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到网上转转,结果在意料之中,各处话题大都集中在“春晚”上。 这两年都是这样,不敢说春晚是除夕夜的一个民俗,但评论春晚却是之后几天的一个“网俗”。 今年这个网俗跟往年比有特点,一是稍显冷清,二是一边倒地贬骂损。如果你光看这些评论而没有看春晚,那么你会产生这样一个大致印象,大家在除夕夜遭到了被性虐待一样的侮辱。 为什么我用的是“性虐待”而不是“强奸”呢?因为强奸是完全不愿意;而被虐待则有着本来挺愿意的因由在里面,暗地里还是期待着爽一把的。所以你不能说大家没有达到高潮,还是有,是那种因痛苦而产生的高潮。所以现在我看到的遍地网骂,可以理解为此等另类高潮还未退却时的反虐待,大家还在行为主体里面久久不能自拔。 不是我故意打这种人体下三路的比喻,实在是看到“春晚”这个今年新兴起的缩略语而产生了不该有的幻想,人称“意淫”。 从1983年起,春节晚会年年不落,我都看了。刨除最开始的年幼无知,基本上经历了从惊喜到陶醉到痴迷到期待到若有所失到渐渐失望到重新振作到恨其不争到着急上火到破口大骂到破罐破摔到麻木到旁观的整个情感经历。现在来说,应该是冷静了。也看,不过不再带感情进去,所以看到那些情绪激动的网上评论,不禁有点好笑,于是煽风点火故意唱反调的事都干了。 提到春节晚会,你首先想到了什么?我粗粗算了算,应该有这些: 满眼的红色,红灯笼红唐装红背景,满舞台跑红孩子。 各路人等发来的电报、祝词。 在关键时刻,上来一位关键人物,尽可量地作秀。 还有很多很多,都是15年前20年前就已经搬上来的,现在还有。不能不有。很多人都骂说这些东西流于形式,可是如果要是把这些环节撤掉,那么会有更多更多更多的人骂说失掉了春晚的根骨。 的确,这都是八十年代的形式和思维,如果往大里说,连春节晚会都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关键在于,你再怎么不满,你没有发现一个可以替代它的东西,那你只能不满。很多人说我除夕晚上搓麻,我打CS,我看大片,我怎么怎么样。大家看看,但凡有一个是平时不干必须除夕晚上该干的事情也行。没有。或者但凡有一个是你干大家也跟着干的也行。还没有。能够体现除夕共性的,为大家都接受的形式,现在还只有春节晚会。别以为就你有个性,谁没有?关键这是一个讲究共性的时刻。春节晚会也没说拿个绳子把你捆住,逼你必须看。但也只有这台晚会,能够吸引最大多数的人过这个除夕夜。因为,注意啊,要总结了,因为这个时候,在中华民族传统上是团圆的时刻,越多人聚在一起越能体现这个夜晚的意义。 有人说春节晚会被逼入了死胡同。我倒觉得应该是被逼上了绝顶。都无路可走,但在绝顶的意义,是指它其实一直在努力,在往高走,但能够被挖掘出来的东西,都已经挖出来了,你不可能再指望他有任何创新。现在的那些固定下来的形式,受到认可的程度远远大于受到指责的。一般只有不满才发泄,满意的都闷头享受,不爱废话。现在看到网上骂这个骂那个挺来劲,其实这才几个人,如果来个硬性规定,所有人都必须发言,表明态度,那结果就不一样了。说到底,现在的春节晚会是一个能够反映最大多数人心理趋向的集大成者。 举个例子,假设今年没有杨立伟这个环节,你看看会怎样。 所以说,从形式和思维上骂春晚,那是没头脑和不高兴。有人建议请张艺谋导演,或者请吴宗宪主持,想法好像不错,但有太高期待就不现实了,因为他们也得顺着这根藤去摸这只瓜,顶多画面美一点,色彩浓一点,或者抖两句黄磕,让更多人加入到声讨大军中来。 要么找到一条全新的路子,要么继续众口难调。 看来,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找到替代春晚的东西来,就只能期待春晚本身的改良和精心了。 而春晚沦落到成为众人大骂的“网俗”对象,人们主要还是冲着它的具体节目去的。 