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灵魂的分裂是因为两个世界的截然对立造成的吗?我们通常感觉到两个世界的存在,只是难以将其截然分开。昨天晚上看红楼梦,正好是“鸳鸯女誓绝鸳鸯偶”那一段。鸳鸯的命运在红楼中虽不济,却让人感佩!起码我们是不能跪在自己的主子面前慷慨陈词,以死明志。不妨试想曹雪芹的心灵家园,大概比大观园要荒凉得多,且见惯了主子纳妾的勾当,却不见鸳鸯似的反抗。虽悲愤,也无可奈何。现实总有种种不能满足我们精神的东西,于是,另一个世界应运而生。这个世界便是红楼梦的世界。什么“良宵解语”、“凤姐泼醋”、“黛玉葬花”、“宝钗扑蝶”等等,都是创造出来的世界。
然而,创造出来的世界多了去了,大多倒不如红楼梦的比比皆是。比方说,一家子人过良宵佳节的场面多了去了,单红楼梦中的热闹。一群青春年少的人们每天都要到老太太跟前立规矩,这就让人受不了。受不了也得去呀。凤姐哄老太太开心,一吊钱一吊钱的输,即便你不在乎钱,可总让别人赢,自个儿来着也没劲!可是我们偏偏看到一群人的场面让人眼馋,一牌赌局让人尽睹凤姐处世的风采。曹雪芹荒凉的底色中经过多少痛苦才升华出这一幕幕极艳来?多少沧桑的眼泪才洗出往日花柳繁华的千年的海市蜃楼?另一世界的创造需要看破多少琐细而丑陋的浮华人世?
也不妨看看红楼梦中的另一个世界,一个完全背离了曹雪芹创造出来的那个世界。他不论如何的洗尽铅华,斩尽苍凉,也滤不掉他曾经深深陷入的现实:“秦可卿淫丧天香楼”、风月保鉴的冤魂,金钏的死,香菱的死,一点儿都不美,甚至都没有一般文字所描写的那样精彩,可它们却是活生生的红楼梦中嵌下的文字。这些文字点点滴滴的贯穿了红楼梦的始终,也在一点一滴的侵蚀着诸景备至的大观园。这是两个世界的交战。那个美的世界乐于死去,人也愿意让肉体毁灭之前让精神彻底的绝灭,才肯定安心得离开这个人间。
两个世界并不曾真正的交融,他一直是灵魂分裂的标志。这也是人活在世间的唯一自欺而欺人的东西。我们不用说连自己都不相信的话,也不必说连自己都欺骗不了的话。我们在为自己建构一所大观园,再看着它逐一破败,这便是分裂灵魂的真谛。然而,灵魂“粗糙”到处处都是伤痕的人如鲁迅先生者,他自会在讲述复仇的铸剑中,自然的出现一个叫“宴之熬者”的黑衣人,唱着“哈哈爱兮爱乎爱乎”的歌,去彼岸世界报此岸世界所不能报的仇。这个黑衣人就来自我们精神世界的大观园。那里面不仅生长着宝玉和黛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