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供文--当飞向太空还是你能想到最Cool的事/小记SPACE ROCK运动

[复制链接]
Dionysos 发表于 2007-4-21 12:3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时候最爱看各色科幻题材的小说(卫斯理),电影(星球大战),电视剧(星舰迷航),漫画(外星圣战)和动画片(太空堡垒);《飞碟探索》和《奥秘》更是每期必买的领航宝典----饱受熏陶之下,莫名的抱有一个信念:无论如何,2000年都是咱普罗大众步入太空时代的最后期限了----这太空时代是大都会里随处可见飞船呼啸而过之盛世,而不是神舟6号上天后的举国欢腾。时至今日,已是2006年冬,网吧外头,北京的夜,街上跑的车从“上海”变成了“奥迪”,可这又如何呢?别说外层空间探险、星际殖民是痴人说梦,就连上个月球玩玩的小心愿都难以指望……我的太空时代,它被谁偷了呢?我把这一切归咎于苏联的垮台和个人电脑、互联网路的昌盛,前者撤了空间竞争的火儿,后者让人们不再为自己此生不能置身于太空而感到遗憾。前段时间看Gregg Araki的新片《神秘皮肤》,一眼就看上了里头那80年代飞碟迷小Brian,他一直怀疑自己曾经被外星人劫持过。有机会的话我会领着活到21世纪的Brian,被失望淹没了的Brian,无法被新科技带来的新幻想满足的Brian听听伴着上一次太空时代之晨曦奏响的Space Rock,至少咱还能在音乐里摆脱地心引力。

    68年库布里克拍出一部科幻电影史上的不可逾越之作《太空漫游2001》,69年David Bowie写下一首灵感得自这部电影的Space Oddity,乘着美国人69年登上月球的声威,该曲成为Bowie第一首大热作,也是摇滚史上太空题材的首本名曲。Major Tom这位Bowie笔下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虚构太空人正是于此曲中首次登场,除有飞船声效加插之外,那几句已成典故的歌词----“Ground control to Major Tom, Your circuit's dead, there's something wrong, Can you hear me, Major Tom?…Here am I floating round my tin can, Far above the moon,Planet earth is blue,And there's nothing I can do.”早已道出了孤伶伶迷失太空的悲戚与无望。

   一直以来,Space Rock就处于一个暧昧的境地,和Progressive Rock界的其他次流派相比,Space Rock众乐手之间并不存在一个特定的圈子,只是彼此都着迷于科幻虚构世界和太空时代的感召吧。音源方面,英国的Space Rock族群比任何其他Progressive Rock要员都要更明显的植根于迷幻音乐,这种影响主要反映在态度上,而并非音乐组态----一直到90年代,Space Rock的不死血脉仍然受到60年代迷幻理想的滋养,那种Trippy,失重,恍惚,高速,飞离地球去度药物假日一样的音乐旅程一直是我们辨明Space Rock的最佳标识。相对于五光十色万花筒一样的英国主流迷幻音乐,Space Rock跟美国西海岸长篇即兴派迷幻走得更近。还记得Grateful Dead在69年专集Live/Dead里著名的Dark Star么?那首23分钟的长曲,Deadheads们永远的国歌,就如同从地面出发,陡然腾空而起,漂浮于大气层之外,巡航于未知星体之间,最终到达超越理解极限的异次元空间----其间已经体现出很典型的太空意味了。而与Grateful Dead齐名的传奇乐团Jefferson Airplane的核心成员Paul Kantner是位科幻小说爱好者,在1970年他纠集起一批西海岸乐圈的精英分子来实现自己长久以来的心愿----完成了一张以太空探险故事穿线的概念专集Blows Against the Empire。故事讲的是7000个年轻人劫持了一架宇宙飞船奔赴外星殖民地建立自己的乌托邦,该专集当年甚至获得了科幻界最高殊荣雨果奖的提名,这张首次署名Jefferson Starship的大作现在已很少被人提起,但它确是太空摇滚探索之路上不容忽略的里程碑。迷幻之外,Space Rock创作的共性是顺理成章的未来主义取向,还有什么比研发新式电子声效更能衬得上他们外太空玄想的命题呢。电子合成器,起码VCS3和Audio Generator的广泛使用是与Space Rock运动的发展紧密联系的。

