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供文/砍特伯雷故事/献给J·B·Barrett/旧诺之一

[复制链接]
Dionysos 发表于 2007-8-3 00:24: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位于英国东南部肯特郡的小城坎特伯雷,有着接近2000年的历史,它是天主教传入英国后第一个落脚的地方,也是今天英国国教领袖坎特伯雷大主教的驻地。乔叟在他那本《坎特伯雷故事集》里告诉我们,早在600年前这里就是香客云集的旅游胜地了------然而对于PROGRESSIVE ROCK乐迷来说,Canterbury这个名字具有另一层完全不同的意义,那是一个眩到叫你眼花缭乱的流派,一个传说多到讲不完的盛世-----Canterbury Scene无疑是整个PROG风景中的关键一环。
   我们的坎特伯雷故事要从1963年说起,那个年头,大西洋两岸都在为The Beatles疯狂,一群肯特郡的蘑菇头和其他数以千记的英伦年轻人一样,响应来自利物浦的感召,组起了自己的乐队。他们喜欢翻唱那些影响过The Beatles的美国节奏布鲁斯和灵歌,他们也自己写歌,虽然还没形成自己的风格,他们的名字叫The Wilde Flowers。几年间,乐队成员走马灯似的不断变化,其中Robert Wyatt, Kevin Ayers和Hugh Hopper三人在66年组成了Soft Machine,而剩下的Pye Hastings,David Sinclair,Richard Sinclair和Richard Coughlan则在68年组成了Caravan。听过Soft Machine和Caravan的朋友可能会想象,能够孵化出如此两支极富创造性乐队的传奇母团玩的该是怎样独特的音乐啊?不过事实上The Wilde Flowers玩出的仅仅是典型的英伦入侵(British Invasion)流行曲,一再为后世乐评人们津津乐道的爵士倾向和奇怪编排其实也少得可怜,毫不出佻。感兴趣的话大家可以找来于94年隆重推出的样带选集Tales of Canterbury: The Wilde Flowers Story尝尝----对于这些将在英国乐坛最激动人心的浪潮中傲视群雄的能者来说,这啼音初试并未给我们提供足够的线索。当然,不可否认Hugh Hopper写的那首流行灵歌小品Memories给人留下了不错的印象,是以近20年后,当纽约的新派前卫乐人Bill Laswell准备向坎特伯雷乐派致敬时,他选择了翻玩Memories----而取代原唱Robert Wyatt献声的是当时还没有成名的惠特尼·休斯顿(就是她,你没看错)。


   质变,是从上述一众乐手前后脚的移师伦敦开始。1966年末,传奇性的UFO Club开张,驻场乐队是Syd Barrett领导的Pink Floyd,该夜店迅速成为伦敦地下乐圈的指标场所,吸引到一批最有潜质新晋乐手,包括舞台烟火效果和大花脸化装表演的祖师爷Arthur Brown,有未来Yes吉他手Steve Howe参与的后披头迷幻乐队Tomorrow,仅凭一曲A Whiter Shade Of Pale就足以彪炳史册的Proto-Prog重心要员Procol Harum,然而Pink Floyd之外最吸引当年音乐传媒注意的却是来自坎特伯雷的Soft Machine(乐队名字得自威廉·巴勒斯的一本同名小说)。值得一提的是,此时的Soft Machine队伍中还有澳大利亚来的吉他手Daevid Allen存在,而不是后来的三人无吉他阵型。据说Daevid流浪到坎特伯雷,租了间屋子,结果他房东的儿子就是Robert Wyatt了。乐队在67年出版了倍受瞩目的迷幻单曲Love Makes Sweet Music(背面是Feelin' Reelin' Squeelin')之后,没等出版第一张专集Daevid就离队了,后来他组建了自己的乐团,就是大名鼎鼎的Gong!不可否认,Soft Machine的上位帮助了同乡同源的Caravan,音乐记者和俱乐部经理们顺藤摸瓜,找到了正在另一间伦敦著名夜店Middle Earth Club演出的他们,拿到一纸唱片合约也就顺理成章。

