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显示一些经济发达地区
九成和尚犯戒娶妻生子
● 叶鹏飞(北京特派员)
“在商品经济大潮下如何加强佛教的自身建设”,这是中国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圣辉法师,7月11日在中国佛教协会“贯彻首届佛教论坛共识座谈会”讲话的主题之一。
圣辉法师在讲话中重提了他在2003年《中国佛教协会五十年》报告中的忧虑:商品经济产生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不少僧人信仰淡化、戒律松弛、道风不正、金钱至上,少数人甚至为了名利地位不惜拉帮结派、结党营私、贪污腐化、行贿受贿。
他警告说:“这种不良风气已经严重腐蚀到僧人队伍,败坏了佛教的形象和声誉,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势必危及中国佛教的前途与命运。”
“道风不正”也表现在僧侣对于传统戒律的漠视,虽然和尚娶妻生子在中国会被革除僧籍,但还是有非常多的和尚仍然维持一般人的男女关系。圣辉法师说:“汉 传佛教僧人要坚持独身、素食、僧装,具足威仪,对于违犯戒律、败坏道风者,应视不同情况,给予收回戒牒、迁单离寺、摒出僧团、撤销僧籍等处分。”
一项调查统计显示,在中国经济比较发达的一些地区,超过九成的和尚娶妻生子,现象之普遍已经到了“法不责众”的地步。
对宗教问题有专门研究的人民大学党史教授何虎生对本报说,中国目前佛教僧侣的来源一是佛学院的毕业生,二是自愿出家的信众,后者的人数又占多数。如何保证僧团的素质是一个关键。
“金钱至上”最典型的应该是“新年敲钟权”的发明。《国际先驱导报》今年1月报道,上海的玉佛寺今年元旦的第一钟卖了人民币(下同)8万8000元(约1万7600新元)。上海龙华寺一般钟声3000元,逢8等特殊钟声涨30%以上。
因唐代诗人张继《枫桥夜泊》名扬中外的苏州寒山寺,是大陆媒体记载中最早出卖“新年敲钟权”的寺庙,从1998年左右开始,业内的一个传说是,寒山寺早在2002年,首钟就能卖到2万元。
由于获利颇丰,“新年敲钟权”风行全中国大江南北的名山大寺,南京栖霞寺、镇江金山寺、无锡灵山大佛景区、天津荐福观音寺、烟台号称“太平晨钟”的太平庵、北京戒台寺,或是明码标价,或是拍卖竞标,让清净佛门染上了浓浓的商业味。
报道引述一名卖钟声的中介人说,他的公司能得到寺院高达35%的佣金回扣,可见利润之高。除了官员用公款买钟声外,一些企业也买下敲钟权送给官员。中介人说:“这件事花钱不多,投官员所好,而且又让人不觉得是贿赂,比新年团拜还强!”
一名宗教界人士评论说,中国大部分寺院仅凭香火钱,仍然可以过得很好,无需如此贪心;各个寺为了都想让自己的钟声卖出最高价,难免勾心斗角。
除了卖钟声,一些寺庙道观也盛行卖“第一炷香”,《国际先驱导报》另一篇报道指出,湖南南岳衡山一些宗教场所,每年春节前后或一些神灵的诞辰,前往烧香的领导干部的专车络绎不绝,新年的“第一炷香”已被炒至十多万元。
中国国家宗教事务局在书面回答本报询问时表示,虽然寺庙、道观、教堂属于“宗教活动场所”,不是“宗教团体”,但是仍然享受税收减免优惠。
宗教局说:“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应当执行国家的财政、会计、税务管理制度,接受政府财政、税务、民政和宗教事务等部门的监督。”此外,其财政收支“要以适当方式向信教公民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虽然规定如此,何虎生却指出,寺庙账目一般都不公开,在财务收支缺乏监督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问题。
他说,寺庙的经费来源有很多种,修缮庙宇的钱部分来自政府拨款,部分来自信众捐款;日常的收入则来自作为旅游景点的门票以及香客祈福的香火钱。宗教局对本报说,这些收入都享有免税优待。
在中共“和谐社会”的治国理念下,宗教成为维系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共总书记胡锦涛在出席7月10日至12日的全国统战工作会议时强调,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宗教界的异化风气,恐怕要成为当局重视的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