    当然,要说Space Rock的正源所在,应该还是在UFO俱乐部这间1966年尾开张的伦敦地下迷幻乐圈指标性夜店。初出茅庐的Pink Floyd在Syd Barrett领导下负责为该店提供音响和灯光支持,乐团开创性的播放幻灯片配合演出,而同僚Arthur Brown则是舞台烟火效果的发明者,俱乐部当时的天才云集,及其声迷影幻的盛况由此可见一斑。在67年的首张专集The Piper at the Gates of Dawn里,Pink Floyd一方面谱出一组深受The Beatles影响的明快小曲(专集后半张),另一方面也有像Astronomy Domine(天文学多米内)和Interstellar Overdrive(星际过速)这样开宗明义的Space Rock作品,而这些深邃暗色,带着点点扭曲、抽象意味的作品正为乐团树立起其迥异于潮流的地下异色作风。Syd离队后乐队在68年发表的第二张专集A Saucerful of Secrets是一张备受低估的Space Rock探索性大作。这张Pink Floyd全部出品中色调最阴郁,质感最地下的实验之作是一次不折不扣的太空之旅,单单标题曲里那恍如源自另一种遥远文明的叙述性长篇演奏,就已经不可多得,那是条听者向自身无法认知的意识深处潜游的捷径。Rick Wright的键盘在这里得到了最大的活动空间,那些昏天黑地的风琴着色技巧早已被众多欧陆迷幻乐手学了去。事实上纵观早期Krautrock界的众多出品,A Saucerful of Secrets的影响可谓俯拾皆是,随手一例:Kraftwerk的前身Organisation的唯一一张专集Tone Float,听过的朋友都会发觉,基本就是从A Saucerful of Secrets的标题一曲中衍生出来的。Pink Floyd的太空摇滚之路经由美伦美奂的Meddle,最后终结在赢尽全世界的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这张一谈起摇滚乐就无法不提起的大作,是早期Pink Floyd太空探索的不羁野心遇上史无前例的高科技音响大制作后结下的丰硕成果。不要认为被走到尽的路线就不会有后来者向之挑战,喜多郎的乐队Far East Family Band于75年发表的Nipponjin在Klaus Schulze的倾心料理下就是一张仿效“月暗面”的佳作;Manfred Mann的新乐队Earth Band在明言深受Pink Floyd影响之后也在73年发表了在当时堪与“月暗面”分庭抗礼的Space Rock著作Solar Fire。而Pink Floyd当年在UFO俱乐部的同事,同为60年代末英国地下迷幻圈最尊贵王者的Arthur Brown,在其走迷幻蓝摇路线的第一支乐队The Crazy World of Arthur Brown解体之后的第二团Kingdom Come也是一队打正旗号的Space Rock乐队,看他们首张专集的名字就知道了:Galactic Zoo Dossier(银河动物园档案)。

   向UFO俱乐部群像的纵深方向看去,我们还能找到Mick Farren这个较隐秘的名字,他是俱乐部最红火时候的开门人,可他在伦敦地下乐圈乃至反文化潮流中却可以拥有丝毫不逊于其一众明星同人的重大影响力。他的乐队The Deviants凭其粗陋的车房摇滚姿态和暴动似的原始冲劲儿被后世追封为英国第一队Punk乐团,可身为极端文艺理论家,科幻/恐怖小说作者和以尖锐闻名的艺评人,Farren的奇想和他那Hendrix式的爆炸头一样都不是Punk这个概念所能容纳得了的。Farren的音乐直接脱胎自50年代摇滚的遗骸,Bo Diddley的Mona在他的翻玩下也成了一段Acid Trip叫听众飞离座位;但要说他创新的典范,那就是Aztec Calendar(阿兹特克日历)这种不着边际的胡言乱语了。精神层面上,Farren一直属于60年代,70年代主流Prog的严肃大制作和思路清晰的起承转合从来都不是他能瞧得上的,对于他,只要想法到了,就算只是老三件,就算只是最根源的Boogie音乐织体,也照样能飞得起来。要追溯英国摇滚史上这段异端逆流,请找到03年唱片公司为他出版的选集People Call You Crazy。值得一提的是The Deviants的崭露头角是在以他们为核心的西伦敦嬉皮公社Ladbroke Grove(一条公路的名字)成型后,而Mick Farren离队后The Deviants的其余成员又改组为The Pink Fairies,后者的首张专集Never Never Land对之前Farren已经建立起的模式进行整合,达成了更富凝聚力的效果,在地下迷幻圈中享有盛名。

