中原也建有一座五间的宅子,主要为读书而建,现已全毁无遗迹。此外还有桂园等。园子中常有水池,养观赏鱼,也有在园子中放养梅花鹿、种植草药的。一些没有能力建造独立的花园的人家,就在宅前宅后辟一方不大的院落,种植花卉草木,小水池内养着浮莲、游鱼。这时期的新叶村,冈阜起伏,群山环抱,古木荫翳,村内村外,池塘处处,绿地星罗棋布。在这样的环境里,人和自然的关系还比较亲切,住宅不像现存的那样封闭。宗谱里有一首竹斋写的诗:
和黄警斋夜坐
雨过千山后,风来满院凉。
吟残半窗月,坐尽一炉香。
京国原无梦,林泉旧有狂。
堪堪见东白,犹未罢壶觞。
早在明代末年,由于人口膨胀,这些花园已经开始陆续变成新房宅基,不过,直到清代初年,境况优裕的人家还在造一些相当宽松的住宅。如康熙进士叶元锡之子在外经商,回乡造了住宅名叫"启祐堂","启北窗,课儿读书。绕舍有隙地亩余,闲时督奴仆辈葺茅刈棘,灌园溉蔬,种植花果。"后来,不但当年幽雅的梅园、竹园、桂园等等密密地盖满了住宅,就连一些人家住宅前后的小空地也被占用,以致现在整个村子几乎没有闲隙。当年花园有的只剩痕迹,有的只靠地名和家谱里的诗、文唤起一点点回忆了。
人口的增长使住宅规模不断缩小,但出现了新的住宅建筑型来毕竟豁亮通畅得多了。人们在这里呼吸清新的空气,尤其适宜于炎夏之夜乘凉。
这种大型住宅之一种德堂,建于民国初年,位于新叶村中部偏南,坐南面北。宅主叶凤朝,属崇仁党派,是当时村中七大乡绅之一。宅子由一个对合式、一个三间两搭厢和一个"一"字形组成。对合式为整个住宅的主要部分,三间两搭厢建在对合式的西侧,轴线与四合院垂直。在它们前面是一个6米宽的前院,院门位于西北青龙位。前院内,倚墙种植花卉和藤本植物,深深浅浅的绿色镶在白亮的粉墙上,给前院渲染出一种安褴祥和的气氛。院落正中紧靠前墙砌成一个4.24米长、1.7米宽的水池,用高高的青石栏板围着,为蓄水养鱼之用,后院位于整个宅子的西南角,4.5米宽、8米长,有一片小池、二间半敞廊和三间敞厅。敞厅的南侧,有门通书房及厨房,敞厅北侧有石阶可下至池面。敞廊宽1.7米,位于池的东侧,美人靠微微向水池探出,倚栏临池,也可以有沧浪之思。其它两面用不很高的白粉墙围合,并有小门通向街巷。池内曾种植浅红的睡莲花。这小院被称为后花园,是读书的极好环境,反映出以淡泊、耕读相标榜的乡村知识分子的文化心理和生活趣味。这样的住宅只建了两座,有幸的是,它们一直保存至今日。
另一座是叶桐所建的住宅。叶桐与叶凤朝为同一支派的叔伯兄弟,住宅的名字也叫"种德堂"。这座宅子坐落在有序堂西侧约40米外,坐南朝北,大门正对南塘,遥望道峰山。主体建筑三进,左右两侧建辅助房屋,成为不十分规则的三条并列轴线,主体住宅的最后建有花园,当年园中有金鱼池,种有花卉。花园可以通书房、卧室,为生活和读书创造了优雅的环境。现在花园己破坏,成了宅基地。
有些住户之间血缘关系很近,或为父子,或为兄弟,但住宅之间却因各种原因隔一道窄巷。为了往来方便,常常用过街楼来连接两幢住宅的楼上。这种形式的出现,一方面说明大家庭逐渐向小家制,住宅面积的使用更趋紧凑和实用。正房二层或者也连厢房二层一起向天井方向出挑,形成"坐窗",以增大二层的使用空间。而且,使它由原来的仅适于储藏变为也适于居住。明代谢肇浙著《五杂俎》中记皖南民居:"余在新安,见人家楼上架楼,未尝有无楼之屋也。计一室一居,可抵二三室,而犹无尺寸隙地。"新叶村也渐渐变成了这种情况。同时,住宅的工程质量不断提高,装饰多了,细致而华丽。
