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波(Jean Nicolas Arthur Rimband 1854—1891).生于法国北部省份一个与比利时交界的僻远小城,一个贫瘠而荒凉充满资产阶级气味的小城,他的聪颖合叛逆性格对自己的故乡总是持否定态度,在他的诗歌里经常出现对这里的现象表示厌憎的态度,在兰波的充满尖锐嘲讽笔调的诗歌里,对自己的故乡几乎没有半点赞颂之词,兰波的父亲是一位职业军官,久在外地驻防,与妻子感情不合并在兰波很小时离异,母亲是一位颇为能干却又极为专断的女性,她对兰波的管束极严,她的一切意愿是绝对不能违抗的.
16岁的兰波遇到伊赞巴尔,学校新来的修辞学老师,几乎成了兰波步入当时巴那斯派圈子里去的一位启蒙老师,他在回忆兰波给他留下的印象时写道:他"表情有些庄重,但温存而伶俐,指甲很干净,作业本上没有半点墨迹,作业做的惊人的正确."
普法战争爆发,使兰波受到鼓舞,他要离开这座四处被石头拥挤这的狭隘小城,要到巴黎去领略那风云呼啸大都市的现代文明和光顾巴那斯诗人们的沙龙的幽静,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魏尔伦,当时魏尔伦已蜚声于巴黎和外省诗坛,魏尔伦因巴黎公社事件而沉沦潦倒,他看到兰波的诗,惊讶不已,他回信给兰波寄足了路费,于是兰波在魏尔伦的帮助下一跃而跻身于巴黎先锋派诗人圈子.
魏尔伦在回忆录里写道"他个子很高,很健美,像个运动员,生着流浪天使般的鹅脸蛋,一头输理得不大整齐的栗色头发,一双又点惴惴不安的湛蓝色的眼睛.阿登纳省人,讲一口漂亮,带地方口音法语,但地方口音很快地溶入了巴黎人的语言之中……"
马拉美在写到他对兰波的印象时说:"兰波长的挺秀,帅气.带着乡村少女的那种莫名的自负与狡桀,一双手很大,因而,又仿佛又点洗衣女郎的神姿,鹅蛋脸上带着淡淡的雀斑……"
在兰波的怂恿下,魏尔伦抛下刚结婚又怀孕的美貌妻子和他离开巴黎去国外,他们以教书为业,亦各写各的诗章,但日子过的很狼狈.兰波作为一位聪颖而敏感的诗人,在与社会现实的撞击中其诗歌创造灵感也达到了一个高潮,诗的格调由一般的灵感印象式的天才抒发而开始走向了对人生哲理更深沉的思考或近于疯狂的清醒,对于梦想和现实,瞬间与永恒,有形与无形等的思辨的问题也渐渐达到了玄思的程度.而与魏尔伦的矛盾也渐渐明显地达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他央计与魏尔伦分道扬镳,不愿再过这种再一望无际苦海之中跋涉的生涯,他离开了魏尔伦,但魏尔伦此时已与家庭关系破裂,并对兰波怀着一种钟情和依恋,对兰波的意欲背叛极度愤慨,1873年7月魏尔伦将兰波招到布鲁塞尔,并试图用手枪威胁,不小心走火打伤兰波的手腕,从而魏尔伦被比利时当局判处两年徒刑.
兰波在罗什写下他著名的散文诗<地狱里的一季>,似在向他前段疯狂生涯告别,而后他在伦敦修改补写了他的最后一部诗集<灵光集>,之后便渐渐与诗坛生涯诀别了.
1875年他在德国开始学德文等多种语言.并开始了世界性的疯狂漫游,被魏尔伦称之为"追着风的脚印"的流浪汉,他经历了欧、亚、非三洲大陆数十个地方.他当过马戏团翻译、食品商经纪人、荷兰殖民军雇员等.
后来他说过: "艺术是一件蠢事" "我再也不想它了"(它指文学).
----以上来自<兰波诗全集>
兰波诗全集:前期诗歌(42首)、后期诗歌(13首)、地狱里的一季(9章)、灵光集(42篇)、拉丁文诗(5首)、醉哥儿们诗草(10首)、书信(4封)、作家、批评家论兰波(22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