   同样孕育自Ladbroke Grove这股60年代末伦敦地下音乐新气候的还有定义了英国Space Rock的另一重要乐团Hawkwind。和Arthur Brown的取向接近,Hawkwind深深植根于蓝调摇滚及其派生物重型摇滚的土壤之中----乐队黄金阵容中的Bass手Lemmy甚至在70年代中期组建了自己的重金属乐队,那就是大名鼎鼎的Motörhead!与Grateful Dead,Magma一样,Hawkwind也素来以现场演出的强大著称,号称乐团之精粹,仅见于现场。其73年双现场专集Space Ritual现在已经成为Space Rock,重型迷幻音乐,乃至70年代泛滥成灾的双现场出品中的不二经典。按下Play键,投身于音箱里涌出的洪流,踩着Simon King和Lemmy的压倒性巨拍,被Dave Brock迎面砍来的锋利Riff晃得眼花缭乱,Del Dettmar和Dik Mik的翱翔式电声在你双耳间往复穿梭,远处是Nik Turner呜咽的Sax和Robert Calvert非人的诵诗在为你领路,还有唱片内页里癫狂在台上的裸体舞者----你生命中的这两个小时,是属于外层空间最盛大祭奠的。值得一提的是,Hawkwind的长期合作者和灵感源泉Michael Moorcock是英国最出色的科幻/魔幻小说家之一,他笔下的系列小说主角Elric of Melnibone,那位放弃宝座、误杀真爱的苍白帝王,已经成为剑与巫师小说中反英雄人物的经典。说来有趣,另一位英国科幻小说家Julian Jay Savarin干脆组建了自己的乐队Julian’s Treatment来实现跨界向Space Rock探讨的野心。乐团在70年专集A Time Before This里带来了一个完整的外星幻想故事,音乐上他们玩出了颇具张力的Hammond Organ主导迷幻摇滚,特别是女主唱Cathy Pruden可塑性极强的表现为作品增色不少。

   砍特伯雷乐圈的Gong在73-74年间也全盘投向了Space Rock路线,他们的Radio Gnome Invisible三部曲的歌词充斥着Daevid Allen的奇思异想----或称其为不老嬉皮心加伪科幻的胡说八道也不为过:这个故事是关于Flying Teapot(飞行茶壶),Pot Head Pixies(壶头精灵), Octave Doctors(八医生)和Zero the Hero(零英雄)的……真正意义上的突破在于这一系列剧的音乐方面:Steve Hillage和Tim Blake这两位音乐奇才的加入为Gong的音乐拓展出了全新的维度,前者的极速喷射式吉他独奏和后者的太空迷走式电声演出一齐为Gong原先的趣致迷幻之声插上铁翼,当然那越来越咄咄逼人的弹跳式节奏部也功不可没。当这一太空之旅走到顶峰,一张强大到令人窒息的You的出版甚至让一向眼高于顶的Magma主脑Christian Vander都不得不承认,Gong是世界上唯一能和Magma抗衡的乐团,Gong的经典阵容至此也成绝唱。单飞后的Steve Hillage和Tim Blake都是Space Rock运动的要员,80年代中期兴起的Neo-Prog前卫摇滚复兴大潮中,相对于Marillion和IQ等一众乐队的一窝蜂向Genesis那种戏剧摇滚模式进行抄袭,有一支嬉皮乐团显得十分出挑,那就是Ozric Tentacles,而他们的太空摇滚形态正是脱胎于You的,只不过带入了当时英伦地下俱乐部文化的新迷幻舞曲元素以及享乐主义意味。一脉相承的故事还没有讲完,2002年大热的英国电音舞曲组合Layo & Bushwacka!在其专集Night Works里竟披露出显然是源自Gong/Ozric Tentacles的太空摇滚影响!