到清代中叶,随着贫富分化的日益加剧,住宅型制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富人造了些三进的大型住宅或者在三合、四合院的前后左右,附加整齐的前后院或跨院,跨院甚至有三间两搭厢的,再在四周搭建辅助用房,多为单层单披房。主体院落里,有木地板,精致的小木装修,雕梁画栋,装饰十分繁富,而附属的跨院和披屋,则比较简陋,大多是为雇工们住的。叶凤新家住宅至今还保存着一座民国初年独立而建的长工屋,它在住宅前院的左前角上,围在四堵高墙里,有夹层,上面住长工,下面养牛。只有角落里一个小天井通风采光。夏子牛栏内蚊蝇成群,恶臭冲天,冬季屋内四壁穿风,阴冷难挨,长工们生活条件十分恶劣。
到清代末年,民同初年,新叶村又造了九幢富户人家的大住宅。现存八幢。四幢为三进,有五幢前面围一方小院,改善了老住宅的大门紧临街巷的逼促格局,在公共领地与私人领地间有了缓冲的前置空间。如叶佩茵住宅、叶佩蓁住宅、叶凤鸣住宅、叶汤平住宅等等。前院虽然狭窄,但比起小天井庭转化,另一方面,则反映出村落中住宅用地的紧张,迫使一家人分住在小巷的两边。
住宅用地紧张了,不得不舍弃花园,于是,有钱人将全部用心转向于住宅内部围绕天井的一圈装饰上。明代的住宅将装饰主要运用在梁架的支撑,花纹简洁明快,其它部位几乎没有雕饰,如华萼堂,它的装饰很少,且牛腿仅高0.6米,也小于清代及民国时所建的住宅。民国时所建的"是亦居",牛腿高1.2米,宽0.6米。到清末及民国时期,住宅天井一圈从梁架到窗扇,大小木作全都装饰化了,越来越堆砌、浮华,失掉了朴素的建筑风格。
第三节 住宅各部的使用功能及空间处理
一、厅堂
以三合院,四合院为基本型制的住宅,正屋明间(当地称中间)的厅堂通敞不做门窗,它的空间直与天井相接,连成一体,是家庭生活和接待宾客的重要地方。通常大厅后墙前贴四扇樘板,也称太师壁,或者就称栓门。高度直通楼板粱的下皮,或者在上面还有几十厘米高的一段,拼枋子而成横板,叫樘皮。一般樘板高2.7米,宽1.0米左右,素木,不做任何装饰。太师壁上部悬挂着放先人神主的架子。太师壁正中挂中堂画,两侧有对联。壁前放一张十分华丽的长条案(当地俗称"杠几",像二人抬杠),紧靠条案前放八仙桌,两侧置太师椅和茶几,给宾客坐。没有客人,则妇女在廊前做针线,孩子在廊前读书。对合大的住宅,天井四周都是宽敞的开放空间,是活动的场所。梁上燕子呢哺,更有情趣。
堂屋又是家庭礼仪中心,每逢年时节下,先人生辰、忌日,都要在厅堂中设供祭拜神主。婚娶之时,新郎、新娘往祠堂、祖坟礼拜认祖,回到家中在堂屋拜见长辈、平辈。仪式结束后,还要宴请各方宾客,重要的客人在厅堂中就餐,次要的在厢房或厨房内。
长辈过世,有些将棺木停放在堂屋,设祭奠,每七天举行一次悼念仪式,长的可达七次,前后七七四十九天。富裕人家头七、三七、断七都有宴席,设在堂屋或厢房内。有些人家,为等待夫妇同时合拌,将先逝者的棺木在太师壁前用木板封护起来,停放可达一二十年。厅堂也是进行家教、执行家规的场所。甚至到了近代,孩了考试不及格,也还要在堂屋面向外跪下,所以厅堂相当一个具体而微的祠堂,是宗法家长制的象征。
二、卧室
卧室通常位于住宅的次间(当地称"边间")和厢房。对合式住宅,后进次间的卧室称"上房",前进的称"下房"。在上房与厢房之间有一条窄而短的夹道,俗称"四尺弄"。次间的门开在贴近明间的位置上,次间的窗只能对着四尺弄,卧室进深通常为4-6米,室内昏暗,通风极差。所以除睡眠外,居民不进卧室。厢房的门也开在四尺弄,窗子对天井,光照要好得多。
在私有制农业经济条件下,家庭实际就是一个劳作场所和仓库。在这里要选种、要储藏、要剁猪草、要编筐,阴雨天,晾晒稻谷有时也只能在自家大厅之内。人们担着大筐和大农具进出,回旋余地要大,因此整个件宅中,多用途的公共空间所占比例更要很大,而卧室的比例相应很小。如华萼堂,总建筑面积为582平方米,其中卧室面积为56平方米,占整个建筑面积的10%左右,又如培桂堂,总建筑面积为544平方木,卧室面积占97平方米,占整个建筑面积的18%左右。是亦居和叶根荣宅卧室占比例较高,均为27%。公共活动空间大,又全部向天井开放,十分宽敞通畅,居民的日常生活还比较舒适。
