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COM
---
(来源:视觉中国 作者:皮三 发表时间:2003-06-23 18:06:04)
简介:
……
今年4月初,我们开始测试作品死·COM。访问者的范围只是限于一些熟识的网友,第一个被注册的用户名是“张国荣”,接着又有一些用户接受了我们的服务。这期间,网站后台管理上出了些Bug,需要修改。接着就是美伊战争,山西煤矿事故,还有至今仍未消退的SARS 病毒,似乎在近半年的时间里,很多事情都与死亡有关,与人们对死亡的态度有关,从对明星死亡的炒作,到矿工们死亡的沉默,还有战争的死亡与暴力,也被异化成演播室全天播出的连续剧,以及由病毒蔓延开的对死亡的恐慌……。这些都让我对正式开放这个作品有所顾虑:一、我担心作品被误解为有制造恐惧的企图。二、现实的诸多事件都与作品的原始意图无关。
作品的起因,源于我对网络虚拟性和网络身份的感受,网络身份可以随时获得、修改、篡取,我们凭何于网络上的“生”,又如何面对网络上的“死”,而且,网络上可以“死”么?在现实生活里人们无法看见自己的死亡,但在网络上却可以设计自己的死亡,表现自己不同的死亡态度,甚至观察自己的死亡进程。那么,网络是现实“虚拟”的镜像?还是现实“真实”的投射?……
死·COM的域名为http://www.deading.com。Deading是我们基于“dead”而演绎的新词汇,用以描述“网络死亡”的虚拟性。对于用户,这既可以是对于现实身份死亡的模拟,也可以是对于自己某一种网络身份的了断。在此行为中用户与作者达成共谋,因而,每一个Deading的过程都不能简单的界定为他杀或自杀。由于Deading是个新词汇,我们很顺利的注册成功。
这是一个网络艺术作品,整个网站构成完整的作品内容,用户参与的方式也很简单,与平常在WEB上浏览网页的过程一样,只不过在其中的一些部分,需要手机短信的支持,我们在与用户签订的网络作品协议上,已经承诺,将按照法律的条款,保护每一个参与作品的用户隐私,尤其是为用户的手机号码保密。
作品中没有任何直接的死亡和暴力图像与文字,因而不做分级的年龄限制。作品的参与过程,更像是一个心理游戏的过程,我们将提供给每个用户不同的网络死亡解决方案,并且进行网络死亡服务,您也可以看到其他用户的网络死亡状况。在这里,交互行为涉及您与系统,或者您与网络死亡服务者,您将体验到网络“虚拟”死亡的“真实”感受。
由于创作意图与技术可操作性的矛盾,作品心理程度的把握,等等问题,从2002年11月,我与合作者CtrlZ一起列出作品结构图开始,我们就常常在网络上交换彼此的意见,不断的修改。作品的尝试与制作过程,也是我们对死·COM认识的提高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如同网络艺术的开放性一样,Deading至今仍在进行中……
死.COM网络死亡服务的补充说明:
一、关于服务费用
在网络死亡服务过程中,用户将会接收到约5~7条服务信息,整个费用约1RMB。该费用皆为电信资费,死.COM的服务并不再收取其他任何费用,用户尽可放心故去。
二、关于联通用户
目前死.COM提供了18种死亡方式,其实现过程需要手机的短信支持。
但是由于当前的技术壁垒,死.COM暂不能受理联通用户的死亡申请。所以,联通用户只能选择体验第19种死亡方式:急死。
(责任编辑:fap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