    当我们把注意力放到70年代的德国地下乐圈,稍加梳理便能找出一股Space Rock势力,只不过他们在德国不一定叫这个名字,有一部分被笼统的称为Krautrock,也有一些被人们称为Cosmic(宇宙) Rock或Cosmic Music。除去深受Pink Floyd影响的Organisation,Eloy,Gila和Mythos,自立一派太空音乐体系的Tangerine Dreams以及重型迷幻即兴摇滚之皇Amon Düül II,最集中的德国太空摇滚体系集结在Rolf-Ulrich Kaiser的唱片公司Cosmic Music旗下。Kaiser和他的女朋友Gille Lettmann一直希望能实现他们的Cosmic Music理想----那应该是一种描摹太空中奇瑰景观,并诉说人置身于太空中状态的音乐,它应该能同时唤起潜藏于听者和演奏者身上的太空能量,使人和太空接通,达至天人合一的境界,而Cosmic Music公司(有时也自称Die Kosmischen Kuriere/Cosmic Courier是宇宙信使的意思)正是他们圆梦的道场。曾经卷入这一计划的关键性成员包括:民歌二人组Witthüser & Westrupp,柏林Krautrock名团Ash Ra Temple的Manuel Gottsching及其前队友Klaus Schulze, 偏重于钢琴和电吉他对话的力量型Prog乐队Wallenstein的Jurgen Dollase和Harald Grosskopf,名音响工程师Dieter Dierks, LSD迷幻文化导师Timothy Leary,诗人Sergius Golowin以及塔罗牌大师Walter Wegmüller----这群活在另一个星系的人,在71年到74年间围绕不同的核心和概念创作(其中一大部分是即兴创作的)了一批后辈无法企及的神奇作品。即便是30多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听到Tarot,听到Lord Krishna Von Goloka,听到Cosmic Jokers的三张专集仍会在一转眼间被抛入那全然莫测的超验世界,门,同时在你的前后左右打开,每一扇都通向光年以外的一小座花园。层层叠叠的Treatment之下,众乐手的即兴演出仿佛都以彼此的灵魂在录音室之外无法定义其位置的某处的媾和为支点----或许,这群Cosmic Courier们,是和布勒东的超现实主义团体里那些家伙一样的,对于他们来说,生活,就是要读懂自己的梦。


最后,在我和小Brian去往彼岸的旅途中,标明十二座空间站,供后来者歇脚。
1.Paul Kantner/Jefferson Starship---Blows Against The Empire(1970)
Paul Kantner领衔的Side Project,带来一个群星拱月的阵容,除了Jefferson Airplane的队友还有Grateful Dead的Jerry Garcia,Mickey Hart和Bill Kreutzmann,CNS&Y的David Crosby和Graham Nash以及其他西海岸迷幻乐手助阵。美国迷幻音乐史上最强大组合的声势之下,最出挑的仍然是Grace Slick高飞的迷醉唱咏,她每一发力都能为这趟空间旅程加速,再一次确认她在我心中不可动摇的至高地位。Airplane那路编排复杂的民谣曲式在这里被推向极致,如Hijack和Starship里展现出近乎于Prog Rock的驱动力却又罕见于Airplane的创作。当Grace唱出那首不到两分钟的短曲Sunrise,重力场好象都被突破了。请注意唱片封底那幅超现实主义画作----难道不是很达利么?

