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分析:為什么毒鼠強非禁不可?
2003年7月25日 10:5:55
新華社北京7月24日電新聞分析:為什么毒鼠強非禁不可?
新華社記者朱玉
農業部、公安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9部門日前作出措詞嚴厲的明確要求:今后,任何單位和個人均不得制造、買賣、運輸、儲存和使用、持有毒鼠強等國家禁用劇毒殺鼠劑。
為什么國家要對一種鼠藥大動干戈?
存在■這樣一種強力毒鼠劑以滅鼠患不是很好嗎?
如果對毒鼠強的來龍去脈不了解,有以上的看法并不奇怪。
2003年7月2日,廣東湛江發生3名兒童誤食毒鼠強中毒事故,2名兒童死于非命。以上事件僅是毒鼠強斑斑劣■中的一例。
它的累累“毒史”中記載■,原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中毒控制中心統計,在2000年全國上報的中毒事故中,由農藥包括鼠藥引起的占57.84%,其中鼠藥為28.62%,我國殺蟲藥每年需消耗30萬噸至40萬噸,而鼠藥的用量,只有幾百噸,只占農藥的幾萬以至幾十萬分之一。如此意義上的“以少勝多”,可見,強毒急性鼠藥已成為我國引起中毒的首要因素。
今年以來的消息也不樂觀。上半年,全國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共導致106人死亡,其中的52人屈死在以毒鼠強為“首犯”的劇毒鼠藥手下。
鼠藥是有用又可能造成危害的特殊產品。早在1984年,14個部委就下通知規範鼠藥問題,之后歷年的相關通知文件用詞愈發嚴厲,近兩年,禁用毒鼠強等字眼已頗為多見。
為什么毒鼠強屢禁不絕,又為什么非禁不可呢?
首先,絕大多數使用者并不了解國家對毒鼠強的禁令,更不知道禁用的原因:毒鼠強1949年在美國出現,1958年于原中國預防醫學院實驗室合成成功。它對人畜毒性極強,1克毒鼠強可在幾分鐘內毒死100人,沒有有效的解毒劑。加之其作用太快,往往來不及搶救,事后解剖尸體也很難發現痕■。毒鼠強化學性質穩定,無論在老鼠體內還是在自然界,都難分解失效,毒力多年不減,造成長期污染。它甚至還會被植物吸收,使之成為真正的“毒草”。
毒鼠強無色無味,用藥濃度低,在毒餌中難于識別,也較難檢出。以致不少地方都以為中毒者是得了怪病,引起恐慌。
鼠類專家汪誠信教授曾親身經歷了一件事,可以從一個方面說明毒鼠強的毒性:他在某地用毒鼠強做試驗,小劑量染在谷粒上的毒鼠強毒死了覓食的麻雀,隨后,豬因誤食了中毒死亡在豬槽里的麻雀,也隨即中毒而亡。豬的主人深埋了死豬后,卻舍不得豬身上的豬皮,將豬皮剝下來后曬在屋頂,結果豬皮上的碎肉屑又毒死了主人家的一群■。
另一方面,許多人滅鼠時急于求成,希望鼠藥便宜有效,立竿見影,180元一公斤的毒鼠強被很多人認為“物美價廉”。
但他們卻不清楚,鼠藥作用太快會影響滅鼠效果。因為,老鼠生性多疑,對新出現的食物,只有年幼或體弱的老鼠會立即試探性地取食,相當多的老鼠則會觀望和回避。如果鼠藥作用太快,固然能很快地見到死鼠,卻會引起其它老鼠的警覺和拒食,等于說,效果極快的毒鼠強滅掉的只能是老弱病殘而難尋食物的老鼠;這樣,可以比喻成考試越嚴格,剩下的學生越優秀,留下的是20%至30%正值生育年齡的強壯老鼠,滅掉的老鼠數量會很快地被生育能力正強的老鼠龐大的生殖數量補上。相反,作用緩慢的鼠藥正是因為適應了老鼠多疑的特點,老鼠食入一兩天內仍無不適症狀,解除了其它老鼠的疑慮使之放心取食。
從生產來看,毒鼠強合成比較容易,原料可以購得,少數見利忘義者只需少量投資,即可生產。這些人知道國家禁用毒鼠強,在產品包裝上通常采取挂羊頭、賣狗肉的辦法,迎合急于求成者的心理,冠以“五步倒”“祖傳秘方”等名稱,使用戶上當。令人驚奇的是,這些鼠藥的集散地卻是鼠密度極高的地方,這是因為當地的老鼠已對毒鼠強有了極高的警惕性,根本不吃。
方方面面的信息都指向了一個結論:毒鼠強非禁不可。(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