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少爷的时代》——日本近代的精神文明困境

[复制链接]
Zappa2000 发表于 2008-6-28 16:2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明治维新后,日本加快了物质文明现代化的脚步,昔日的蕞尔小邦,一跃挤身帝国主义诸强之列,将“国权扩大即自我扩大”的观念深植于民众的思想意识中,再加上国民自古以来对号称万世一系的天皇的无限崇拜和疯狂信仰,于是日本终于可以防卫国家的借口,全国上下万众一心的展开对周遍地方的“合理侵略”,先是历史上曾多次入侵,早已垂涎欲滴的琉球群岛和朝鲜半岛,继而在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的大胜后,霸占了辽东半岛、台湾岛和库页岛,自信心的爆棚使得日本走上了与全世界为敌的道路。

在那样一个全民疯狂的时代,即便是平时最冷静的文人学者,在经历那样的大胜后也激动到落泪,更有以诗相赞之甚者,却没有丁点的危机感。然而在任何时代都会有先驱的存在,本作《少爷的时代》系列全五部就讲述了明治时期几位文艺思想先驱身在时代潮流中,内心的困惑、矛盾以及忧虑。在作者关川夏央眼中,当代日本的崇洋媚外与一些美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的冲突,是早在更久以前的明治时代就已经存在的了,而当代日本人的思想意识也是在那个时候形成的,想要清楚了解这种社会文化现象,需要借助于对明治时代的深入研究,明治人和现代人在某些精神层面上实际是共通的,而导致日本在战争之路上越走越远,最终接近毁灭的结局,这也是由明治时期的国家政策、社会矛盾和民众心灵的缺失所决定的。基于以上理由,作者才将明治人的生活以漫画方式呈现出来,让人们对近代日本的历史发展中,文化的变迁和当代社会文明的特性有着更清醒的认识。

日俄战争的本质是日俄两国对中国东北的势力瓜分,身为战胜国的日本已从沙俄手中夺取了大部分在中国的利益,更兼并了库页岛南部及周遍,然而国民却为所得到的好处太少,对政府表现出的无能极为不满。显然这些利益并不具有即效性,它不能解决日本国内的贫富差距和通货膨胀等急迫的问题,刚刚为打了胜仗激动不已的国民,马上又陷入这些实际的生活问题而烦躁不安,社会又开始动荡了。而将皇权神格化,把对外扩张政策同自我防卫的危机意识联系在一起,便很容易将全国上下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情绪调动到最高昂的状态,这是他们的拿手好戏,也是政府所能想到的钳制思想、稳定局势的最快方法,他们早已为下一次的扩张蓄势待发了。

在日本产业高速近代化的时候,思想和文化方面更趋向于多元,生活方式也有了较大的改变,明治维新的元老们急进加强政治体制建设向西方靠拢,百姓们在固守传统的同时,也不经意的学起西方的所谓开放式生活习惯。看到人们一味的模仿西洋,忧心忡忡的夏目漱石,其心理对西方有着强烈的厌恶和排斥感,一方面不得不向西方学习先进科学技术,另一方面又要自觉的保持传统,维系民族自尊,进而形成强烈的东西对立的民族情绪,这样的人即使在知识份子中也不在少数。那些为了向西方看齐而日夜努力的日本人,极力想要摆脱对白人的倚赖,自力更生,甚至认为自己上千年传承下来的古典文化也是迈向现代化的障碍,而文化是没有孰优孰劣之分的,在这种急功近利的念头驱使下,日本人将他们自古以来创建的文明价值也彻底矮化了,这其实也是自卑心态和缺乏自信心的表现。在无法阻挡的欧化浪潮下,国民尚未来得及在来自西方猛烈的物质文明冲击和新旧时代的交替间进行心理调试,自我意识尚未觉醒的时候,就已被深入骨髓的尊皇意识和由上而下的国家主义彻底洗脑。这种不伦不类的新时代社会环境在夏目漱石看来有种世风日下之感,在漱石的眼里,虽然近代日本的物质文明有着长足的进步,但人们的心灵却是空虚而苍白的,日本的精神文明现代化远未开始。

漱石对这样的时代有着一股无奈感,对日本的未来充满困惑。然而漱石也有着他的局限性,深受福泽谕吉《脱亚论》之影响的日本知识份子,早已与亚洲各邻邦“绝交”了,在他们的眼里,只有如何在日本传统文化与西方文明的对抗中保有自我,却并没有对西学东渐之风有着更明确和本质上的认识,对于通过战争来实现整个亚洲现代化的这种方式也就提不出理论上的质疑,他们只能在历史的演化中表现出无力和不安,不断烦恼罢了,在这一点上,可以说近代日本在思想启蒙阶段就已经出现了问题。