   随着68年Soft Machine和Caravan首张专集的发表,这股来自坎特伯雷的音乐势力开始凝聚起来,两团玩出的音乐虽然不尽相同,却都糅合了迷幻和爵士两方面的影响,气质上又都带有来自英国中古小城的幽默,慵懒和机警,这都是区别于当时地下乐圈大风气的特性。于是乎在传媒的推波助澜之下,Canterbury Scene的吸引力不胫而走。越来越多各具禀赋的乐手团结在两团周围,这里包括了即将成为坎派最核心的成员伦敦键盘手Dave Stewart,他的高中同学Steve Hillage(他后来去肯特郡大学读哲学,结识了坎派群星,他和DAVE组的乐队Uriel就四减一得三,成了Egg),民歌吉他手出身的Mike Oldfield,将为坎派乐队谱系贡献出几员大将的伦敦乐队Delivery,同样来自坎特伯雷的民谣摇滚团Spirogyra,以及来自剑桥的前卫乐团Henry Cow----就是这些乐手在未来10年中的各种搭配组合,构成了坎特伯雷乐派的主体。至此,Canterbury Scene作为一个流派已经不再是一个地缘性概念,甚至,坎特伯雷乐派的要义,也不在于统一的音乐取向-----从Soft Machine后期的激急Jazz rock到Caravan的奇巧梦幻世界再到Kevin Ayers个人专集里的懒洋洋迷幻唱作风,乍一听上去似乎毫不搭界,可却有着相类的气质,近似的情趣和同样开放并且放松的态度-----那份音乐上的玩味与启发性,大概是坎派所有出品上共有的标签。更重要的还在于乐手间的紧密联系。有一定PROG ROCK聆听经验的朋友可能会感觉到PROG圈乐手们之间合作交流的密度大大超过别的乐圈,而这一特点在坎特伯雷乐派的范畴内体现得更加突出-----乐派中随便一位乐手的作品都会有一众同伙参与,都是能人在各显神通,自然会生色不少;而乐派中每个要员之间几乎都有合组超级乐队的机会,不同乐手的特质相遇的可能性被充分的开发出来,围绕不同的核心,开发出不同的音乐组态。合作,是砍特伯雷乐派的根本所在,这群的乐手更像是一个音乐共同体,一个几十人组成的大乐队,每次都派遣不同的小分队出击。因此,想精听坎派,对谱系的研究也必不可少。这一特色,叫人联想到爵士音乐圈的情形。

egg

steve hillage

OLDFIELD

henry cow

KEVIN AYERS

Robert Wyatt
   坎特伯雷乐派,在英国乃至整个欧洲的PROG SCENE里不但承前启后,而且还是个四通八达的十字路口。坎派的爆发,继承了万花筒似的英伦迷幻音乐的遗产,并直接导致了英国JAZZ ROCK,FUSION和AVANT JAZZ圈的产生,后来一批处于核心地位的英国前卫爵士,融合爵士乐手大多曾经混迹于坎特伯雷乐圈,比如Fred Frith,Allan Holdsworth,Lol Coxhill,Elton Dean和Keith Tippett等等。而砍派乐手们的开放性探索,对英国传统文化的自觉和具有前瞻性的创作思路更开启了通向不各种新兴音乐流派的大门,例如由Henry Cow导出Rock In Opposition派,由Mike Oldfield的一系列个人创作通向New Age,以及Gong经过一连串变身以后在74年专集You中达到Space Rock的颠峰造型。坎特伯雷乐派的受欢迎程度和影响力在欧陆甚至超过了在英国本土,荷兰Prog名团Supersister,法国68学运中和Magma并肩崛起的Moving Gelatine Plates,芬兰最重要的Prog乐队Wigwam,比利时地下爵士摇滚传奇团体Arkham,甚至最早期的瑞典前卫乐队Samla Mammas Manna,全部都是坎特伯雷乐派的追随者。就连美国都有能玩出最纯正坎派音乐的Muffins,回盼英伦主流Prog圈,我们也有前后参加Yes/King Crimson两团的传奇鼓手Bill Bruford,他在70年代末的个人专集深受坎派影响。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在Prog音乐最遭人诟病的70年代初,坎特伯雷乐派却能免于受到乐评人们的口诛笔伐,事实上从Soft Machine和Caravan开始,Canterbury Scene就一直是音乐报刊的宠儿。然而,有所得必有所失,坎特伯雷众乐团从来没有获得过其他同等地位PROG乐队所一向拥有的商业成功。Yes,King Crimson,Genesis的纵横英国专集榜,Pink Floyd和Jethro Tull的Billboard冠军成绩,ELP在巨型体育场开演唱会时座无虚席的伟大场面都是坎特伯雷乐派所不能企及的。这可能跟坎派乐手们一贯的低调姿态和书呆子作风有关-----这就是源自田园牧歌式的肯特郡生活的出世气息吧,总是跟伦敦这大都会和唱片工业格格不入的。

