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写写4AD的。
<b>M/A/R/R/S "Pump Up The Volume"</b>
["Pump Up The Volume" single, 1987]
M/A/R/R/S这名字看似怪,其实一解释很平常:Colourbox与AR Kane五个人各自名字的首字母的合写罢了。
时至各类电舞泛滥的今日,翻出这首4AD在后朋时代偶尔一为的歌,鲜活魅力竟然丝毫未见过时。
"pump up the volume"这名字采自Rap组合Eric B. & Rakim一句词,这个sample也在曲中被多次使用。
把Hip-hop/Dub/Dance-pop共冶一炉的手法在今日自然无甚新鲜,但要的就是这两个队合作的明星效应。
(想想那是什么年代!)何况还有DJ Dave Dorrell和混音师Chris Mackintosh加进的刮碟,怀旧的同学不可不听。
据说M/A/R/R/S因商业问题而散的伙,想想若果他们继续合作玩下去,谁知会不会成此界巨擘呢。
下载:<a href="http://www.triphopmusic.net/kutdat/mp3/M.A.R.R.S - Pump Up The Volume.mp3"> M.A.R.R.S - Pump Up The Volume</a>
<img src="http://image.allmusic.com/00/amg/cov200/drc900/c924/c924595o85d.jpg">
<b>Colourbox "The Moon Is Blue"</b>
["Colourbox", 1985]
Colourbox是绝对“八十年代之声”的组合,不仅是年代的概念,更是feel上的概念。
那种很福米加塑料很“腐蚀印染”的听觉唤起年代不明的迷朦追忆——这个封套实在做得绝。
说他们是“跳舞”其实欠妥,最能只能说是八十年代4AD下诸队相对跳舞化的“艺术”组合。
没在英国呆过,更没在八十年代的英国呆过,但Colourbox给了我们臆想的“摩登英国美感”。无法形容。
"The Moon Is Blue"是意外作品,Lorita Grahame仿五十年代歌手的唱跟6/8拍子绝妙合衬。超越时空。
<img src="http://image.allmusic.com/00/amg/cov200/drf500/f558/f55801kh4da.jpg">
<b>The Glee Club "Bad Child's Dolly"</b>
["Mine", 1994]
若Siouxsie Sioux在与The Banshees分道后加入4AD并且玩民谣——大约就是Joanne Loughman予人的印象。
在离开爱尔兰组合Swinging Swine之后,她跟吉他手兼提琴手Hugh O'Carroll在4AD找到了新感觉。
The Glee Club这张"Mine",在4AD黄金年头已过且同胞Cranberries正如日中天之时,自然容易被人忽略。
总的来说这是一张在不太明显的后朋里掺进爱尔兰民谣风的作品,而更因为那把小提琴而焕然一新。
我特别喜欢这首《坏孩子的娃娃》,干脆利落的acoustic吉他后是4AD式的眩晕键盘背景,
Joanne其实不像Siouxsie也不像Liz Fraser,她是郊野废墙顶上玩耍的孩子,伸开两臂平衡着身子往落日走去。
下载:<a href="http://www.triphopmusic.net/kutdat/mp3/The Glee Club - Bad Child's Dolly.mp3">The Glee Club - Bad Child's Dolly</a>
<img src="http://image.allmusic.com/00/amg/cov200/drc800/c858/c85865j7h1n.jpg">
<b>Air Miami "I Hate Milk"</b>
["Me, Me, Me", 1995]
碰上Mark Robinson这号人物得作好心理准备,就算你熟识Unrest和Grenadine。
总觉得他很狡猾——嫌难听就换个狡黠吧——但他一直是清洁的、干爽的好孩子,他不是Frank Black。
他的声线跟他的吉他一样,薄,平,亮,是小刀的刀背,坚硬且反光熠熠,但割人身上毫无伤害。
4AD在他和老搭档Bridget Cross解散Unrest后续留他们的新名字Air Miami,不知是不是看的人情面子。
不是说他们差,而是说他们更加地不4AD了;这种凛凛猎猎的indie,还是留给老祖家Teen Beat好一些。
<img src="http://image.allmusic.com/00/amg/cov200/drd700/d725/d72593y05xe.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