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不知发哪版好,想来想去还是发这里吧,因为这儿没有一个“旅游版”
这个,绝对诱人,作者是网上活跃(当然网下也更活跃)的著名驴友(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吧)江鱼儿
关于湘西龙山县飞虎洞,以后会有更多发过来,这个洞现在火了
采自http://www.travel-photograph.com/html/tandong-1.htm
要看图片及地图请去
湘西全称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是该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这是一个洋溢着少数民族风情的地区,全州辖7县1市,人口253万,土家、苗、白、回、瑶、壮等30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0.1%。此外,湘西有着秀美的自然风光,张家界的前身大庸县,即为湘西所辖县市之一。凤凰古城、芙蓉镇、永顺猛洞河、龙山火岩溶洞群...,这些无一不是风光绝美之处。
湘西龙山土家族自治县是我此次湘西之行的重点,该县位于湘西西北,湘鄂川黔四省在此交界,"乌龙山剿匪记"的故事便发生于此。龙山县属于典型的岩溶地形发育区,区内遍布各种类型的溶洞,以火岩溶洞群和八面山燕子洞在湖南省最为出名。火岩的飞虎洞从未开发,进洞之后的大厅面积近万平米,此后洞分上中下三层,中途无数岔洞。97年曾有法国探洞专家在县政府人员陪同的情况下探查一月无果而终。八面山燕子洞四个洞口分布在八面山悬崖陡壁间,解放初曾盘踞湖南出名的巨匪师兴周部(国民党少将师长),当时是黑夜采用吊索垂入洞口才得以攻破此据点。据传洞内有道通往几十公里外的四川,解放后有人好奇探查曾困死于洞中。
2001年2月初,春节刚刚过去,我便带着对这片神奇土地的好奇上路了。列车经过整整一天的奔驰,中午停在了张家界。张家界前身为湘西的"大庸县",后为了发展当地的旅游业,从湘西自治州分了出去,但当地至今还有不少人习惯说"大庸"。张家界是一个很美的地方,素有"张家界看山、九寨沟看水"的说法,因以前曾到过此地,加之此行主要目的在于龙山探洞,我便无心停留,很快坐上了发往龙山县的长途班车。龙山离张家界的直线距离其实很近,但因是山区公路盘旋往复,路险难行,又是6个小时在车上度过,幸好一路风景甚美也不觉得旅途漫长。
<b>飞虎洞,可能成为排名前列的中国巨型洞穴 </b>
车到龙山县城时已经天黑,我找到以前的几个朋友,连夜定好了第二天的包车。此后便是与这帮朋友逛街、吃夜市、喝啤酒,不亦乐乎。
第二天一早,我邀上这帮朋友,一行八人挤在一辆面包车出发了。火岩飞虎洞属于龙山县召市区,距离县城四十公里,一路上为碎石土路,车颠簸得厉害。中途连爆了两次胎,结果40公里的路,我们活生生花了2个多小时才到,最后5公里还是步行加搭拖拉机。
飞虎洞就位于公路的右侧山上。当地政府花了一点钱,修了一条通到洞口的石阶路。洞口很大,进洞就是一个面积达数千平米的大厅,甚至有好事者修了一个灯光篮球场,洞口边有写着"摆手堂"字样的石碑,除了作为球场,还是当地土家族人跳摆手舞的地方。除此之外,洞内再无其他人工开发的痕迹。
我们进入黑暗的大厅深处,一路很宽敞开阔,我那号称50米照射距离的法国探洞头灯灯光便显得如此微不足道。十分钟不到,我们到了大厅的尽头。我在四年前曾来过这儿,大概知道周围的地形。飞虎洞分为上中下三层,大厅只是最下层,除了面积大,倒是不深。大厅尽头应该有一根长达七八米的大木柱,需要攀爬上到中间层,体力和攀援技术不好者在这儿就只能望而却步了。但现在显然已经人是物非了,我们找了半天也没能再看到那根大木柱,搞不好被当地人搬走当柴烧了。
因此次只有我一个人从北京过来,除了必备的灯具等物,无法带上更多的探洞装备,缺乏装备支持,我们无法徒手爬上这垂直的岩壁,只有悻悻然退出大厅。我转而带大家沿公路继续前行一段,凭四年前残留的印象找到了那条几乎无法辨识的小路,上到山腰。这儿有一个仅容一人趴着钻入的小洞,直接通向飞虎洞的第二层。众人鱼贯而入,进洞映入眼帘的就是一片倒挂的漂亮钟乳石,让从未探过洞的几个朋友惊叹不已,我告诉他们更为神奇壮观的景致还在后面,这几人方匆忙跟上。