2.Amon Düül II----Yeti (1970)
这队慕尼黑地下乐圈的旗舰团体,其前身是一个嬉皮公社,后因创作理念不合分裂成两支乐队,其中Amon Düül偏重于政治语汇,师承白光白热时期的The Velvet Underground,主要走长篇重复性噪音演奏路线;而Amon Düül II则集合了原先具备较高音乐素养的几位成员,他们的第一张专集Phallus Dei是早期Krautrock的代表作,然而70年这张Yeti才是乐队在Space Rock领域的高手示范。从专集前半张节制,森严,重铺排,棱角分明的胁迫性迷幻摇滚曲目,到后半张的究级重型太空即兴演出,一浪高过一浪,一招狠似一招,叫人喘不过气来。听这张要注意控制音量,否则会有被轰到昏厥的可能。

3.Pink Floyd----Meddle (1971)
Meddle是PF在开拓性思维和精良制作之间取得最佳平衡的一张,也是乐队多元化取向的良性范例。专集中段四首短曲反映了乐队的根源所在:从蓝调传统,酒廊谐趣,英国民歌到美国乡谣,应有尽有,而这一切都被演绎得如斯轻巧闲适,叫人听得几乎要腾空飘起,用今天的形容词来套用大概就是Chill Out了。开场曲One of These Days的巨力万钧不消多说,而要问什么才是真正的Space Rock,听听碟末23分钟的Echoes就知道了。

4.Hawkwind----In Search of Space (1971)
   乐队这第二张专集在“空间探索”的旗号下完全树立起其重型Sci-fi Space Rock的招牌曲风。应该看到,Hawkwind的创作路向跟同期Amon Düül II有着相通之处,事实上曾参与Yeti的ADII贝斯手Dave Anderson确实在“空间探索”时期加入了Hawkwind,而咱们的Lemmy则要等到下一张专集Doremi Fasol Latido才入伙。不过和ADII相比,Hawkwind的音乐组织更加依仗于一个节律,稳定并极富推动力的节奏部,是以Hawkwind听起来总是有很公路,很摩托化的感觉。除去经典之声的定型,这张专集的最大惊喜在于那些自成一格的迷幻民歌曲目----竟能闻到点点Kraut味!

5.The Pink Fairies---Never Never Land(1971)
专集得名于彼得•潘里的无忧岛,可The Pink Fairies玩出的音乐可丝毫都不童话梦幻,这是一队强弓硬马的乐团,乍听上去会联想到Steppenwolf那类的美式公路酸摇滚。由Proto-Punk的范本Do It开场,以逐步加速填料,最终迷晕爆炸的Uncle Harry’s Last Freakout落幕,和Hawkwind一样,The Pink Fairies也是属于摩托时代的太空之音,不同处在于后者更没野心,更少计算。尽管比之Mick Farren的东西已算收拾得比较干净,还是能够清楚的嗅出“粉精灵”身上流着的是粗野直接的车库之血。

6.Gila----Gila (1971)
来自斯图加特的乐队Gila,其气质和Krautrock主流群星并不相同。将A Saucerful of Secrets时期Pink Floyd的音乐组态继承过来,Gila抹去了其中混沌的无政府意味,将其打磨成清澈流丽,叫人听到开怀不已的Space Rock独门新风。Gila的动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种私人情怀,因此别人学也学不来,就连乐团自己的第二张专集都不是那么回事了。

7.Mythos----Mythos (1972)
这支60年代末组建的柏林传奇乐队,在创作意识上深受Pink Floyd影响,在音乐形态上则能找到Jethro Tull的痕迹:乐团同名专集以长笛重奏韩德尔开篇,其后带出一组组重型吉他Riff,这都是JT的指定动作,不过这些经过日尔曼人一改装,就都带上了清晰可辨的条顿气息。这里讲述的是一个类似于威尔斯小说《时间机器》的故事,一个人来到3300年以后,想找到一个更好的世界,可等着他的却是濒临死亡的星球。文本如此,音乐上的严酷和末世感便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8.Emtidi----Saat (1972)
这个在柏林发展民歌二人组,拥有一位堪比Annie Haslam的天音女歌手Dolly Holmes。他们的第一张专集还走的是传统民歌路线,第二张专集录制前Rolf-Ulrich Kaiser说服他们尝试加入Cosmic音乐的元素,没承想两种看似不搭界的音乐竟能激起不可思议的化学反应,于是我们便有了这张美丽不可方物的Cosmic Folk唱片。