最后,推荐10张最有代表性的坎特伯雷乐派唱片------说起来坎派出品众多,而更难得的是基本张张皆精,摆在英国最高水准PROG作品的榜单里不会显得刺眼的起码也有二,三十张,非得挑出十张最好的实在有点无从下手,反复考量,结果如下:

1.  Soft Machine----Volume One (1968)
Soft Machine的首张专集是不折不扣的划时代大作。无论在迷幻纪元,坎特伯雷乐派还是整个Prog Rock运动,这张唱片都是不可或缺的里程碑。当Robert Wyatt的奇想遇上Kevin Ayers的诙谐一切都完美到没话说,可惜唱片刚发表,Kevin就离队单飞了。Soft Machine在他们的第二张专集Volume Two里把首作中的Avant-Pop/Jazz-psychedelic曲风推至更加淋漓尽致的地步,是我最爱的一张。乐队的第三张专集Third则完全投向长篇大论的Jazz-Rock探讨,迷幻之外更引入学院派简约音乐的影响,是摇滚乐向Avant-garde方向进犯的重要一步。

2.  Arzachel----Arzachel(1969)
前面说到Dave Stewart和同学Steve Hillage在67年底合组了乐队Uriel,后来Steve去上大学,剩下三人改组为Egg和Decca公司签约,可故事并未就此了解----69年间Dave Stewart偷偷把Uriel过去Jam出来的一张玩票性迷幻专集拿到一间蚊型公司发表了,为了避免与Decca公司发生合同上的麻烦,乐队更名为Arzachel,而乐手的名字也全部给改了个面目全非,更神的是唱片内页的介绍里还给各人伪造了传奇到荒唐的履历!尽管Steve Hillage将之视为一个笑话,可音乐会自己说话-----我想大多数有幸听过这张唱片的乐迷都会有跟我一样震撼的聆听经历,说它是英国迷幻音乐历史上最具爆炸性的一章也不为过。在这里,Dave Stewart和Steve Hillage后来赖以成名的大师级演奏风采还没成型,电风琴和电吉他,弹来弹去都是简简单单的伎俩;可那些炽热而恍惚的,流体状的,粘稠的,铺天盖地的白噪音群,听着真是过瘾啊!有人拿Ash Ra Temple来作比,那是说听感上的颠覆性吧,其实那些德国佬又哪能写出这么正点的迷幻流行曲?从The Velvet Underground到The Jesus And Marry Chain再到Black Rebel Motorcycle Club,喜欢这一系列乐队的朋友,如果错过了Arzachel你会后悔的。

3.  Kevin Ayers-----Whatevershebringswesing(1971)
Kevin Ayers的重要性在今天常常被人们忽视,可在坎特伯雷音乐的盛世里,他绝对是Robert Wyatt之外的另一指标性人物。离队后他试图和刚被乐队开除了的Syd Barrett搭伴,可惜两人合作的唯一成果单曲Religious Experience最后未能发表,直到03年再版的Kevin Ayers首张专集Joy Of A Toy里,该曲唯一有Syd弹吉他的版本才作为BONUS TRACK出现。平心而论,作为单飞的唱作人,Kevin Ayers比Syd Barrett出色多了。终于,在谈Prog的时候我们可以把焦点集中在作曲者写旋律的才华上了,Kevin Ayers笔下那些每每叫人动容的歌,就算撇开其古灵精怪的编排,也足以独步英伦了-----并非Nick Drake那路的青葱无邪,而更接近于偏执的Lou Reed温和下来的时候:暖人,窝心,却又带点糜烂,讥诮的灰调。就算没有他那沉着厚实的嗓音出场,Kevin Ayers也可以谱出碟末那曲隽永到叫人屏息的器乐曲Lullaby-----虽然只有2分钟,可每次听都会叫我有循环播放它的冲动。在New Age这名词还没出现的71年,当时还在Kevin Ayers伴奏乐队里的Mike Oldfield会不会也曾经受到Lullaby无字诗篇般的感染呢?

4.  Caravan-----In the Land of Grey and Pink (1971)
经过迷幻年代大受好评的同名专集和一张完全树立起独特风格的完美作品If I Could Do It All Over Again I'd Do It All Over You,黄金阵容的Caravan在71年推出了这张征服了整个Prog界的颠峰著作。Caravan带给我们的永远是个童话般神奇的世界,就算是超过20分钟的组曲,在Dave Sinclair流丽不羁的键盘演奏引领下,Richard Sinclair和Pye Hastings两把羞涩真挚的唱腔,再加上Jimmy Hastings的明媚长笛,总能让你在不知不觉中走过,时间都好象被缩短了。而甜美之外,乐队那些灵动到不着痕迹的变奏,异想天开似的铺排又总能叫你赞叹不已。乐队接下来的两张Waterloo Lily和For Girls Who Grow Plump in the Night都是不容错过的杰作。

