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aria Napoleon "Think of Rain"</b>
西班牙cutie天堂Siesta的东西老实说比Sarah的出品要“低龄”得多,不只是“清泉”而更是“涓涓细流”。
这位Maria Napoleon是何方神圣……我亦不清楚,资料奇缺,总之看名字不像西班牙人就是了。
在她出无比梦幻的“涓涓细流”的处女大碟"Dreams & Reveries"之前,已经在两张Siesta合集里露面。
其中一张"Simultaneous Ice Cream"里我们找到这首英文作品"Think of Rain",一直未曾细究出处,
及至看到老甜甜Claudine Longet的"Look of Love"里也有同样的一首曲子,才猛然联想起来。
比起Claudine的法国小猫咪般的简朴原唱,我更喜欢这首翻唱里的配器编排;
清丽晶莹(拜托谁给我发明些新的形容词来用!)的acoutic吉他如满天繁星落在少女的发顶上,
是初夏夜深人静时的温柔小雪。
<img src="http://www.siesta.es/media/discos/90.jpg">
<b>Red Sleeping Beauty "Summer Tells Stories"</b>
说来好笑,虽知这“红睡美人”是瑞典cutie巨擘Acid House Kings的旁支,却还老问人家有何区别。
感觉Red Sleeping Beauty虽是Sarah式童真indiepop一贯作风,他们作品却有一种无法言喻的直率。
在这个全世界cutie-pop听起来都差不离一个模版的年头,到底这些队是靠什么立于人前呢?
难道,是旋律性?——我只知道亲和力强的旋律往往是打榜能手。
我手头上收了Red Sleeping Beauty所有EP和专集,每次却都是只听这首异常清明的very first song。
就是说,是第一张EP的第一首歌,发于1993年,仔细想想,恰是Sarah厂正红时。
当时能这么“赶上潮流”,这瑞典的红睡美人也蛮independent,不用靠王子的一吻就自行起床罗。
<img src="attachments/RedSleepingBeauty.PopSounds.front.gif">
<b>Freezepop "Tenisu No Boifurendo"</b>
Freezepop是个蛮有意思的波士顿二男一女三人组,
他们唯一乐器就是一把Yamaha QY-70电子琴(还是要放电池的那种!)。
有乐评道“既然如此,又怎能强求他们做出XXXX的音乐来”,我觉得欠妥。
音乐的华或朴,跟乐器是无关的,完全是创意的问题。
从这张"Freezepop Forever"的封面可以看出这张专集的实质,
无非是又一把老少咸宜的大白兔奶糖,大人小孩都吃吃,都乐哈哈。
这首“网球(的)男友”很有意思,除开音乐有些刻意地模仿日本风味外,
歌词更可爱,完全像直接copy自某本日语教材里的木板句子,傻得天真。
听听女主音Liz Enthusiasm(这姓真奇怪)用美语腔调犹豫地去念这些句子,实在就是一大卖点。
<img src="http://www.freezepop.net/news/images/forever.jpg">
<b>Strawberry Story "Pushbutton Head"</b>
来自英国的“草莓古儿”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一批indiepop(当时还不叫这东西)先头羊之一,
那个年头的cute哥cute姐们可不像十年后这些新生代这么“人家今年刚十六岁哦”,
能试海鲜的就绝不碰田螺。于是他们往往带着一些punk-pop的特征,
包括草莓古儿这种极迅猛的节拍和毫不含糊的吉他噪音,完全是另一队Shop Assistants的加速版。
但毕竟是“清新流行”,草莓古儿的迷人之处就是活蹦乱跳之后的友善和温暖。
有时觉得他们跟Lush有着气质上的相通之处,除开Lush天生的大气和华美外。
这首"Pushbutton Head"可以很好的为他们跟九十年代后期的新生代cutie们划开界限,
那种洋洋得意的表情,就像一手抢过主持人的话筒,大声宣布道“来认师姐吧!”
(封面欠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