9.Kingdom Come----Journey (1973)
去年听到Arthur Brown第二支乐队Kingdom Come的最后一张专集在我是一件大事,本来就是想礼节性的收全迷幻元老的后续乐队出品,谁知竟被我发掘出一部埋没于历史尘埃之中的惊世巨著!首先,这张录制于1972年11月的作品是第一张用鼓机完全取代鼓手的专集唱片。当时音乐报章的记者前去采访,Arthur Brown说要介绍他的新鼓手给媒体的朋友们认识,结果帘子一拉开,一台Bentley Rhythm Ace鼓机出现在大家面前。(同时期的Kraftwerk也尝试运用了类似Beatbox的简单节拍器,不过只是用它来打出一层薄薄的节拍线,Kraftwerk 1里仍然有鼓手存在,Kraftwerk 2以静态作品为主,不能算是成熟运用鼓机的先锋)其次,这张唱片里的鼓机编排----由Arthur Brown自己搞定----居然如此精彩!其中破格之处,我想用“划时代”来形容都不大妥帖,因为这本来就是独行于时代之外的东西(让人联想起Silver Apples)----Journey发表以后遭到商业上的惨败,评论界也是嘘声一片,一击之后就此泯灭,连乐队都解散了,后继者没有一人。再次听到大张旗鼓的鼓机响起,那要等到80年后Synth-Pop兴盛的时代了,可如果听过Journey的话,你会发觉,那些隔代的鼓机再发现者们是多么的缺乏想象力。从一开始,Arthur Brown就意识到,想让鼓机像个真正的鼓手那样来配合乐队是不明智的,于是他决定让乐队来配合鼓机的冰冷、非人化声音,以鼓机的预设节拍为引擎,驱动乐团的整体推进。叫人惊艳的是,乐队那深具蓝调功底的重型迷幻摇滚路数以及Arthur Brown浸染着浓郁灵歌韵味的唱腔乘上飞驰的鼓机后,竟重组为一种全新的暗黑暴烈Space Rock造型!

10.Gong----You (1974)
  Radio Gnome Invisible三部曲的最后一章,乐队完全投向长篇器乐演奏的Space Rock经典作,彻底展现出各成员超强的演奏能力,也是第一代Gong的天鹅绝唱之作。

11.Cosmic Jokers---- Galactic Supermarket(1974)
74年间,Cosmic Music的厂牌老板Rolf-Ulrich Kaiser把Manuel Gottsching,Klaus Schulze,Jurgen Dollase和Harald Grosskopf集合在他的录音室里,组成超级乐队Cosmic Jokers,在这一年中,乐团共录制了三张专集和两张混音作品。乐队第一张同名专集走的完全是Ash Ra Temple的路线,个人认为并不能体现该团的特质,这第二张专集“银河超市”才是“宇宙小丑”的突破性著作。尽管都以即兴演奏为主要创作模式,可这张专集明显比其前作多了一份控制,计划和目的性----一向觉得,加以约束的Cosmic音乐往往比全然无意识的弥散演出更为有力,毕竟,概念先行的Cosmic Music不是自由爵士。

12.Ozric Tentacles----Erpland (1990)
Neo-Prog运动中最叫人激赏的名字,尽管同样是取材自前人,可他们选择的是一种更具开放性的风格而不是Genesis和Yes那种基本已闭合的完善体系,这一招先已是成功之本。以Gong的一张You为蓝本,Ozric Tentacles实验了多种组合的可能性(世界音乐,雷鬼,氛围,舞曲等等)并带入了新鲜的时代气息,这使他们不再是单纯的模仿者。这张70多分钟的Erpland是他们也是新一代Space Rocker最有说服力的一张著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Giant 发表于 2007-4-21 15: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You Shouldn't Do That就是我的爱呀

看这文章就是一种享受
半年来酒神大大的用词琢句明显又更精进啦,哈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Dionysos 发表于 2007-4-21 19:54:16 | 显示全部楼层
窝网吧里一个字一个字憋出来的,现在再看有好多词用的过了,特别扭,,,,,大家随便一看吧
听着MICK FARREN写的,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slight 发表于 2007-4-21 20:0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完全看不懂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Giant 发表于 2007-4-22 23: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杰斐逊星船的磁带当年买过几盘,不过实在听不了全都扔了,觉着跟飞机差距太大啦。。。原来真正经典的是这个Paul Kantner领衔的Side Project呀,定要去找找