5.  Matching Mole----Matching Mole (1972)
Third出版以后,Robert Wyatt逐渐从Soft Machine里淡出,到了71年Fourth里已经找不到Robert Wyatt创作的曲目,只是作为鼓手存在。这年里,他组建了自己的新乐队Matching Mole。说起来Matching Mole是Soft Machine的法文译名machine molle的谐音,然而作为集结了Caravan键盘手Dave Sinclair,Delivery吉他手Phil Miller和后来加入801的贝司手Bill MacCormick的坎特伯雷全明星乐团,Matching Mole完全突破了同期Soft Machine的创作格式。在这里我们可以听到Robert Wyatt自己想做的东西,也是Fourth乃至Robert离队以后Soft Machine出版的一连串专集中缺少的东西----幽默感,睿智的魅力,以及真正的革新精神-----而不是越来越精湛,也越来越模式化的爵士即兴技艺。听听Immediate Curtain里Robert Wyatt对Mellotron琴维度奇诡的运用你就会明白我在说什么。Dave Sinclair的影响在开篇那首Caravan式的O Caroline里听得真是再明白不过,Wyatt大概从没美得这么单纯过。当然也应该看到,Phil Miller在Matching Mole的同名专集里才真正建立起了自己那一手灵气逼人的爵士吉他演奏风范。同年的第二张专集Little Red Record(封面上是四人扮作红卫兵摸样,其中一个还挥舞着小红本)也保持了奇高的水准,监制是Robert Fripp,并有Brian Eno客串。

6.  Gong-----Angel's Egg (Radio Gnome Invisible, Pt. 2) (1973)
1967年间,澳大利亚流浪吉他手Daevid Allen随Soft Machine去法国演出,当他们准备回英国的时候,Daevid被告知他的签证过期了,被拒绝入境,于是他退出Soft Machine留在了法国。68年法国学运,Daevid也是抗议者中的一份子,和很多法国年轻乐手一样,他也组建了自己的乐队Gong。尽管和Magma等法国68级Prog乐队有着相同的起源,Gong却一直保持着和坎特伯雷乐圈的紧密联系,人员进出上是这样,创作取向上也是这样。乐队第一张正式专集Camembert Electrique是百分之百坎特伯雷情趣的典范之作,不过乐队建立起自己的独门教条,是在Steve Hillage和Tim Blake这两名爱好发明创造的天才乐手加入乐队以后发表的Radio Gnome Invisible三部曲-----Steve的翱翔式极速吉他Solo和Tim那些穿梭不止的合成器声效一下儿就把Gong的趣致迷幻摇滚送上了太空。Gong走得最远的Space Rock著作是74年的三部曲尾作You,但这张Angel’s Egg却胜在它展现出了乐队全方位的才能。

7.  Henry Cow----Leg End (1973)
英国Avant Rock界的旗舰乐团Henry Cow在其早年也活跃于坎特伯雷乐圈,乐队第一张专集Leg End是坎派的重要出品。Henry Cow从一开始就在他们的创作中大量引入学院派前卫音乐的概念,在师承自Soft Machine的爵士摇滚构架上,那些走向奇特的乐句,那些精确清冷的演奏,已经体现出乐团的与众不同。到了第二张专集Unrest乐队早已驾轻就熟,带来一张更有说服力的Avant Rock作品。75年以后,Henry Cow一手开创并引起巨大反响的一场音乐革命Rock In Opposition逐渐成型。应该看到Henry Cow以及RIO运动对70年代中后期坎特伯雷乐派出品所起到的反作用:可参考Robert Wyatt的个人专集,以及Dave Stewart领导的两个乐队Egg和National Health的后期作品。

8. Robert Wyatt----Rock Bottom (1974)
1973年一次派对里,喝醉了的Robert Wyatt从三楼窗户里掉了下来,摔成瘫痪,这一变故直接导致了Matching Mole的解体,也造就了Rock Bottom这张不可思议的个人专集。坐在轮椅上的Robert唱出了一组最悲绝的歌,同时他在Soft Machine和Matching Mole中就开始了的人声试验(Voice as Instrument)在这里达到了顶点,此外他全盘投向简约主义的写作也叫人激赏---那缓慢推进的键琴和歌唱给听者施加的撼动力竟是如此之巨大。不能不提的仍然是强大的客席阵容----在最后一首Little Red Robin Hood Hit the Road里Mike Oldfield的招牌式吉他独奏和Fred Frith严苛的中提琴拉弦轮番出场,如此经典场面,可一不可再!