卧室常铺木地板,墙面有称为吸壁樘门的木护墙板,比较干燥干净。
三、天井
天井十分狭窄,大的天井不过4米×2.5米,小的天井只有4米×1.25米,甚至3.l米×0.9米。而四面的房屋很紧凑,有两层,连为一体,因此天井显得像一条缝。它只供房间采光、通风、集汇雨水、排除烟尘等功用。
南方夏季炎热、潮湿,阳光照射高度角大、时间长,大井狭窄,有利于形成荫凉环境,冬季也不致因风沙雨雪影响起居、家务。因此厅堂的前檐才有可能根本不设装修。室内空间与天井渗透、混一,整体感更强。这种外形封闭而内部空间通畅的住宅模式,表现出强烈的向心性,反映了也培养了宗法制度下人们强烈的家庭观念。
天井四周有深深的排水沟,还用石板搭起架子置兰、桂、珠兰等盆栽,置石水缸。夏季用竹帘搭起天棚,防阳光直射,既凉爽,又保护花卉。天棚把花香留住,全宅香气浓郁。天棚上的竹帘可以舒卷,在晚间或阴雨天卷起。用绳子操作,绳子下端系在石坠上,石坠雕刻得十分漂亮。
四、厨房
厨房大多不建在住宅主体部分里,当一套三合院或四合院的单元建成后,厨房及其它辅助房屋就盖在主体建筑之外所剩的不规则地段,紧贴主体住宅,单层一面坡,有门与主建筑相通。厨房关系一家人的吃喝,地位十分重要,必须请风水师看吉向后选定位置。新叶村至今还流传着培桂堂一家因厨房风水好发了大财的无稽的故事。
新叶村住宅中的厨房,小一点的,面积与厅堂差不多或更大。最大的,约占总建筑面积40%左右。培桂堂总建筑面积544平方米,厨房面积85平方米。最小的厨房如是亦居,总建筑面积247平方米,厨房面种只20平方米。厨房面积大,主要是它的使用功能决定的。在新叶村这类商品经济不发达的乡下,厨房除了日常做饭,还要做豆腐、压豆皮、舂米、酿酒、腌咸菜;到了年节时,还要打年糕,磨糯米粉,简直就是一个家庭作坊,厨房还要天天煮大量的猪食。一些地主人家,常雇有长工、佣人,吃饭的人口有时多达十几人,厨房兼作餐厅,自然也要大些。厨房里的设施也因此增多。除了餐桌、餐具柜等等之外,有水缸、粮缸、酒缸、酱缸,年糕缸和咸菜缸。还有石磨和石臼,梁上吊着大小篮子,放食物,防鼠、蚁、蟑螂等。
大户人家,有把厨房造成三间两搭厢的偏屋的。下层做厨房,上层住佣人和帮工。厨房之外,还要有很大的柴屋。
灶在厨房的一边,多用柴火灶,灶台没有统一朝向,依据使用方便为宜,但灶口的朝向要看风水,不得朝门。灶的靠外墙的一侧设烟囱,烟囱的内侧设神龛,贴灶王像,两边贴上谀神的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横批是"一家之主"或"东厨司命"。龛前设放香灿供品的小台子,层层低落,成台阶形。
五、书房
玉华叶氏家族自创业之始就十分重视读书。在一些明、清遗留下来的老宅中,常有一间书斋。如建于明成化年间的叶良鲸住宅,三间两搭厢,坐西面东,在崇仁堂前梅园的小丘上。右侧是祠前半月形的水塘。它有一间书斋,临池赏梅,于是取名梅月斋。宗谱里有叶良鲸写的《梅月斋》诗:
筑傍幽林爱养真,种梅留月助诗神。
清辉溢处琴由润,疏影横时句得新。
太液池边光彻夜,罗浮梦里暖回春。
调羹无上休相问,留待黄昏伴隐身。
同住宅建在一起而单成一区的书房很普遍。清初康熙年间的叶有文在家里有一间朽房。"师重乐之意而建云起山房并合壁书屋,延当世鸿儒钜公讲明仁山之学、东谷之遗,旁及举子业。"(宗谱《华山公传》)书房或在整个住宅安谧僻静的侧院,或与小花园相连。如前述叶风朝住宅、叶桐住宅等,书房一边连花园,一边边住宅,生活趣味十分高雅。经济条件一般的则多以一间厢房为书房。厢房是整个住宅里光线最好的房间,以整整一开间的六扇格扇窗面对天井,所以很宜于当书房。也有在楼上装修一间当书房的。
六、楼层
由于南方气候阴湿,人家多把楼上做储藏用,取其干燥,如囤放粮食,农作物,种子,农具,木材等。楼板和梁架都很简陋。因为夏季极闷热,一般不在楼上住人。青代,楼层的层高很低,甚至不容人直立。后来,渐渐人多房小,也有人家就在楼上居住。