Nipponjin一直听不顺,觉得很拖沓,我把它归结为人声实在是没有魅力的缘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Giant 发表于 2007-4-22 23:38:42 | 显示全部楼层
Amon Düül跟Amon Düül II我就一直没搞清他俩的关系,说是一支乐队的前后两代吧,音乐又大相径庭,说是两支乐队吧,人员上还有重复,晕了。。。

相对Yeti的张扬和咄咄逼人,我对后面那张内敛的注重结构的Tanz Der Lemminge更加有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Giant 发表于 2007-4-23 00: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此文的时候我一直在听这张,于是就疑问怎么十二座空间站里面TD和KS的一座也没有啊。。。是因为这一脉已经离迷幻离摇滚比较远了吗,大大啥时候也把TD和KS放一起写写吧,我特期待呢

越听越觉着这么牛一张怎么在KS的70年代出品里名声不是那么响呢。。。这张73年录制75年发表的大作就夹在前面两张雄伟的Irrlicht、Cyborg和后面一张比一张伟大的Timewind、Moondawn、Mirage之间给埋没了,我反到觉得加入一些新奇元素的Blackdance没那么出挑。。。。。。当然啦,KS的70年代所有出品都在必听之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Dionysos 发表于 2007-4-23 13:57: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Giant 于 2007-4-22 23:22 发表
杰斐逊星船的磁带当年买过几盘,不过实在听不了全都扔了,觉着跟飞机差距太大啦。。。原来真正经典的是这个Paul Kantner领衔的Side Project呀,定要去找找

Nipponjin一直听不顺,觉得很拖沓,我把它归结为人 ...

红章鱼还可以,就是流行点,蜻蜓还没听出来,有很多人喜欢
STARSHIP早年的三张每一张突出不同的成员
还值得一听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Dionysos 发表于 2007-4-23 14:0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Giant 于 2007-4-23 00:10 发表


看此文的时候我一直在听这张,于是就疑问怎么十二座空间站里面TD和KS的一座也没有啊。。。是因为这一脉已经离迷幻离摇滚比较远了吗,大大啥时候也把TD ...

因为是想以后再写太空电子的...就让出来他们了
PICTURE MUSIC确实好听啊
记得没错的话里头第一次出现了KLAUS自己捉刀的敲击部分
觉得太空电子一遇上真鼓的化学作用就无比强大
像MOONDAWN啊COSMIC JOKERS啊还有TD的第二张都是效果惊人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Giant 发表于 2007-4-29 17:34:33 | 显示全部楼层
啊啊。。。说到Picture Music,我又把这一时期的KS重听了一遍,以下是我的感觉,听PROG时日尚浅,有什么误解的话还望大大指正

经过第一张震烁无比的Irrlicht之后,Cyborg趋于多元化合成器音效的声响发掘,感觉KS好象在探索手上这台合成器的音响极限似的,也是从Cyborg开始,KS的音乐开始注重强调节拍,前两首曲子都有键盘模拟的在打拍子,只不过还不是跟强烈,同年录制的Picture Music更强化了这一点,第一首Totem就已经用合成器模拟出很强大的拍子了,终于KS忍耐不住在第二首Mental Door里面亲自上阵敲起真鼓来,尤其结尾处琴音已经不再配合鼓点的节奏了,KS依然亢奋的敲击不止,实在精彩。。。音色上Picture Music也没有停滞在Cyborg探索后裹足不前,而是整体感觉更趋于明亮。。。。。。

Blackdance的话。。。节奏上它继承了前面强调拍子的特点,而手鼓的运用和第一次加入人声等等让音乐听上去有种异色情调,这种感觉还是很新颖的。。。但键琴音色其实并没有什么突破,还是滞留在Cyborg的音响体系里面,这一点它甚至比不上Picture Music,所以我上面说它没那么出挑,不过这也只是相对而言,制作品质还是一流的

