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战地记者《卡帕传》—新浪读书频道

[复制链接]
barrett 发表于 2004-6-6 14:02: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罗伯.卡帕比谁都有资格代表战地记者,表白出用生命换取影像的心境和代价。他是有史以来最有名的战地记者,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各个战区--西班牙战争、日本侵华、北非战争、意大利战争、诺曼底登陆战、法国解放战……他在枪林弹雨中,用血肉之躯去换取莱卡相机里的一格格底片,看他的照片仿佛可以听到子弹疾飞、隆隆的炮弹声响,每一帧都是人类愚蠢行为的明证……
(美)阿列克斯.凯尔肖 著 李斯 译

序  
   
  卡帕笑称:“摄影记者是最具挑战的刺激职业,有那么多金钱、那么多美酒和那么多漂亮姑娘……

第一部分  
   
  卡帕是一个发明物。这个发明物有点像人的样子——矮个子,稍黑,走路的样子好像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等着他来完成似的,眼睛生得像西班牙猎狗,上唇带有小心把持的冷嘲热讽的意味,整个面孔带着好运不断的气息。

第二部分  
   
  “在西班牙拍摄并不需要任何技巧,并不需要特别摆弄相机。照片都在那里,你只需要拍下来就行了。真相就是最好的照片,是最好的宣传。”罗伯特·卡帕,与《纽约世界电讯》的采访1937年9月2日。

第三部分  
   
  “战争如同已成半老徐娘的女演员,越来越不容易上镜头,但其危险性却越来越高。”

  罗伯特·卡帕《生活》杂志,1944年



第四部分  
   
  共有175 000人见过盟军登陆日的行动,其中,卡帕是少数自愿参加的人之一。他有两个选择,可以跟作战部队的机关人员一起去,也可以随第一波攻击部队登陆,但是,卡帕把赌注押在了后者上。他知道自己选择了风险最大,但也是到目前为止他的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采访活动,因此也很快就发现与红姑娘的性交并不足以使他淡忘与死神摆下的赌局……


第五部分  
   
  卡帕和鲍曼安排好在爱达荷州的太阳谷见面,就在复活节的周末。鲍曼会跟丈夫一起先到那里的滑雪场过几天。不过,他们会想办法彼此见上一面。在太阳谷,他们最后一次做了爱。之后,鲍曼回到她的住所,再去扮演她极难的一个角色——一个忠诚和欢乐的主妇……


第六部分  
   
  卡帕将人们团结在周围,鼓励他们,给他们以教诲,有时候给他们吃的,穿的。他们的工作透出一股特别的技艺品质——然而,卡帕本人看起来却是一个放荡不羁的人,一个哈哈大笑的人,一个总抱着酒瓶的人。

编辑小语
他和海明威有着深厚的友谊,他和英格丽.鲍曼的有过动人的爱情,他看起来是一个放荡不羁的人,一个哈哈大笑的人,一个总抱着香槟酒瓶的人……但是他活动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各个战区;他用生命换取战争影像,直到他踩到地雷时不忘按下最后一次快门,他的照片已成为人类和战争的象征,这就是卡帕,有史以来最有名的战地记者。

--专题编辑:怀疑

这就是最著名的战争照片“一个忠诚战士的倒下”,这幅具有象征意义的作品以《西班牙战士》、《战场殉难者》、《阵亡的一瞬间》等标题发表成为战争摄影的不朽之作,也成为卡帕的传世之作。摄于1936年9月5日,西班牙塞罗墨里安诺前线。战士费德里柯.波莱尔跃出战壕冲锋的瞬间被击中头部。

1938年7月-9月高温与日本战机的轰炸,使汉口如同炼狱一般,一名妇女守在已经成为废墟的家门前

诺曼底登陆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登陆,代号“霸王”。图为诺曼底.奥马哈海滩盟军建立的滩头阵地。

盟军第116步兵师K连的爱德华.雷根,卡帕给他拍的这张照片成为不朽的历史见证。当时这名战士18岁,登陆时,周围到处是血乎乎的海水和战友的尸体。他母亲从《生活》杂志中剪下他的照片,一脸泪水。他是少数幸存者之一。

1945年3月23日,法国为了便于己方其他部队的辨认,17空降师的伞兵把头发剪成莫希干人的样子

卡帕给女朋友好莱坞巨星英格丽.鲍曼《恶名昭著》拍摄的剧照


http://book.sina.com.cn/nzt/1070246728_cap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kulico 发表于 2004-6-7 17:39:19 | 显示全部楼层
罗伯.卡帕最早是在唐师曾的传记中认识到的。“如果你拍得不够好,就是你靠的不够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barrett 发表于 2004-6-12 14:5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沃纳·比肖夫推崇罗伯特·卡帕

沃纳·比肖夫 WERNER BISHOF (1915-1954)来源:十一月之雨

以相机追求和平的人

沃纳·比肖夫是一位国际上知名的瑞士摄影家,1916年生于苏黎世,1954年在秘鲁死于一次意外事故.