一般住宅内都有固定的木楼梯。在正屋次间的外侧加1米多宽的一条楼梯弄。这种正屋称"三间一弄"。有些住宅,楼梯弄夹在堂屋的太师壁后,叫做堂后弄,由太师壁左侧开门。
即使在住人之后,楼上仍兼作储藏之用,尤其是必有一个粮仓,或称粮柜。粮仓是一种拼合式的框子,下部做成一个长方形的固定底座,四角直立的方柱有槽沟。活动木板按固定顺序水平地将两端插入角柱上的槽沟,随粮食堆积高度而加减木板。也有些粮仓,三面为建筑的固定板壁,前面为活动木板。为求吉祥,每年秋收储藏新粮时,都要在粮柜上贴大红的"吉方",如"年年有余","五谷丰登"等。立粮仓处的楼板特别加强。
七、厕所
房舍不论大小,居家不管贫富,住宅内部均不设厕所。在南方农业多以水田为主,长年需要人量稀释的水肥,所以重视积尿肥,农民的家中都用粪桶,不时担出倒入宅旁自家的茅房。茅房下置大粪缸,上设木架厕位,外面稍加拦围并加顶。缸内积肥沤肥,需要肥料时,便从这些粪缸中取用。缸大而气秽,不能放在宅内,所以茅房都在外面,巷侧常见连排茅房。
宋陈甫《农书》"粪田之宜"篇说:"凡家居之侧,必置粪屋",以壮"新沃之壤"。可见农村厕所至少早在宋代就已经如此了。
八、门
新叶村有院落的住宅比较少,多为一出宅门便是街巷。晚期有前院的住宅,才有院门,院门多为单独的门台,双柱或四柱,两坡前后檐。
乡民们十分注意宅门的装点修饰。在村落的景观中,住宅的个体消失了,只有连成一体的白粉墙。要想从长长的小巷中标志出自己的家,只有在宅门处理上下功夫,通过门头的形式和装饰,强调出住宅个体。新叶村内沿曲折的小巷两侧跳动着一座座门脸,形成一幅幅十分丰富的图画。石库门,木披檐;凹进去,凸出来;做雕刻,画彩饰;贴门联,挂蒲艾,将整条巷子装扮得活泼生动。
南方雨水较多,住宅地平抬高,入门部有二三步台阶,再加上一道石门槛。有的巷子有上下坡,住宅门前要做很多步台阶,它们也能点缀巷子的景观。
石库门约占新叶村宅门的四分之一。它的做法是,门洞左右和上边都有石条,与砖墙面齐平,也有突出于墙面形成线脚的。石框素面无雕饰,上部两个阴角常做成海棠瓣状或者再加一个袅混线。在门额上方多题写吉祥字匾,如"群峰会秀"、"芝兰挺秀"、"桂馥兰芳"、"渔樵耕读"等。极少数的以方砖浅刻字匾,砖灰色,字绿色,十分素雅。大多在门额彩饰图案或字匾之上再加一个披檐。披檐的牛腿、斜撑等木构件雕刻极其细密华丽,装饰了住宅,也装饰了街巷。少数的,在门额上做一道砖檐,当地叫做"泛檐",由牙子、线脚和窄窄的瓦檐和檐口勾头滴水组成,重重叠叠,很华丽。大门两侧的竖立石条下端有门枕石。当地叫"门臼",承托门扇的立轴,偶尔也能看到一两个有简单花饰的。门扇立轴的上端插入连楹,当地叫"掩死"。连楹有木的,有石的。石连楹是与门过粱合一的构件,内缘作很流畅的组合曲线。有的在石门梁的底面中央雕花,凿通一个曲孔,用来挂灯笼,做工十分精致,石门槛下有一条石门垫,门垫中段架空,以防产生反弯矩而断裂。
宅门多为双开扇,每扇宽50厘米左右,高2.4米左右。门扇外层有时包铁皮并钉铁钉,钉头排成图案纹样。门扇外侧1米多高处有一对门钹,多为六角形,上有门环,是拍门用的。锁门另有"铁笄",又称为"箭",水平地穿过两个门扇上的各两个铁环,在前端有孔挂锁。门内有横栓和立栓。
临街巷的住宅在板门外还常加一对半人高的矮门扇,平时打开板门扇采光通风时关着矮门以分隔户内外,有实板起线的,有签子门式的,也有空花格状的,最常见的是大半为实板,在上部做一溜浅雕花饰。在门楣下大约20-30厘米,有一根细小的梁,是挂竹帘用的,叫门帘架,作优美的曲线,上有浅浮雕。