在这样的时代中,不向潮流妥协,不对权利趋炎附势,特立独行的坚持旧时代的审美观朴素的过活,同时又具有清醒的头脑和自省意识,这样的人便是“少爷”。少爷向权势和体制挑战,也代表着对西洋文化的反抗,然而漱石知道,少爷是赢不了这个时代的,他迟早会败下阵来,留下一个时代的心灵悲伤。少爷逃离了这个不净之地,回到了阿清身边,那个樋口一叶般慈爱、敏锐的旧时代女性代表“阿清”,正是反抗近代日本西化的精神避难所,穿越时代的漱石以少爷和阿清象征着那个时代人们的缺失。

在国家的集体意志下,少爷这类少数人的代表体味着什么,在那个时代是鲜有人关注的,森鸥外、石川啄木、幸德秋水也都是这样的人,他们过着朴素的生活,又常对时局抱持着敏感态度,他们有着自己的烦恼,也烦恼着别人的哀伤,所以才能了解人的心灵,这有一种自我启蒙的意味。日俄战争后,国家的意志与国民的意志不再契合,但民智尚未被完全启发,这是个发展出各种文艺、思想、主义的绝佳时机,也许日本会走出与日后历史完全不同的道路。但政府对国力富强的过于信仰,让他们执着在脱亚入欧,想尽一切可能与西方列强为伍的心态下,生怕改革会破坏这一百年大计,于是日本错过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恐怕甲午战争后的日本已经自诩为亚洲第一,理所当然的肩负起振兴东方这个历史大任,这样大的一个荣耀和束缚已使得明治维新的元老们死死抱住维新的硕果裹足不前,丧失掉当初的果敢和敏锐的洞察力,维新的成就已然变成压在他们背上的千斤巨石。在这样的情形下,他们只能依循当初的目标一路走下去,任何被认为可能会阻碍达成这一目标的思想行为,皆会被予以矫正和清除,这个目标是国家的、全民的目标,除此之外的一切变革都不具有意义。所以在近代日本思想启蒙时便已孵化的军国主义雏形的影响下和政府一味实行的高压政策,使得从日本土壤中生长出的社会主义幼苗始终都营养不良,大多数在还未茁壮之前就被扼杀在摇篮里,仅存的几株也因包裹在这样的时代环境中畸形的成长,早年的社会主义活动家北一辉逐渐蜕变成法西斯主义理论家便是明证。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其实日本政府的官僚们并不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也想不去了解,他们的眼中只有富国强兵、和魂洋才,对社会主义者的镇压也只是因为“俾斯麦也这么做了”。但这么做也恰恰表现出他们心理的恐惧和不安,而所能想到的摆脱这种不安的最快方法还是镇压,如此恶性循环,抹杀个人意志的行为,便在笃信天皇、国家至上的激烈爱国主义情绪下,成为孕育军国主义思想成长的温床。在明治末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国家跟个人都是错位的,只有在战争期间,两边才能保持统一,为了将战后的国家与个人再度统一起来,军国主义是不可或缺的,它成了消弭一切政治矛盾、意见分歧和贫富差距的万能药,更为日后的大东亚计划提供了社会保障。

因为强烈感受到沦为西方殖民地的危机和耻辱,这是明治维新的动力之源,随着维新后的产业迅速现代化和国力的日益增强,日本也迈上了跟西方列强同样的帝国主义殖民之路,这种以纯利益为考量的思维方式,让他们将所有西方帝国主义国家视为潜在敌人,即未来的利益争夺者,并以此为扩张的基础。更因为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的胜利,使得他们想当然的认为日本理应占有东亚各国的利益并统合它们一齐对抗西方,再加上日本独特的天皇体制和国家至上的原则,便很容易产生激烈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情绪。在这样的趋势下,国民轻易的被洗脑,以这种方式调动起来的所谓民意,强大到任何杂音都会被淹没,所以我们看到少爷无论怎么努力也象是在做无用功,虽有政治主张,但除了忧虑和无奈什么也做不了。

明治即将落幕,身受顽疾之苦徘徊在生死边缘的漱石于幽明中见到了少爷们,他想起自己本来应该要跟樋口一叶结婚的,他看见森鸥外与老情人舞姬二十年后的再相会,他倾听着社会主义者的遗言,与维新元老探讨着政见,与石川啄木聊起小说中的女人……漱石忽然意识到,自己早已将心中的美凝固成一幅画,那是对美好事物的永恒定格。除了对美的向往,便只有默默无言的反抗,在时代的激流中落寞的少爷们,心灵竟然如此孤寂悲绝。幸德秋水等人被处死了,“大逆事件”之后,“少爷的时代”也将宣告结束,日本不可逆转的走上了军国主义之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豁達乱拜]❤

GMT+8, 2024-10-18 13:0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