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转) 鲍可庾:糕团里的江南

[复制链接]
出库单 发表于 2003-2-3 17: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 鲍可庾:糕团里的江南

湿润的季风雨从东边海上来,一落江南就是七千年。风风雨雨,化为江南晶莹璀璨的稻米,和说不尽的江南稻作文化。这米,胚芽于七千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圆熟为魏晋之后兴盛起来的江南每张小小餐桌上的主食。连水,也以米为魂,化为甜蜜醇厚的江南米酒,“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那酒一样的长江水”。江南和江南的米,在嘴边为饭,肠中为酒,在心里,则是无尽的乡愁;所以才有台湾诗人余光中《乡愁四韵》那么深挚的表达。
   然而,把江南的滋味包裹得如此美丽和粘密的,不是米饭,不是米酒,也不是乡愁,而是江南的糕团。
   大概念上的江南,包括了江、浙、沪,但浓缩的精华部分,还是环绕太湖的杭(州)、嘉(兴)、湖(州)。“苏湖熟,天下足”。天下之足,根本原因是因为浩淼的太湖能“包孕吴越”。一个“包孕”,是不正是江南糕团的奇妙象征?一般北方人从汤团里得来经验和想象,以为糕团仅甜一味。实际上,无论甜、咸;干、鲜;豆沙、蔬菜与肉类,顺着岁时节令、风雨气候,万般江南生活滋味都包藏入内。
   江南之米,家常饭作多是粳米,也便宜;制作糕团则多用带着粘性、口感更佳更贵的的糯米,或者搀少部分粳米。据说,一般糕团是七成糯米粉、三成粳米粉;青团是八成糯米粉,二成粳米粉;糖年糕则纯用糯米粉,使糕团各具不同口感和特色。细细追究下来,就可以看出,粳米日日食用,带着点理性,而糯米天然地粘甜,颇有情感色彩。一般女孩子不都是喜欢软软的粘粘的糯米的食品么?搀杂着感性和理性,带着不同形状和色彩,有着不同滋味和感觉的糕团,就因此成为千年江南人生活中感情的寄托,丰满而意味无穷的象征,节日和喜庆礼仪中的美食。
  
   糕团,要将米粉细磨细筛,一块糕要经过蒸粉、揉匀、出条、整形、冷却等手工工序,成品细韧糯软、香甜肥润。同样,揉搓这江南糕团成形的,还有信仰、风俗、时令、人,店和地域。
   堪为江南糕团经典的,是青团。青团为江浙沪一带的清明节令食品,是时,正是江南草长莺飞时节。其起源,与古老的宗教性岁时节俗“寒食”有关。寒食据说是纪念春秋时期的义士而设立的。晋公子重耳在流浪生涯中为介子推所忠诚照顾,即位后想回报,然而子推却不求回报,以义拒之,携老母亲逃入深山。不成想重耳却干了件傻事,让人放火烧山,逼介子推出山,结果耿直的介子推竟然活活烧死在山中树下。
   悔恨万分的重耳因此下令在介子推死日,也就是与冬至相距的第105日为寒食,禁止炊火。而到周朝时候,寒食已经成为正式的国家法令,据《周礼》记载,当时有“仲春以木铎循火禁于国中”的法规,于是百姓熄炊,“寒食三日”。也就是清明前一、二日。
   这个本为禁忌的日子,不意中竟然造就了一类美味的食品。《琐碎录》记载:“蜀入遇寒食日,采阳桐叶,细冬青染饭,色青而有光。”明代郎瑛的《七修类槁》也说:“古人寒食采杨桐叶,染饭青色以祭,资阳气也,今变而为青白团子,乃此义也”。清代《清嘉录》对青团有更明确的解释:“市上卖青团熟藕,为祀先之品,皆可冷食”。 到这里,寒食就从最初的祭奠介子推而成为民族共同的祭奠祖先的节日,所以清末的《吴门竹枝词》也有诗:“相传百五禁烟厨,红藕青团各祭先”。
   然而,江南毕竟有自己在中华民族大概念下的的相对独立传统。就如端午吃粽,普遍以为来源于对屈原的祭奠。但是,苏州著名的虎丘山下的虎丘镇,吃端午粽却是为了祭奠三吴名人伍子胥的。江南糕团,还需要江南气候,风土;江南人的生活情趣和智慧来酿造,当然也更需要江南水气淋漓,所独有的材质和原料。
   藕是糖藕,藕加红糖,红枣,莲子煮熟后色红,而青团色青,做青团最关键的是用浆麦草汁点浆配方。有的青团,是用用青菜汁或者南瓜叶汁来为青团染色。但是,最正宗的是用浆麦草(又名野小麦),这种浆麦草野生在江南水乡的河岸、沟渠、田埂边,味浓,做出的青团特别清香,回味起来香中带甜。浸泡一段时间后,捞出捣烂,拧出青汁,用晾干的水磨纯糯粉拌匀、揉和,点浆配方适当,做出的青团才能碧绿青纯,存放几天不破不裂,不会变硬,也不会褪色。
   青团的馅心有百果馅,将大红枣去核切细,掺以白糖胡桃肉;有豆沙馅,将纯赤豆浸泡去皮,再煮烂成糊,加上糖渍桂花拌和。做好以后,用新芦叶垫底,上笼蒸熟即可。 刚出笼的青团葱绿如碧玉,油亮似翡翠,清香扑鼻,吃起来甜而不腻。
   江南农家大多自制青团,出名的有江苏昆山正仪古镇的青团,已有1 0 0 多年历史,据说其中最为有名的是文魁斋糕团店。
  