在住宅建筑里,大门很重要,风水术土们说,门的位置、朝向、宽窄、形式、装饰,关系到住户的吉凶涡福。为避免邪祟,除了在门额上方、披檐之下常画有太极八卦图、虎头、太师剑之类,还常挂一面照妖镜或者安装三只向前刺出的三齿钢叉。"是亦居"大门朝西,面对玉华山,风水术士说山顶悬岩"太硬",不吉,于是在门额上挂虎头和它对抗。宅门或院门的朝向代表住宅的朝向,为求吉向,常常看到斜门、歪门,例如种德堂的院门,它与主体住宅方向偏角约30度左右。门梁上贴符、门扇上贴门神,也被认为有驱邪祈福的功能。新禾成熟时,采穗挂在门头上庆丰年。《阳宅十书·论符镇第十》云:"修宅造门非甚有力家难以卒办。纵有力者,非迟延岁月亦难遂成。若宅兆既凶,又岁月难待,惟符镇法可得平安。"
宅门也是表现住户的文化素养、门第家风、理想追求的地方。门联上写的是:
"以文常会友,惟德自成邻。"
"孝悌双亲乐,和气万事成。"
"读可荣身耕可富,勤能创业俭能盈。"
"门外青山水流秀,户内人家财源兴。"
"雨浇桃杏红欲滴,日烘杨柳绿初浮。"
遇到有人辞世,第一年门联要用绿色,第二年用蓝色,第三年方能复用红纸。内容也随之更换,如:
"天下皆春色,吾门独素风。"
"思新腊尽情无尽,望母春归人不归。"
即使是豆腐房、牛栏、猪圈的门扇上,为讨吉祥,也要贴上吉方、门联。如,豆腐房的吉方为"磨珠结玉",牛栏、猪圈的门扇上则为"槽头常兴旺,厩内永平安"等。
九、墙
围合住宅的高墙,大多是砖砌的空斗墙,夯上墙很少。墙外抹一层薄薄的白灰。
砖墙的主要优点是可隔断火源。一户失人,有砖墙的阻隔不易殃及邻家。在《古今图书集成·火灾部》中有这样的记载:"由居民皆编竹之壁,久则干燥易于发火;又有用板壁者。竹木皆酿火之具,而周回无墙垣之隔,宜乎比屋延烧,势不可止。""尝见江北地少林木,居民大率垒砖为之,四壁皆砖,罕被火患,间有被者,不过一家及数家而止。""今后若有火患,其用砖石者必不毁,其延烧者,必竹木者也。久之习俗既变,人不知有火息矣,此万年之利也。"外表抹一层白灰是为了防雨:"垣既随庐,不得不峻,畏水易圮,涂白灰以御雨,非能费材而饰也。"
高大封闭的围墙的最有表现力的部分是山墙,它顺从屋面斜坡,从屋脊以上向前后檐叠落两级至三级,每级都是水平的。在墙上用小青瓦做成短檐和脊。这种叠落式的山墙,不但在正屋的两端有,在厢房也有。所以村子里满眼都是高高低低的山墙,它们使整个村落呈现出热热闹闹的、层次丰富的、活泼跳动的轮廓线。封闭的天井式住宅型制,使全村所见无非是墙,是墙之间的夹道,小巷都很单调。是这种山墙才使村子有一点生气。
在封火墙头的结束处,即墀头的位置,常绘有象征富贵、吉祥意义的图案,最常见的最富乡土气息的是很写实的鸡和鲤鱼。鸡和鱼谐音"吉"和"余",共同组成"吉庆有余"的图案。公鸡和鲤鱼又是"功"和"利"谐音,有"功名吉利"的意思。
住宅底层外墙极少开窗,只在二层楼上的部位,高高地,有限开几个小窗洞,形式以圆形、方形为主,前者直径约50厘米,后者尺寸大约有50厘米×50厘米。偶然可见的有六角形、海棠形、葫芦形、蝴蝶形等等。这类小窗多数没有窗扇,也不用其它东西遮挡,只起通风采光作用。这些小窗点缀在大片的白粉墙上,上面有一道青色的"泛檐",显得清新。
其它公共性建筑
第一节 玉泉寺
玉泉寺坐落在玉华山与道峰山之间峡谷的最高处,因为位于新叶村外溪水源而得名。后世又称五圣庙。距离新叶村大约1.5公里。它背靠玉华,面向道峰,坐西南面东北,环境幽静,风景秀丽。它实际包括三部分,三条纵轴线平行排列。最西侧轴线上只有一座三开间大殿,总面阔12.1米,进深11.4米,外面红墙灰瓦,前有围墙小院。另两条轴线均为三退的院落,白粉墙,形式很似普通民居。《玉泉寺碑》记载:"玉泉寺,创建于南渡之后,庙貌聿著巍峨,神灵素称赫濯,兼以古柏参天,苍松龙盘。"早年归夏姓,夏姓他迁之后归叶氏管理,香火钱收到几十公里之外。据说盛时有僧侣20余人。