9.  Hatfield and the North----The Rotter’s Club (1975)
Hatfield and the North可谓是坎特伯雷乐派中阵容最恐怖的超级乐队了:核心成员有Dave Stewart,Phil Miller,Caravan的Richard Sinclair以及出自Delivery的Gong第一代鼓手Pip Pyle,此外还有女声三重唱组合Northettes(其中包括了Spirogyra的女主唱Barbara Gaskin),更别提Hatfield每张专集里强大到爆棚的客席乐手名单了。如果说坎特伯雷乐派的根本就是合作,那么Hatfield无疑是把这一优势发挥到登峰造极的例证。不论是当年还是30年后的今天,无数的乐迷和乐评人都拜倒在Hatfield脚下,原因很简单:这帮家伙做出了有史以来最错综复杂的摇滚乐。听他们这两张专集,得全神贯注才行,因为一个个新奇的构思接踵而至,每一秒钟都可能出现叫你惊讶的变化,稍不留意就不知道他们是怎么玩到这步的了。Prog乐迷对于作品中创意高度和变化密度的变态追求,在Hatfield这里能得到最充分的满足。挑剔的耳朵们,Hatfield是为你准备的大餐。

10. National Health-----Of Queues & Cures (1978)
National Health是以Dave Stewart为核心的一系列经典乐队的最后一章,基本上是在Hatfield的基础上组建起来,只是少了Richard Sinclair。第一张同名专集里仍然有前Northettes组合中的Amanda Parsons出现,她天使呼气一样的高音领航使这张专集在很大程度上像是Hatfield的续篇。到了78年这第二张专集Of Queues & Cures里,没有了女主唱,却有来自Henry Cow的Bass手John Greaves加入,这一变阵不但使乐队的演奏得到了空前的强化,而且还立竿见影的带来了全新的创作灵感。John Greaves如同药引,激发了全体团员的热情,这是将Hatfield的复杂脉络抽紧浓缩后制成的集束炸弹-----听听那些风暴突起的段落,比起其前身,更加致命。还有John Greaves写的那首Squarer for Maud,已经是相当RIO的东西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Giant 发表于 2007-8-15 19:5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外还有女声三重唱组合Northettes

这个Northettes她们有出过唱片吗?怎么到处都找不到。。。

Spirogyra真是美啊,尤其那个男声主唱,有种异样的美,反到是听那个女声叫我有些提不起劲头子。。。。。。

许久没来又见大大撰写长篇神作。。。。。。不过。。。已经在去年某期的通俗歌曲上拜读过大大的此文了,仔细看来一些细节地方有所出入,想必这才是当初发表前未做修改的初版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Dionysos 发表于 2007-8-17 17: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Giant 于 2007-8-15 19:51 发表

这个Northettes她们有出过唱片吗?怎么到处都找不到。。。

Spirogyra真是美啊,尤其那个男声主唱,有种异样的美,反到是听那个女声叫我有些提不起劲头子。。。。。。

许久没来又见大大撰写长篇神作。。 ...


好象是没出过的吧
最近在听DAVE STEWART和BARBARA GASKIN在80年代做的那些流行曲,真好听啊!!!哦也
似乎其中还出现了大HIT呢!
通俗上的版本是苏比他们给我改过的.....
我发这个是要给BARRETT看地,不知道他还上不上这里了!!
我觉得重看这个文章...真的蛮肉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barrett 发表于 2007-8-17 22:3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ionysos 于 2007-8-3 00:24 发表
传奇鼓手Bill Bruford,他在70年代末的个人专集深受坎派影响。


坎派没什么印象
Bill Bruford是一高智商人物,几十年一头卷发.
看到过BILL BRUFORD'S EARTHWORKS的现场,爵士味很浓,跟他以前所在的团里的太不同,后来才知他原本精通爵士乐。

http://www.billbruford.com/bill/audio.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Dionysos 发表于 2007-8-20 17: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arrett 于 2007-8-17 22:36 发表


坎派没什么印象
Bill Bruford是一高智商人物,几十年一头卷发.
看到过BILL BRUFORD'S EARTHWORKS的现场,爵士味很浓,跟他以前所在的团里的太不同,后来才知他原本精通爵士乐。

http://www.billbruf ...


袁智聪说BILL是无师自通型的天才鼓手
YES第一张里头他都是乱打的...但是就很有爵士味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豁達乱拜]❤

GMT+8, 2025-1-23 02:1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