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陶瑞:北极猴子,你说我是什么我就不是什么

[复制链接]
MECA 发表于 2006-2-7 19: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ent.sina.com.cn/r/m/2006-02-05/1104976621.html

Chav-因厌倦而滋生

你喜欢在棒球帽上扎头巾吗?你喜欢把旧车改造成很玄的金属器械吗?你是否养了一只凶猛的狗?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你可能算得上Chav一族。

根据维基百科的解释,Chav是一个带有贬义色彩的俚语,现在在英国广为使用。这个词用来指那些被认为没有受过太多教育、没有文化并且/或者有暴力倾向的下层青年或中青年典型。

典型的Chav身穿名牌运动服,喜欢将汽车改装得不成样子,对于非Chav的世界漠不关心。而且Chav似乎无处不在。他们代表的时尚在每个城镇流动,流行音乐排行榜上满是Chav风格的歌手和乐队的音乐。甚至各路明星也因为Chav气质遭到嘲弄-包括贝克汉姆和小甜甜布兰妮。

牛津字典2004年的年度单词是……是的,你猜对了,正是Chav。

然而,除了玩笑和乐趣之外,Chav现象也有其丑恶的一面。现在,许多人把Chav和一些社会问题联系起来,诸如酗酒、暴力和青少年早孕等问题。此外,许多人认为这只是一种新形式的歧视,与许多社会群体不同,这些人有共同的名字-Chav,尽管这是旁人硬加给他们的。

“北极猴子”(Arctic Monkeys)的音乐恰恰就是上面提到的Chav风格的音乐,一种年轻人的音乐,一种在无聊生活中憋久了以后可以尽情宣泄的音乐。

“北极猴子”的市场蹦极:有预谋、有组织和有计划

2006年1月23日,仅1天的功夫,“北极猴子”的首张专辑《你说我是什么,我就不是什么》(Whatever People Say I Am, That's What I'm Not)在英伦本土就售出了118,501张拷贝,把同在排行榜前20位的其他团体/艺人抛得远远的。这个令人侧目的销量数字不仅是意味着“北极猴子”将会成为自“绿洲”(Oasis)以来最火爆的新兴团体,更为重要的内涵则是:仅仅6个月中,“北极猴子”以一种超常规的速度赢取了公众听力的广泛关注,并将自己从一支默默无闻的独立乐团快速推向英伦流行榜单的冠军宝座。

一个良性运作的音乐工业意味着处于其中的年轻人可以很快地发现新的音乐以替代他们耳边已有的,当然,这只是一种奢望。或许你会认为“北极猴子”让英伦的年轻人找到了新音乐之上的释放点,那这里会给你一个反面的论调,“北极猴子”的音乐从根本上讲无非还是统治英伦乐坛多年的吉他摇滚音乐,这股风潮不是由“绿洲”源起,就是“敲击”乐队(The Strokes)的浮出水面,同样一种音乐风潮,换了一茬又一茬的乐队团体,不断上演着“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的老套故事。这次的“北极猴子”也不例外,他们也就是把以前市场上好卖的东西捆捆扎扎,翻新一个包装,再在行销人员的鼓噪下,向着毫无悬念的大热门挺进;不过,这次窜红的速度确实超过英伦前辈(不愧为“北极猴子”),这是一个亮点,不过这也是一个针对目标市场、主流英伦媒体和电台的为期6个月的行销表演,所以,“北极猴子”的窜红是一次有预谋、有组织和有计划的已然成功的故事。如果说当年的“绿洲”和“敲击”团体的浮出是给当时了无生气的乐坛带来新鲜的空气、为长久以来没有激情的主流乐界奉献一众理所应当成为英雄的艺人/团体的话,那么今天的“北极猴子”则缺乏意义,唯一值得指出的是在一群操持着吉他的“猴群”中,这是一只来自北极的猴子,仅此而已。