元代著名的理学家柳贯去重乐精舍访金仁山,路经玉泉寺歇息时,吟诗一首:"山高残雪冻云根,笋轿咿哑村复村,莫道山中无乐事,梅花涧水日黄昏。""其诗书于五圣庙壁,字如碗大,笔法遒劲。四百余年今犹在,庙前壁不坏,似有神灵护之者。"(见《宋金仁山先生文安公文集(附录)》,清雍正辛亥岁本)这首诗写在玉泉寺大殿前围墙内,月洞门西侧。
又据明代朱国桢的《涌幢小品》记载,明太祖经略江南,路过兰溪境,见一古柏龙章风姿,树龄至少千年,即封为"柏树将军",当夜宿营树下。据说这树就是玉泉寺前的古柏。明代学者王世贞之弟书法家王世懋来此游玩,留下诗句:"何年古柏尚青青,曾是高皇玉辇停。不信圣恩偏雨露,枝枝都作者龙形。"这首诗被写在玉泉寺大殿前围墙内,月洞门东侧的粉墙上。穷乡僻壤里小小的庙宇,还有这样一段光辉的历史,为新叶村生色不少②。
围墙现在已经没有,树也仅存一棵。据村中老人回忆,围墙月洞门外侧有一副对联:"古柏参天膏露降,华山胜地玉泉流",门额横披为"灵照万叶"。这应是玉泉寺的旧联。月洞门内侧,面朝大殿还有一副对联:"鉴幽明阴阳分属,察善恶赏罚昭彰",门额为"鉴察",这显然是改为五圣庙后写的。大殿内正中的匾写着"月映禅心"③,是玉泉寺原物。两次间的匾则是"千古一人","帝德广运",显然是供奉关公的,比较晚出。
玉泉寺大殿三开间,进深较大,柱网整齐,梁柱粗壮,中间大金柱直径为50厘米,柱础直径达80厘米,装饰精细,使用彩绘。大殿明间正门两侧作八字形影壁墙,墙上分别墨绘尉迟恭与秦叔宝。神采奕奕。檐柱间做黑色签子门,高抵横枋。次间用砖墙封闭,无窗。墙作红色。"骑门梁"和檐下构件雕饰十分丰富繁丽,配合红墙,以暗红色为主调,勾以蓝线条,凝重庄严。
前引雍正本《金仁山先生文集》记柳贯事一节称玉泉寺为五圣庙,光绪《兰溪县志》云五圣庙位于"玉华山麓,有二柏,高十余丈,大数围,祀无考。"《玉华叶氏宗谱·里居图》亦称五圣庙。则玉泉寺至迟于雍正年间已有五圣庙之名。过去供奉的五圣是:大殿正中协天大帝关公,左右为"白山大帝"和"周宣灵王"。另外二圣是送子观音和吕侗宾。陪祀的是朱雀和玄武。钱广居《建德县神庙记》说周宜灵王"初名雄,后改名缪宣,少授仙指,失足堕水,溯波而上,香闻数十里,……相传宋端平元年赠广平侯,淳祐元年封护国广平正烈周宜灵王",民间尊为水神。
玉泉寺右侧,位于中间轴线的建筑原为玉泉寺的经堂。为三进,在第三进,即最后一进中供奉着"送子观音",香火很盛。前两进实际上是一组对合式房了,内部不间隔,朝天井的方向全都不做门扇和窗,成为个通敞开阔的空间。
靠东侧的一条轴线的建筑也为三进,最后一进供奉吕洞宾,1991年改为如来沸。前两进原为玉泉寺的禅室、斋堂等,建造简陋,柱子用自然形态的木料,柱网混乱。
由于庙宇顺山势而建,玉泉寺大殿与另外两组建筑的第一进处于一个地平,形成一条窄长的、红白对比强烈的正立面。后面二、三进随地势抬高,侧立面上一组组直线的和曲线的封火山墙逐间升起,高低错落,刚柔相济,变化丰富。
新叶村方圆几十公里内,只有这一个寺庙。每逢天灾人祸,人们都要成群结队来烧香。阴历三月初三要将三圣(协天大帝,白山大帝,周宜灵王)请到新叶村中。这请来的三圣不是庙中供奉的泥塑像,是用红木细心雕制出来的身高约40厘米的小型替身。这一天,用满身雕搂、色彩辉煌的樟木神轿把它们在火炮声中迎进村,供奉在祠堂内。一年改换一个祠堂。到次年阴历二月初二再将三圣隆重地请回庙中。一个月后再抬回来,如此每年一次。
现在玉泉寺大殿正中所供奉的已换成刘备、关羽、张飞。还供奉了一些其它杂神以及对玉华叶氏家族有贡献的太公如伯章翁。但不管换了哪位神灵,只要相信他"能"驱灾避邪,人们照样每年举行一次盛大的仪式。
第二节 鼓楼
新叶村北不到半公里,外溪之外有一溜不高的土阜,叫鼓楼冈。传说元代末年,这冈上曾经有过一座鼓楼。在《玉华叶氏宗谱·住宅图制》中,鼓楼是一幢二层楼阁式的建筑物。白崖山人叶一清写的《玉华十咏》诗里,有一首《鼓楼倡义》:
危楼杰阁片时间,伐鼓扬旗力拔山。
为诩真龙归大海,因全涸鲍闭重关。
檐楹煨烬英声烈,莽荻蓁芜石褐斑。
莫讶乡民忘功德,先生已领大夫还。
这首诗写的是一件历史故事,原来鼓楼与明太祖朱元漳有关,与本村叶伯章有关。
叶氏宗谱《伯章翁传》载:"叶祯,字伯章。伟貌长身,胆气过人,常忿元季民不堪命,欲自奋以靖时艰而厄寒于势,及闻太祖(朱元漳)起乒淮甸,亟欲奋勇从之,绊于亲老。及亲终,太祖已驻跸徽州,因孙炎知刘伯温先生名,乃山徽入金华迎之,立营西山之下,"伯章翁"先期纠集乡众据险架楼,竖旗为号,大书'守卫乡里'四字。擂鼓整旅,欲相向者。太祖遥见而壮之,招以手札曰:'汝来当与共成大事,若负,固必招后悔。'翁得札喜曰:'云龙凤虎,此其时矣。'即执所竖旗归之。太祖一见,与之语,欢如平生,以翁所居之地实徽、歙、淳、遂之冲,即授翁总管之职,俾镇摄之。一乡赖不血刃,乡人感激而视之,故名其竖旗之地曰鼓楼头。"④
这段文字记载的故事也在当地民间传说,而且至今还可找到位于村北鼓楼冈上的鼓楼头基址。当年朱元漳驻兵之地,位于村东南方的山冈,就是"军营坂"。在叶氏宗谱《住宅图制》中明确标有这两个地点。鼓楼头之北,还有"太祖试箭冈"。
朱元漳建立明朝后,为表彰伯章翁功绩,封为婺睦要卫总管。乡人将伯章翁从祀五圣庙。
第三节 土地祠
与村外抟云塔、文昌阁一起,还有一幢不大的建筑,即土地祠。《寿昌县志》卷九《文昌祠碑记》载:"尝谓主文之柄者神也,兴文之运者人也,继文之脉者地也。三者相须,缺一不可。"所以在文昌阁旁边造土地祠,也是持之有故的。而且土地祠是祈求丰年的,文昌阁和文峰塔是祈求文运的,土地祠与文昌阁等在一起,完整地反映了农业时代"耕读传家"的理想。村中老人们讲,土地祠是1919年在文昌阁修复时建成的。
把土地祠与传云塔、文昌阁建在一起,也是为了祭礼的方便。在土地祠建造之前,新叶村曾有一座"五谷祠",建于玉华山北坡山脚下,位于玉泉寺东南约100米处。那座五谷祠规模很小,只有一开间,没有院落,门前是从玉泉寺流下来的溪水,一块巨大的天然岩石飞跨溪上,成为进入五谷祠的唯一桥梁。祠虽个大,香火却很盛,这是幽静山谷之中的又一处圣地。清末,小祠毁于火灾,这对玉华叶氏宗族是一个不祥的事故,在农业社会里,不能没有保佑年景丰盈的五谷祠。
以后,玉华叶氏宗族共同出资,在文昌阁一侧重新建起了这座土地祠,它承五谷祠的原意,同时也作为社庙。
大约从土地祠落成时起,在这组建筑的前面就有了一年一度的庙会,是为"春社"。每年阴历三月初三到阴历四月初,叶氏族人及四乡的百姓们都到这里赶庙会,同时到土地祠为土地公公烧一炷香。小小土地祠已不仅仅保佑玉华叶氏家族,而且保佑生存在这片广阔土地上所有的人们。所以,土地祠舍弃了偏僻的山谷而迁建到水口也是合宜的。
土地祠迁到现址,也是为了加强镇锁"水口"。抟云塔与文昌阁虽然弥补了村东南"巽位不足"的风水缺陷,但据风水理论,"水口"必须有寺庙之类掩映镇锁,方能藏风聚气。土地祠增加了水口封锁的层次,进一步改善了新叶村的风水,所以土地祠内有对联:"坐水口千年喜庆;保乡村万载感灵。"
土地祠规模不大,三开间对合式。建筑全部向天井敞开,不设门窗。大门开在前进右次间。整个大木构架比较简陋粗糙,没有雕饰。民同初年叶氏家族衰落,已经无力去装点打扮这级别最低的小神抵的庙。土地祠与紧邻的文昌阁相比,显得那样疲弱无力,木柱歪扭,屋瓦脱落,四周的粉墙上留下许多漏雨的水印,多少令人感到些悲怆。
选自"陈志华、楼庆西、李秋香著《新叶村》"
注:
①新叶村一带将一"进"住宅称为一"退"。三进住宅便为三退住宅。
②光绪《兰溪县志》:"古柏垣在杨淝桥东瞻庵内,柏固宋元间古物也。明太祖取婺时曾驻军于柏下,后乃创亭缭垣以护之。"并亦证引王世懋诗。此古迹之真伪尚不可定。
③"月映禅心"匾现在被用作一间些草房的门板,在崇仁堂左侧。