   江南人其实是用糕团来细细品味着农业时代的悠长岁月的,从一年复始的春节到来年年末,很多时令和节日可以用糕团来标志和记载。著名的糕团名店苏州黄天源就开发了全年度的糕团,如正月(春节)的汤圆,二月初二的撑腰糕,三月清明的青团,四月十四神仙糕,五月初五端午粽,六月十四谢灶团,七月豇豆糕,八月糍团,九月初九重阳糕,十月南瓜团,十一月萝卜团,十二月糖年糕等,此外,在历史上还曾经有为各类人生庆典所开发的糕团。如姑娘出嫁时的“蜜糕铺床团”、小孩满月时的剃光头团、造屋架梁用的抛馒头、上梁糕等等。
   江南丰饶的物产,为糕团制作也提供了不竭的原料。由于原料的不同而产生了许多特别的品种。如赤豆糕、黃松糕,也有八仙过海、双龙戏珠等花色糕团。上海等地则有双酿团。其实也是糯米团,只是有内外两层皮。最里面包的是豆沙,两层皮之间是掺了糖的芝麻屑。与青团不同的是皮白而薄,几乎透明,馅心隐约可见。有种定胜糕是米粉糕,形如腰鼓或者如两个倒扣的盆子,一糕两色,一半粉红,一半白,中间有一点点豆沙馅。这种美丽,这种色彩搭配,让人忍不住想起苏州著名的双色桃花,不也是一花双色,红白并放么?
  
   蔓延在全年的每个时令,和深厚在骨子里的喜爱,于是支撑起江南许多专业制作糕团的店铺出现。
    苏州玄妙观隔壁的黄天源,是家响当当的糕团食品店,自创建于清道光元年(1821年)时已经伴随着苏州人几乎200多年历史。业主黄启庭,号天源,以摆粽子摊起家,逐步发展,以后在都亭桥堍开了家糕团铺,起名黄天源,经营的五色汤圆、咸猪油糕、黄松糕等深受人们欢迎。黄启庭父子去世后,店铺数易其主,并迁址著名的商业集中地观前街。
   黄天源糕团所以受人青睐,关键在于其制作讲究配方、用料和工艺。不仅手工工序复杂,成品细韧糯软、香甜肥润;而且在糕团的色泽处理上,他们不用添加剂,而全部采用天然色素,从小麦叶、红米、圆圈啡、南瓜、赤豆中分别提析出绿、红、黑、黄、紫色等。其著名的品种有苏式油麻团、八宝饭、桂花糖糕和花色糕。与苏州另一著名的专以苏式糖果为主的食品老店采芝斋一起,成为苏州传统食品的双壁。
   而现在以连锁方式出名的五芳斋的糕团点心独具特色。原产地在湖州,但聪明的湖州人注意到了上海这个大城市所包含的巨大市场容量,于是重心实际放在了上海。五芳斋用料讲究而适中。制作糕团的米粉,选用苏州、无锡、常州等地出产的色白、韧性强的粳米和糯米。松子肉、瓜子肉、芝麻等辅料,都是精选上等的,桂花用的是香味浓郁的陈桂花。这种原料的讲究使五芳斋成为传统江南糕团在现代的巧妙回响。
   如果说苏州湖州的老店是以传统取胜,靠时间积累经验,而沪上的一批著名糕团店则更在商业角度更有技巧和境界。其中之一,就是强化个别的单品,制造品牌认知中的个性联想。一个爱吃糕团的上海人总能随口说出诸如有沧浪亭的拉糕、松糕,沈大成的豆沙条头糕,鼎新园的蝴蝶糕、如意糕、糍毛团,乔家栅的糖年糕、八宝饭,绿波廊的鸽蛋圆子、花色拉糕等。
   很多人在通常意义上只知道上海菜肴以甜出名,但并不知道上海人的甜是学无锡,糯是学苏州。因此,江南糕团的重心和中心,就必然是苏湖两地。至于以苏湖为中心往两边的泛化,北到扬州,南到嘉兴,那就不胜枚举了。
   或许糕团还有一个中心,那就是杭州。在历史上,著名的大吉祥糕团店,是杭州老字号企业,与著名的胡庆余堂药店、奎元馆面店、张小泉剪刀店等百年老店齐名,所生产的水磨年糕、鲜肉粽子,曾多次获奖,杭式糕团享誉江南。
   然而,无论苏式也好,杭式也好,糕团都是江南水乡的精神所化,江南米的精魂所在,江南人生活方式的象征。唐代杜恂鹤说“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其实这个时候,所卖者也少不了江南的糕团吧?
  轻轻一尝,江南水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豁達乱拜]❤

GMT+8, 2024-12-23 05:3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