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他人无能推定,我们已经对其普遍的生效性有所了解.但对某些人来说,当他已了解这种意识对自己判断的影响,又在自己的判断的基准上用一个差值判衡实际得出的结论,他就能继续做一个对他人行为模式准确度量的人么?
从表面上,我们倾向于对事物判断准确性高的人能够最大程度的克服他人无能推定对其判断的影响,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相反的例子,往往是某些被公认对事物的准确判断能力强的人,极度怀疑他人的能力,并听不得任何他人的意见.我尝试对这类人进行分析.
事例:我公司某传奇人物,完全没有任何背景而在29岁时升任我司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三级经理,俊男曹XX,受过良好的教育,被公认的能力极强. 做人非常强势, 有意见与己异者他从来都是用说服,强迫说服,强迫服从的三步曲对待, 他的态度是非常明显的:我的意见绝对正确并神圣不可侵.
问:显然不会有什么绝对正确,就如同不存在绝对错误. 那么曹俊男的这套思维方式是如何形成的? 前提,显然作为一个三级经理,在经理人员级别的培训课程上,他已经对他人无能推定理论并对这理论对自我判定的影响有了解.
分析:我们就从他对事物的判定能力强这一点入手来分析.
1,假设事物A,其真值为A,曹俊男对A的判定无限接近真值A
2,他人对事物A的判定为A',A'与A的差值为|A'|,即A'+|A'|=A
3,曹俊男考虑到他人无能判断的影响,对自己的判断做了一个修订值|A|,以期望A+|A|的值最接近事物A的真值
4,结果是A+|A|显然的比他最初的判断要远离真值A,与此同时,他比较|A|与|A'|,发现前者小于后者
5,那么他在下次做判断B时,会降低|B|的值,当他发现本次的判断更接近B的真值时,他就会在再下次时再次降低|C|的值.
6,如此循环,直至|X|趋向于0
这时,他人无能判定对曹俊男的判断的影响回到了0值.他人无能推定对曹俊男的影响则到了最大值.这时的情形,与他是否了解这个理论对自身判定的影响已经无关.
于是,殊途同归,这就是理论的普遍意义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