      苏黎世艺术学校1932年创办摄影班,沃纳·比肖夫是它的第一批学员之一,自始,在他短短的二十几年摄影生涯中,比肖夫曾先后服务于一些世界著名杂志(如美国《生活》、法国《巴黎竞赛画报》等)和玛格南图片社,足迹遍布几大洲,尤其是他在印度、朝鲜,日本等亚洲国家拍的照片使人过目难忘.

      沃纳·比肖夫十分推崇罗伯特·卡帕,视他为自己的楷模.比肖夫的作品追求真实与美.曾有人评价他的照片不仅维护了人类的尊严,体现出人道主义的信仰,还具有不受时间制约的艺术欣赏价值.他的作品在现代摄影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比肖夫死于秘鲁的消息传到日本,是在1954年一个阴雨绵绵的梅雨季节.5月25曰,他在前往秘鲁森林进行创作时,因车祸与同军人一起翻下500米深的山谷.

      同一天,在印度支那,卡帕不幸触雷身亡,真是奇异的巧合.在一天里,马格那姆丧失了两位巨匠,命运开了一个极大的玩笑.就这样,1954年,世界上消失了两位重要的新闻摄影家.

      比肖夫终年仅39岁,是位前途远大的青年摄影家.他的墓安置在卡亚俄港附近.

但是,这次秘鲁之行,比肖夫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杰出的作品.例如,他用85毫米长焦距镜头拍摄的《吹笛少年》.身穿粗布衣,肩背大口袋的秘鲁少年,在山道间边吹笛,边行走.虽然画面简单,却充满了抒情韵味,使人感到比肖夫的温暖的胸怀.

      这幅作品已成为遗作,现在看到它,似乎那少年吹奏的笛声,正在为比肖夫的死表示深切的哀悼.

纯粹的瑞士摄影家  

战后的瑞士,是世界摄影浪潮的中心.因获古根海姆奖而名声大振的罗伯特·弗朗克就是瑞士人,生在美国,长在瑞士,以强烈表现立足于世界影坛的W.克莱茵是弗胡克的朋友,他也是一位很突出的新闻摄影家.然而,在这些摄影家中,最引起评论界注意的,应属比肖夫.他于1915年生于苏黎世,父亲是个普通的职员.

      比肖夫从少年时起就非常喜爱绘画,对其它科目不感兴趣.这样,父亲只好让他退出原学校进入苏黎世美术学院摄影专业学习.这是1933年的事情.

      在学习中,他直接受到著名摄影教育家亨斯·菲斯兰的教导,使他学到了成为一名摄影家所必备的基本技巧.同时,比肖夫开始对印刷美术设计产生兴趣,这与他从小喜欢绘画的志向有一定关比肖夫爱好印刷美术设计是在他毕业时从事照相馆工作而引发的.他在照相馆里以商业摄影为目标,工作了十年,之后,他的名气越来越大.

      这一时期,他的照片主要强调造型部分,他的新闻照片也非常重视造型处理,使其别具一格.可以说,这段时间的锻炼,为他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比肖夫直到离开人世,总是坚信自己不仅是新闻摄影家,也是艺术家的信念.虽然许多人认为"新闻照片不是艺术",但是,这种观点是对艺术观念的一种偏见.长期以来,人们对摄影产生过种种误解.其实,艺术观念在变化,人们的认识也应该不断变化.因此,站在新的艺术立场去追求新闻摄影的变化,追求新闻摄影的新的艺术性,是比肖夫终生的目标.他常常以一个艺术家的规范要求自己,决不妥协.一次,曾有人向他索取朝鲜战争中公蚕党俘虏的照片,他说"艺术不能出卖".他视战争为罪恶,他是站在人道主义立场上来拍摄照片的艺术家.
   
从《DO》到马格那姆  

《DO》是世界一流的美术杂志,现在仍在发行.克莱茵曾在那里工作过.

      在《DO》的工作,决定了他后半生命运的到来.瑞士虽然在大战中属于少数保持中立的国家之一,但是,《DO》与瑞士红十字会合作,为记录战争的灾难而起用了比肖夫.

      红十字会希望的只是记录战争,但比肖夫不愿只拍战争,而是把相机对准了在战争中挣扎着的民众的命运.他常常是站在受害民族的立场上,直到战后,他依然如比.妇女、儿童不断出现在他的作品中.

