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注♥册
帖子

『闲闲书话』俗不可耐的张爱玲热

[复制链接]
dachy 发表于 2002-12-10 13:56: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很清楚,这作者只是骂骂这种盲热,不是骂张爱玲。
还好。

『闲闲书话』俗不可耐的张爱玲热

作者:木兆轩主人

??   恕我不敬,我对手捧一册张爱玲小说、自以为很有情调的时尚白领,一直是嗤之以鼻的。我不反对大家以审视的态度去阅读,但我对那种以崇拜的心理的追捧阅读,老衲是只要有机会就要嘲讽一番的。这自然是要得罪那些多愁善感的少男少女的,但也别无选择。
   暂时撇开张爱玲小说中的那些生啊死啊、爱啊恨啊不谈,我觉得如此商业化了的张爱玲热,本身就反映了当今社会文化的庸俗的一面。本来也是可以在这里说说自己对张爱玲的看法的,但总觉得在这种氛围里一说便俗。还是转发别人的文章吧,免得正面冲突,让那些张爱玲的崇拜者下不了台。
   下面是转发的文章:
  
   商业操作制造读张的时尚
  
     事实是不言而喻的。进入90年代中期以后,文学史家已经充分论证完张爱玲的“经典性”,张爱玲越来越为社会所知,就越来越变成一种文化符号,并和商业操作日益结合,成为90年代特别显眼的一种精神现象。这里不妨也大略回顾一下过程。
    早在1992年,出版界摸准了社会阅读心理取向,便越来越大胆地出版张爱玲著作。当年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四卷本《张爱玲文集》,不久,市面上即出现了盗版,趁着张爱玲去世消息传来,卖得红红火火。这套《全集》据说在市场投放足有十万套。加上以前各出版社的印量,张爱玲的读者保守估计也应有近百万。
    富于戏剧性的是,1994年,有海外归来的新锐学者声称要“以纯文学的标准”,“力排众议,重论大师”,为作家重排座次。金庸、张爱玲一跃上了榜,茅盾则落选,一石激起文坛千层浪。这一事件后又披露于多家媒体,在社会上闹得沸沸扬扬。张爱玲在座次评定中以“冷月情魔”的称谓位居第八,且不论是否恰当,但“张爱玲”的文名借此更广为传播却是一不争的事实。
    历史也许就是为了造就张爱玲的声名。“排座次”事件余波未尽,1995年9月,张爱玲在海外仙逝,“张爱玲”又一次引起媒体瞩目,这位奇女子以“死”而在媒体中再“活”。国内影响较大的几家报纸均做出了异乎寻常的重点报道“张爱玲”如此频繁的在大众视野中闪现,“符号化”的进程加快。由文学研究界开始的“张爱玲热”,此时水到渠成,弥漫到了公众领域,非常恰当地印证了美国学者杰姆逊所谓消费社会中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相融合的这一时尚的观点。
    张爱玲日益为读者接受,当然在于其文本的丰富性,足以为读者的阐释提供多种可能;而更重要的是,张爱玲所提供的文学想象与情感体验,又都与当下普遍的生存状态有着不同程度的契合。9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深化,精神领域却出现了许多始料不及的状况: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风起,价值标准日趋多元化。同时,对历史与文化的反思在80年代末突然坠入低谷,人们对宏大叙事失去兴趣,而愈关注世俗的个人的生活。在这样的氛围里,张爱玲作品中摹写的表象往往成为一幅幅人们熟悉而又陌生的画卷,引人怀旧,诱人体味省察。其实,张爱玲既世俗又具有强烈的贵族趣味,她能正视人生的一切欲望,写尽尘世男女的悲欢离合,又不动声色地消解情感神话;对灵肉生活的细致书写以及对女性生命入微的感受,这一切自然容易引起共鸣。曾几何时,张爱玲式对生活傲然而又投入的姿态,庶几成了一种时尚,大学生枕头边放一本《张爱玲文集》也是一道好看的风景,“张爱玲”变成某种趣味的象征而被争相仿效。在当时文学界流行的新写实主义、新市民文学特别是小女人散文中,依稀都能闻到张的气息,看到张的影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直直 发表于 2003-1-25 12: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不懂,为何大家这么迷她~~~我更喜欢王安忆(尤其是《长恨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dachy 发表于 2003-1-27 21:4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喜欢张的原因很简单:

我的文风容易向她靠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直直 发表于 2003-2-21 00:05:1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很久前看的.
我很喜欢张奶奶.因为我妈妈喜欢她.
我觉得这个人如果有比张奶奶更多的饭食肯定不会这么满腹牢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直直 发表于 2003-2-21 13:0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张爱的中篇的确好:grea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jodies 发表于 2003-4-6 14:2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木兆轩主人的大作
一个冒充老头子的中年藏书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dachy 发表于 2003-4-6 15:0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吃吃,怎么冒充老头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HARLATANS 发表于 2003-4-7 10:3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听说夏志清给张爱玲评价很高。大师级的人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寒溦 发表于 2003-4-12 13:0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有张爱玲记录下了那个年代的纸醉金迷。
我看过她的散文后,不敢再用比喻。
嘻嘻,所以现在我的文章里净是ADJ.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jodies 发表于 2003-4-12 15: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年代不止是纸醉金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dachy 发表于 2003-4-18 22:2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倒是超级爱用比喻
到了词穷的地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直直 发表于 2003-7-5 16: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张爱玲的比喻有直达事物本质的能力,非常感性。

这种本领是天生的,是很多作家不能企及的。

好像文章中有提到茅盾,我不认为现在还有多少人看他的作品

他的作品时代性太强了,而且过于理性,是一类文件似的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dachy 发表于 2003-7-5 18:45: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说的话那年头许多著名作家都有这毛病....除了沈从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Brown_Eyes 发表于 2003-7-9 08:44:57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leosummer at 2-21-2003 13:06:
张爱的中篇的确好:great:


张爱玲的文学成就主要在中篇。
《金锁记》被誉为自《红楼梦》以来中国最好的一部闺阁小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Brown_Eyes 发表于 2003-7-9 08:48:55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牛牛 at 1-25-2003 12:16:
有些不懂,为何大家这么迷她~~~我更喜欢王安忆(尤其是《长恨歌》)

王安忆???
有人指责她的文风很象张爱铃
王安忆在我们学校公开演讲时  承认《长恨歌》这部作品是她仔细“雕琢”出来的。

并且,她反感有人拿她与张爱玲比较。

王安忆说她的故事只可能发生在上海
而张爱玲不同    还可以在香港  也有在美国的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Brown_Eyes 发表于 2003-7-9 08:50:12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dachy at 1-27-2003 21:47:
我喜欢张的原因很简单:

我的文风容易向她靠拢

DACHY和我共同爱好啊
超级崇拜~~~~~~~

大吃  你的头像真男人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Brown_Eyes 发表于 2003-7-9 08:52:29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CHARLATANS at 4-7-2003 10:30:
听说夏志清给张爱玲评价很高。大师级的人物。

没有夏志清为90年代后的年轻人介绍张爱玲
可能现在张爱玲这个名字早就被人遗忘了

如果张爱玲还活着  应当感谢夏志清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Brown_Eyes 发表于 2003-7-9 08:54:16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夭夭 at 7-5-2003 16:21:
张爱玲的比喻有直达事物本质的能力,非常感性。

这种本领是天生的,是很多作家不能企及的。

好像文章中有提到茅盾,我不认为现在还有多少人看他的作品

他的作品时代性太强了,而且过于理性,是一类文件似 ...


中国近代的文学都有这个倾向
哪怕我比较喜欢的丁铃也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stop2222 发表于 2003-8-30 23:50:56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牛牛 at 2003-1-25 12:16 PM:
有些不懂,为何大家这么迷她~~~我更喜欢王安忆(尤其是《长恨歌》)


《长恨歌》我以前看过,唯一记得的是,在哪里就要吃哪里的东西,不要吃别的地方的特色,不然肯定不好吃。这个故事倒是多静的,我还是有点喜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dachy 发表于 2003-8-31 21: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CHARLATANS at 4-7-2003 10:30:
听说夏志清给张爱玲评价很高。大师级的人物。


嗯, 就是夏志清给她"翻身"开的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豁達乱拜]❤

GMT+8, 2025-1-7 20:4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