今年晚会一个显著特点,相声彻底不行了,小品全改煽情了。 人们把相声和小品放到一块说,是因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幽默,能够让人开心。而百分之九十的幽默,是靠讽刺的力量。 人们记住的是赵丽蓉老师的“宫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还有牛群的“各位领导,冒号!”;还有马季的“宇宙牌香烟”;还有赵本山的“学会怎么扯蛋了”,等等等等。 没听说哪个以正面宣传为主的小品或者相声,传得家喻户晓,百听不厌。 为什么现在的小品都显得虎头蛇尾,都要哭声连天,都要来段音乐使劲煽? 为什么现在的相声需要12个人一起登台,要改成以主持人反串为主,要各种新奇淫巧的道具? 这就不能不提一提那个备受关注和争议的节目层层审查制度。 审查。这个词本身就有一种让人惊心动魄的罪恶感。这是好听的说法,不好听的说法,就是给节目洗脑。有几个是从节目本身的元素上动手的?多是认为这个节目要么太负面了,要么格调怎么样了。所谓层层审查,一般都是“揣摩上意”,就是说,前面那些层下的结论,都是在猜最后那层领导的意见,预设个前提,以这个节目领导会不会满意作为最终的标准。至于大众的精神需求,边儿去吧。 所以你看到在除夕夜摆上来的那些菜,是如此的脱离社会,脱离实际。又是如此的讨好高层,意淫生活。那个DNA兄弟认亲的故事,需要几千万分之一的机会才能发生一次?怎么就成了小品创造的线索了呢,这不是意淫是什么?别跟我说它是要反映城乡人民的思维差异之类大话,用这种八百竿子打不到的巧合去反映?说服力在哪里? 要想通过这样的洗脑,那节目本身就得顺服。这应该是这些年来这些个小品相声大腕们总结出来的血泪经验。什么样的节目才顺服?首先不能有异端思维,你想讽刺个谁挖苦个谁,那得挑人,万一不小心把领导影射了那就彻底玩完。最保险的做法是咱谁都不得罪,咱坚持正面宣传导向,咱玩煽情。其次得掂量掂量自己的斤两。看看有没有赵本山腕大?没有那就乖乖的,给分配玩啥就玩啥,哪怕当后妈都行,不能有脾气。还必须要塑造小人物,要把目光钉在小家庭上,自己家人怎么说话都不会出圈。 回过头还说黄宏,最近这两年他的作品是最顺的,一路绿灯。为什么?因为他聪明,他最先摸到了这条藤,看看他的小品,那些要素都占全了。蔡明和二郭就比较傻,回回换本子。 为什么赵本山比较受期待,因为他可以不用考虑这些,他的号召力在那里,所以他可以卖拐卖车,他的作品里面还有讽刺的力量。这里顺便插一句,其实最受到指责的春节晚会,是2001年的春节晚会,几乎完全没有主心骨。导演也就起到了一个把节目挨个串下来的作用。但是那年春节晚会之所以没有形成今年这样评论一边倒的局面,完全是因为有一个真正的好节目《卖拐》,极尽讽刺,淋漓尽致。而“春节晚会没谁也不能没有赵本山”也就是从那年开始真正写进了各位春晚导演上任后的第一条铁律中。 可惜今年,老赵也不能免俗,开始上音乐了。 今年的情况,已经不是好段子在层层审查中被拿下,而是从一开始就没有好段子,大家早都学乖了,都知道怎么应付审查了,谁还敢提讽刺的力量? 这才是春晚真正的危机,不是扼杀优秀题材,而是根本没有优秀题材让你去扼杀。春节晚会,成了八股文晚会。 而电视机前的大众们,只好接受如此性虐待般的挑战,痛并高潮着。
使用道具 举报
Originally posted by soapy at 2-24-2004 08:52: 封杀了陈陪斯,朱丝冒后的春晚还有什么看头!???
Originally posted by 马乔 at 2004-2-24 23:53: 还有老赵老黄等若干嘛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豁達乱拜]❤
GMT+8, 2024-11-23 12:5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