④光绪《兰溪县志》有类似的记载,故五圣庙朱元璋封古柏传说所来有自。 有名的新叶村!(还是发在还是读版吧,看版几乎已经成了自爆版了。:throwup:)
很着迷于乡村和古村落的古老文化气息,
三联书店的《乡土中国》差不多收全了,
现在又迷上了河北教育的《中国古村落丛书》
前两年,三联书店出版了“乡土中国”丛书,图文结合的样式,使众多读者饶有兴味地认识了绍兴、泰顺、楠溪江等地的乡土文化。由河北教育出版社新近推出的“中国古村落”系列,是“乡土中国”丛书的承续,该系列的最大特色是“不选已经闻名天下的聚落作研究课题,而去发掘一些默默无闻但很有价值的聚落。”
乡土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最朴实、最直率、最生活化、最富有人情味的一部分。以清华大学教授陈志华为代表的乡土建筑研究,以村落整体为对象,深入挖掘建筑内部以及周边环境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信息,在获取大量准确的实测资料的同时,力求对村落建筑的历史文化背景进行深入透彻的分析。在“中国古村落”系列丛书的“总序”中,陈志华说:众多有价值的乡土建筑,现今正在遭受着愚昧而专横的破坏,“我们正无可奈何地失去它们”。陈志华称,这套丛书的写作是在“和拆毁比速度”。他说:“我们无力回天。但我们决心用全部的精力立即抢救性地做些乡土建筑的研究工作。”
这套书有对庙宇、宗祠、街巷等建筑的介绍,有对“深巷中人家”生活风俗的描述,书中还穿插了大量的神话传说等内容,具有较强的可读性;然而,在文字背后隐含的那种“立此存照”的意味,又让人的心情难以真正轻松起来。
http://www.xishu.com.cn/cgi-bin/getimages/getimages.asp?GUID={43926314-DD06-41F7-8290-E88FA8E03ED6}&FLAG=1806
http://www.xishu.com.cn/cgi-bin/getimages/getimages.asp?GUID={A87020D9-FED3-4E30-A7CC-59D55703C3FC}&FLAG=1806
http://www.xishu.com.cn/cgi-bin/getimages/getimages.asp?GUID={5D3530AE-2DF2-4D12-91A3-0D785A645DCA}&FLAG=1806
http://www.xishu.com.cn/cgi-bin/getimages/getimages.asp?GUID={74C8FCE2-57D2-4216-8596-0DFDCAFFE668}&FLAG=1806
http://www.xishu.com.cn/cgi-bin/getimages/getimages.asp?GUID={8227870E-32BD-43F2-9455-D59165CE7FE5}&FLAG=1806
http://www.xishu.com.cn/cgi-bin/getimages/getimages.asp?GUID={601341D9-CAAB-4144-B956-10EA850DC05D}&FLAG=1806 总是地上平铺着动物粪便,不时的猎狗与水牛与你擦肩而过,它们的嘴角粘满唾液乳黄状液体......老牛的牙齿不是向外显露咀嚼从胃里翻腾而出的食物.孩子们更崇尚赤脚行走,他们懒于寻找厕所.不时的,你会看见近处水沟儿旁露出一管状物体.......那时小男孩的阴痉
这是我看到的村落 忽然想起来畲族 《乡土中国》那套偶也特喜欢,基本买全
可惜毕业的时候也不知道给什么人拿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