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笑星李伯清的“名分”追求
四川无本化散打评书领军人物李伯清的名字如今在四川人的耳朵里是如雷贯耳了。据说早在九十年代中期,李伯清在四川的知名度已经到了“随便去一间收费公厕,人家发现我是李伯清,都不收我钱”的地步。可是在当时,四川每年组织一次的“文化列车三下乡”慰问演出活动,那是省曲艺团、省川剧院等文艺院团“艺术骨干”的死任务,正规团体的公益活动,李伯清几次申请加入文化列车都被拒绝,理由是“格调不高”。于是,李伯清的前经纪人马骥给李伯清制定了规划:“上面说你是低级趣味,你就要用文化的氛围去站住脚,用职称来确定自己的地位,要上中央电视台放,这样全国都站得住脚了。”
由此,李伯清认识到“名分”的重要性。于是开始了名分的追求——上央视。李伯清在成都刚火,央视的《曲苑杂谈》节目就邀请他上京演出。他欣然进京,但试了一次就再也没去了———上央视可以用方言讲小段子,要讲长篇,必须使用普通话,他感觉“就像让红线女用普通话唱粤剧”一样别扭。央视的春节联欢晚会捧红过几个地方方言,赵本山的东北普通话、巩汉林的广东普通话、赵丽蓉的唐山普通话和郭达的陕西普通话。很多研究四川方言的人认为,四川话上不了大台面,这与全国流行的那些四川话词汇普遍格调不高有关。而李伯清则认为,四川方言没有在全国舞台上成为主流,缺的就是推广。
2000年,重庆群众艺术馆终于答应给李伯清一个名分———能在正规国有单位有高级职称、每月领到固定工资。这时他已经50岁了,二话没说抛开年迈的母亲出走重庆。李伯清现在又回到成都居住,但他从没后悔重庆之行,没去之前,他名片上的头衔有巴蜀十大笑星、成都市曲艺家协会会员、巴蜀喜剧艺术家协会副会长;现在又加上了国家二级演员、重庆市群众艺术馆曲艺干部、艺术馆副馆长、重庆市第二届政协委员。事有凑巧,就在李伯清有了“名分”之后一年,他的评书节目《散打花龙功》用四川话在央视三套《艺苑书场》连续播出了半个月,而他偶尔也会作为“四川民俗文化的代表人物”接受《纪事》等央视栏目的采访。他觉得如果自己还只是一个文艺个体户的话,这些想都不要想。
如今李伯清率领近40名弟子在散打评书领域呼风唤雨,总想着让四川散打评书走向全国,但又坚决反对用变味的“川普”来达到这个目的。他一直坚持维护四川方言的本土化,在公开场合,尽量不用川普和椒盐普通话(川普是带有四川口音的普通话,“椒盐普通话”则是对用普通话语音语调读四川方言专用词汇的调侃)。“你是天上的丁丁猫(蜻蜓),我是地下的推屎爬儿(屎壳郎),你在天上打旋旋儿(飞),我在地下撵趟趟儿(追)。”这是廖健完全用椒盐普通话来制作的音乐散打专辑《时事播报乱劈财》里的歌词。“这是对四川话极不尊重的说法,好像非得说哗众取宠的川普才有听四川话的节目。”李伯清对徒弟这种大力推行“椒盐”的做法极为不满。他认为,用好听的话形容川普是滑稽、好笑,说得不好听就是给别人看洋相。“如果拿十万八万让我用川普表演一场,可以,但必须讲清楚是为钱,如果打着推动本土文化、弘扬艺术的招牌,多少钱都不演。”
率性有趣的李伯清通过了“名分”之关而不忘与其他几位四川笑星联合声明拒演粗话、土话云集的脏乱差方言剧,说明他不仅是一位成功的艺人,也是一个有良知的人。四川散打评书和四川方言艺术还会产生什么奇迹?我们期待着.
李老师无敌.
1亿多四川人都是他的粉丝谢谢
我是听他长大的,呵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