“北极猴子”的行为艺术:年轻人的肢体+成年人的大脑

其实“北极猴子”并非一无是处,他们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歌词和其背后的故事使得他们多少显得与众不同。很多支持乐队的歌迷都将他们的歌词与一些前辈乐队相比,如the Specials、Smiths、Pulp以及the Streets等,这个对比,我更愿意将其看作是热情乐迷的一厢情愿。与这些老乐队歌词中表达的日常生活或不满情绪的直白内容不同,“北极猴子”的关注对象更多的则是地处偏远乡村的小城生活,所刻画的也是那里的年轻人,表达的是另外一种激情,一种基督徒对足球的狂热要超越其宗教信仰的激情,所以,他们可算作一支地道的英国本土硬核朋克乐团。

在所有对“北极猴子”的欢呼声中,乐队主唱Alex Turner的嗓音无疑是热捧的焦点所在,从歌中,我们非常明显地感觉到Alex Turner具有坚韧气质的演唱-锐利而颇具洞察力,演唱的力度着落在每一处细节之上,其成就的热度完全适合于周末狂欢之夜,如单曲《Red Lights Indicate Doors Are Secure》、《Mardy Bum》以及《Riot Van》;同时,取自极端现实主义戏剧的专辑名称-《你说我是什么,我就不是什么》则体现了“北极猴子”一种兼具较真和玩世不恭的音乐心态;除了专辑的名称之外,一些围绕女人的主题探索(单曲《Dancing Shoes》和《Still Take You Home》)和对于成名之后的现实压力(如单曲《Perhaps Vampires Is a Bit Strong But...》)也凸显了“北极猴子”音乐内容的价值内涵。

专辑中所有的单曲听起来就是一个大杂烩,《Fake Tales of San Francisco》透露出乐队机智诙谐的一面,似乎要道出如许的成长故事出来,而当你听到《From the Ritz to the Rubble》中的抽噎时,你又可能因厌烦而弃乐队于一旁。“北极猴子”的几支上榜带星的作品,其实没有一支听起来让人觉得是No.1,不过,让我们摆脱这些非音乐因素的干扰,从最源初的音乐情感出发:《I Bet You Look Good on the Dancefloor》对我来说是时不时都会给我感动的歌曲;弱拍节奏的《When the Sun Goes Down》是专辑中唯一在音乐和歌词上同时具有三维空间质感的作品;等等。而对于专辑最后一支单曲《A Certain Romance》则给出了“北极猴子”在韧性的屈服和渴望之间的徘徊,这种游离素描了一幅“厌倦滋生暴力”的现实图景,而于乐队身处的现实环境缺陷(身处Chav文化的包围之中),虽意识到却无力反应,只能于边缘之处起建另一种喧嚣。北极猴子的这张专辑巧妙地融合了年轻人所具有的躁动和成年人所持有的内省,兼具经验构想之上的游离判断和对于周遭环境的恐惧。

“北极猴子”的最高赞赏:满分评价

对于“北极猴子”的这张专辑,英国著名的音乐媒体《NME》给了满分10分的评价,那个编辑很有意思,在他的观点中,对英国Chav一族给予了足够的关注,在英国,这些Chav一族目前绝大多数整天都干着极其无聊的事情,这些人憎恶他们的日常工作,而“北极猴子”的音乐恰恰应合了这个群体的情感宣泄的需要,也因此,这个初看上去并无多大新音乐意义的“北极猴子”,实际有着英国本土上的重要社会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睡谷 发表于 2006-3-10 21:46:48 | 显示全部楼层
牛津字典2004年的年度单词

真会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rags 发表于 2006-3-11 02:5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哈,不错的评论.

“北极猴子”的窜红是一次有预谋、有组织和有计划的已然成功的故事。

19岁,一炮而红,相当的年轻.

我很闲,他们的没出名前的DEMO,现场录音,以及正式发行的首张转辑我都下了,也都听了; MV,演出现场,电视SHOW,采访,录音等这些视频也看了, 个人感觉跟上面的这篇评论差不多,要不我怎么会赞美这篇评论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春暖花开 发表于 2006-3-11 06:01: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好听是他们最大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dragcity 发表于 2006-3-13 14:53: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会吧,我打赌你在舞池里一定很正,很好听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皓矾 发表于 2006-3-18 21:30:21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不好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豁達乱拜]❤

GMT+8, 2025-1-23 05:0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