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george solti 1976年贝九录音
大学的时候一直听的就是这个solti的1976版本录音,当时也没什么比较,听了很喜欢就是,主要还是喜欢贝九本身。接触富特文格勒后听过他的1951、1952、1942等比较有代表性的版本,一直就听了下来,大概有两年多没有再听过索尔蒂指挥的芝加哥交响1976版,对这个版本的印象也渐渐淡忘。
但是昨天的重听,却给我带来对这个版本的全新认识。
索尔蒂与富特文格勒非常不同。富特文格勒最高演绎的1951年版本,与索尔蒂1976芝加哥交响版的最大差异就在于,富特文格勒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力度与意志上。贝九的第一乐章是一个构成很复杂的乐章,几个主要动机如何处理不好,很容易拖沓,对比不起来(富特文格勒1942版也是同样的毛病,之前做过评述)。富1951年版对这几个动机和发展处理得非常干净,乐手运弓斩钉截铁,丝毫没有疲软之态。
solti这个第一章与furtwangler相比,solti版的情感过于柔腻、拖沓不决。提琴运弓听得人着急——虽然就拖慢了那么短短几分之一秒。就这个乐章而言,我强烈倾向于富的1951版。音响运用也是这个问题,请听富1951版第一乐章爆炸般的定音鼓,绝不那么柔和。当然这里讨论音响运用的高下之分有些不公平,毕竟富的早期录音很不均衡,有后期失真及remaster加大了定音鼓的力度这个可能性存在。所以不再提音响这回事儿。
solti的第一乐章过于柔腻,但第二乐章相比之下漂亮很多。起承转合得很干净,一扫第一乐章中的疲态,我认为这个乐章的表现甚至超出了富特文格勒51版。富51版相比之下略为毛糙而不够均衡,枪火气有余稳重不够。solti版对该乐章中心动机的发展与把握则非常放松,从放松到高度紧张的发展展现出从容不迫的华贵气度——这种气质是富特文格勒所没有的。富特文格勒的第二乐章更注重的是力度,从头至尾都保持着非常紧张的状态。但一直保持紧张,也就等于一直都不紧张,也就意味着动机的发展不够明晰。不过总体来说这是两种不同的风格,论不得谁高谁下,与第一乐章的性质不同。
到现在我还在仔细重听第三四乐章,还没有详细比较。但solti版给我的总体感觉是惊喜。solti的第三乐章细腻,第四乐章华丽。除了第一乐章算是有不少败笔外,其他部分都很能入耳。没想到两年多前听熟了的版本今天重听有这么多心得,写出来分享一下。
--------------------------------------------------------------------------------
顺便列下最近听得单子。
Evgeny Kissin - Chopin 24 Preludes, op 28. Sonata no.2, op 35. Polonaise, op 53 - [RCA Red Seal] (2000)
Artur Rubinstein - The Chopin Collection CD 11~11 The Preludes, Sonata no 2, Barcarolle et Berceuse
(注:在处理肖邦24首前奏曲上,Kissin与Rubinstein完全全部都对着干,真是逆反阿。真想听听kissin弹其他肖邦作品。)
Karl Richter - Johann Sebastian Bach, Mass in B Minor, 1962, MBO
Heifetz - Bach, Violin Sonatas and Partitas
(注:巴赫这套无伴奏小提琴大学时只听过帕尔曼版本,现在印象已薄,无从比较,不好评价。这套碟中cd2的chaconne绝对是必听曲目。)
Tom Waits (1996) Tales from the Underground vol.1 - vol.5
(注:这可是一套好东西,tom waits迷必收,其中还有tom wait唱杰克·凯鲁亚克的东西)
Perlman, Ashkenazy - Beethoven.Violin.Sonatas.No 5 Spring,Kreutzer
比较有价值的就这些。其他就不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