      他以欧洲战场为主,拍摄战争中民众的生活.这种题材对于他是有生以来的第一次.在此之前,他一直是以唯美主义手法去拍摄大自然景物的,过去他说过:"我之所以只拍摄这些景场,是因为我自己能够捕捉到自身意识的存在".然而,战争却把他的视线从唯美主义世界转移到了现实社会.如现在,他不得不面对现实,他一面感受着民众生活的苦难,一面被民众的喜怒哀乐所震动.为此,他在《DO》中大声疾呼.
也决定了他今后的道路,之后,他又把足迹留在了共产主义国家,拍摄《铁幕背后》,在《生活》杂志上发表,因此而闻名.

      从 1946年到1949年,他的生活是在东奔西跑中度过的.1949年在瑞士结婚,并加入了马格那姆,成为瑞士方面负责人.

      1951年,马格那姆计划为比肖夫搞一次日本摄影旅.比肖夫先取道印度,在那里拍摄潦倒的贫民,留下了许多不朽的作品.然后,经香港到日本.
他在日本逗留了八个月,为(生活)杂志拍摄朝鲜战争,并与日本摄
影界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他对日本的风土人情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拍摄了大量的照片.1954年,他将这些照片题名为(日本),并编辑成画册出版.这是最早由外国摄影家拍摄介绍日本的摄影集.书中充满了好奇和惊喜,却没有偏见.从这些照片可以看出,比肖夫在评价客观时象对保持了客观、温和的态度,他是一位优秀的新闻摄影家.

      1953年,比肖夫前往美国,1954年又从墨西哥到达巴拿马.他那一次是去拍摄南美人民生活的."但是,命运的利剑却在悄悄地向他刺来.当他从巴拿马到智利,最终踏上税鲁的国土时,虽然获取了无数个杰出的镜头,但是,付出的代价却是自己的生命.
   
作品·人性  
比肖夫死后三年的1957年,他的遗作展在苏黎世开幕,感动了许多人.从1953年到1957年,他的影展《极乐》曾在欧洲各地巡回展出.

      比肖夫的风格简而言之就是:贯穿始终的人性、和细致、缜密的造型,始终保持冷静的画面.

      他的早期作品中,唯美主义风格浓厚,抒情诗一般的美感洋溢在画面中.同时,他又十分注意准确的造型处理,避免画面中易犯的毛病.他从事的印刷美术设计,为他的画面构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不是一位描写战争现场的战争摄影家,这是他与卡帕的不同之处.卡帕是反法西斯主义的,比肖夫则更像一位宗教式和平主义者.与其说他面对战争,不如说他从不过问战胜国或战败国,而是把相机对准战争中的受害者.如上所述,他的作品并非大声疾呼的抗议,而是向读者提出静观变化的要求,这就是他在新闻摄影中的独到之处.

      据比肖夫的友人回忆,他终生热爱美术,他喜欢西班牙画家、立志学习毕加索的艺术风格.他是个爽快人,但不是一位开朗的社交家,闲暇时光,他总是面对画布度过的.现在,回过头来,仔细回味,似乎他的《吹笛少年》中充满着一种寂寞的情绪.或许在遇到这位少年时,他无意中预感到自己的命运.无论怎样,画面中弥漫着和平的沉寂,它使我们为之倾心.

eg:第10章,光阴的故事.<黑镜头>


这是一个极其质朴的情景:一个男孩吹着笛子行走在通往库斯科的山路上.比肖夫曾是一名国际新闻记者,他拍摄了许多有价值的儿童照片作为美好未来的象征.同时他又是一位幻想家,他希望能看到一个没有城市的世界,而且他相信借助摄象机可以实现这一点.尽管比肖夫报道了大量有关朝鲜和印度支那战争的消息,家庭和社会仍是他理想的题材.因为他们能保持持续性,这比极权主义者所鼓吹的全盘革新要好得多.比肖夫的许多作品都是音乐家,舞蹈家和其他具有传统意识群体的文化生活.
安第斯山的孩子.库斯克(1954年摄于秘鲁)



BISCHOF, Werner
The Mimi Scheiblauer school for deaf/mute children, Switzerland, 1944
Vintage gelatin silver print
5 x 5 inches
PAR77584



BISCHOF, Werner
Rickshaw man, Hong-Kong, 1952
Gelatin silver contemporary print
Available in various sizes
PAR854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ejinlei 发表于 2004-6-23 11: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崇拜他,他是我的偶像。唐师曾也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kulico 发表于 2004-6-23 14:50:21 | 显示全部楼层
ejinlei  在 6-23-2004 11:07 发表:

我也崇拜他,他是我的偶像。唐师曾也是。


唐师曾也是我的偶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直直 发表于 2004-6-23 16:51:42 | 显示全部楼层
躺尸曾的新闻能力的确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豁達乱拜]❤

GMT+8, 2024-11-22 08:1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