真正的顶峰还是得Timewind,这时的KS经过一系列音色和作品结构的探索之后到达成熟阶段,就象Rubycon之于TD一样,而在这之上,KS又再升华了节奏部,得意于他在德国太空电子圈的核心地位,请来Harold Grosskopf负责真鼓打击,于是才有了Moondawn这样伟大的出品,后面的Body Love和X都一定程度的延续了Moondawn,而X的后半张和Dune的探索又是另一回事了。。。。。。

要说这帮家伙伟大不如说70年代伟大,就连KS这等人物在80年的头一张Dig It也完全不是味了呢。。。70年代是个神奇的年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Dionysos 发表于 2007-5-1 13: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大喜欢TIMEWIND的第一首.....觉得太TD了.
ZAPPA啊...表说什么听PROG时日尚浅了.............
咋没提到把KLAUS拍成美少年封面的MIRAGE呢
那可是无数人的最爱
X里头的弦乐感觉很电影配乐啊,有的地方都像CRAIG ARMSTRONG了,哈哈
CYBORG很有趣的,特别是第一张盘,跟KLAUS别的出品都很不像,很简约干枯,有电声实验的东西.
另外我觉得KLAUS到了80年代还是挺猛啊,波兰现场多么多么的牛逼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Giant 发表于 2007-5-7 08: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大在说什么呀,小弟听不懂啦。。。什么ZAPPA啊。。。我系Giant啦~而且我也的确听PROG时日尚浅,这是事实啊,绝对不是谦虚或是装B什么的。。。。。。

无数人最爱的MIRAGE是我最没有爱的70年代KS出品,每次听都听到睡着。。。我也知道大家对它都评价很高,可就是听不出哪好来。。。看来还是我听PROG时日尚浅,经验不足的缘故吧,有劳大大来讲解一下它的超凡之处吧,我很想要进一步领悟啊,可惜一直都没人指点迷津。。。

KS的80年代专辑我就听过Dig It,完全都变味了呢,有些曲子简直都BRAND X了都。。。。。。对我来说,象TD没关系,毕竟是同源,但若是象别的什么烂七八糟的我就有点接受不了了~

KLAUS到了80年代的那些牛逼专辑还请大大稍微说说,点个名之类的,我也好循着线索去找来听不是

简约干枯——多么牛逼的用词啊,大大一定是大学毕业吧,不然怎么连形容词都用到这么具有创造性,哪象我,就一初中毕业。。。所以英文至今都还不灵啊,我越来越崇拜大大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腾空而起 发表于 2007-5-10 08:42:48 | 显示全部楼层
MIDI的时候看到4张Klaus Schulze的压路,价钱太贵没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Dionysos 发表于 2007-5-31 13: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Giant 于 2007-4-23 00:10 发表


看此文的时候我一直在听这张,于是就疑问怎么十二座空间站里面TD和KS的一座也没有啊。。。是因为这一脉已经离迷幻离摇滚比较远了吗,大大啥时候也把TD ...

昨天晚上重听了PICTURE MUSIC
飞啊飞啊飞啊飞啊飞!!!!!!!!!
MENTAL DOOR那首开篇,拍子弥漫开来的那一刻,,实在是忒现代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Giant 发表于 2007-8-31 16:55:18 | 显示全部楼层
Gila的动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种私人情怀,因此别人学也学不来,就连乐团自己的第二张专集都不是那么回事了。


难道Gila第二张不是因为PV和AD II的乱入才有此结果吗,早在72年Gila主脑Conny Veit就已经参与了Hosianna Mantra的录制,73年Florian Fricke又回访Gila,连同AD II鼓手Daniel Fichelscher一起制作了Gila第二张,除吉他手Conny Veit外Gila阵容全部换血,音乐也就难怪不是那么回事了,尤其专辑最后一首末尾,俨然是纯正的PV风了,我想Conny Veit的创作可能很早就跟Florian Fricke有些交集了吧。。。。。。同年Conny Veit、D. Fichelscher还参与了PV的Seligpreisung,两人的双吉他阵容可一不可再,之后D. Fichelscher就一直跟定Florian Fricke了,不仅是鼓手,D. Fichelscher作为吉他手同样是动人的,Earth & Sky太他妈好听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豁達乱拜]❤

GMT+8, 2025-1-23 02:0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