沿洞穴往西北方向前行约100米,右侧出现岔洞,这里通向刚才退出的摆手堂大厅,此前我已经探明过这段不长的路段,所以带着大家走左侧的主洞通道。此后的路段主洞穴转向北方,地势逐步下降,但总的降幅并不大。一路洞穴时宽时窄,宽的时候二三十米布置,窄的时候却只容一人侧身通过。洞顶也是高低起伏,高时达三四十米,甚至另有天眼通向未知之处,只是限于装备不能一一探查。低矮时大家只能在地上爬行前进。沿途钟乳石石笋、石峰形态各异,美不胜收,有朋友光顾看景结果头顶撞了个大包。两个小时过去,洞中开始出现流水沟壑。愈前行,流水愈明显,甚至有的地段已经能隐隐听见岩体内部传来的隆隆水声,只是无从找到通道。从我们脚下的沙滩、淤泥可以判断出,夏季水量大时,此地一定是一条壮观的地下河流,从两侧岩壁流水留下的印记也可以看出。突然间,有朋友指着一处水塘大叫"看,看,那是什么?"几只头灯的灯光登时顺着手指的方向打了过去。一条十厘米长的盲鱼正静静趴在水底,我见状踩着附近出露水面的石头将它捧了起来。灯光照射下,我们发现盲鱼全身几近于透明,身体内的血管肝肠清晰可见,太神奇了,每个人都变得异常兴奋。此后一路,我们陆续发现更多的盲鱼、盲虾、盲泥鳅,无一例外,都是如玻璃般透明。中间甚至见到粉红色透明的鱼种,晶莹剔透,凭我大学所学的生物知识根本无从辨识。只有一种,被我们所有人一致认为是娃娃鱼(大鲵)的幼鱼,大而扁平的鱼腹,短小的鱼尾,与我们所见过的大鲵幼鱼很相似,除了透明的身体。 三个小时很快过去,洞穴突然到了尽头。我大惑不解,印象中四年前那次走了将近一天也未见穷尽的。眼前的尽头是一片流水的狭缝,我和另一朋友费力钻了进去。狭缝尽头变得开阔些,脚底是直径两米左右的圆形钟乳石地,向前的路便嘎然而止,周围都是垂直甚至倒倾的岩壁,向上是无法看透的黑暗,仿佛一个扣着但却没有封顶的大钟,几股细细的水流便从黑暗中掉了下来。我无法抑制自己的好奇,试了试岩壁,有不少供攀爬的裂纹,岩质也很坚硬,便让朋友一旁协助照明,徒手向上爬了一段。约有七八米的高度之后,攀爬难度大了起来,流水不时溅在我的身上,没有保护措施的情况下,这样过于危险了,我最后看了一眼头顶深深的洞穴,放弃了继续向上的努力。 返回的途中,我们尽力寻找,企图找到几年前我走过的那段更深的洞穴。结果很失望,仿佛从世上消失了一般,我们没能再找到它。
出得洞外,我们发现天已经黑了下来。当夜找了老乡就地住下了。
<b>风洞,洞口强劲的风力甚至让当地人想装一台风力发电机</b>
风洞与飞虎洞各自所在的大山相邻,中间就隔了一条河,当地人称之为"皮渡河"。皮渡河两岸竹林成荫,河水因从山洞中流出含大量的石灰质,显得碧绿晶莹。夏季在此避暑泛舟定是再惬意不过的事情,下游巨石滩涂众多,玩漂流也很过瘾。 风洞洞口位于公路左侧的半山腰,这天早上,我们从附近的老乡家出发,顺着一条很小的石径,爬山半小时之后,来到了风洞口。洞口也就刚好比一人稍大,正对洞口有一座凉亭,一进亭子,便有一股吸力让人不由自主朝着洞口过去,愈靠近洞口,风力愈加强劲,体轻的人几乎都要站立不稳了。据说夏天是往外吹凉风的,且风力更强,当地有人甚至打算在洞口装一个风力发电机,但不知何故没能继续下去,我们看到的洞口也就有了水泥磨砌的痕迹。最初修这个亭子本意是要在此纳凉的,但依现在这个样子恐怕要凉过头了。 进洞之后,风力变小了很多,但因风是从脑后吹过来的,老是觉得后脑勺凉飕飕的,幸亏人多势众,要就一个人非被自己吓死不可。风洞的岩溶发育显然要比飞虎洞更为成熟,因我们沿途看见了更多的形状各异的钟乳石。单从洞口的位置来矗?缍匆?确苫⒍锤叱鼋?00米,洞内要干燥很多。前行几百米之后出现了分支,两边几乎都是很大的洞穴,我们无法判断谁是主洞,便先选择了左手。洞穴下降得厉害,感觉里一直在走下坡路。愈前行,景致愈加壮观。出现了高达二十多米的钟乳石,将洞穴顶底相连,也有宛如莲花盛开的钟乳石丛,我们禁不住感叹自然的神奇和伟大。再往下,开始出现流水。有人又兴奋起来,拼命盯着一路的水潭,希望又发现什么希奇古怪的东西,但最终还是一无所获。几个小时后,洞穴到头了,洞顶和地面连在了一起,只留一条细缝,流水便从这细缝钻入了深深的地下。
掉头回来,我们再转入刚才的右边岔洞。这边洞穴的流水要更多一些。下降没有多远,已经出现了细细的水流。洞穴很宽很高,相当长的一段距离给人的感觉都是在宽广的大厅中前行,中间的水流也仿佛一直长不大,就像一条细线引导我们一直走入地心深处。中途有三人累得不行,留下一部分食物和灯具后,我便让他们原地等候。剩下几人怀着越来越重的好奇继续前行。路途中间看到岩壁上有前人留言,"85年某某到此一游",想起十几年前在这洞底深处有人同样这样走过,心里禁不住泛起一种异样的感受,感叹如流水一般的时光,感叹自然的神奇让好奇的人们走过一样的探险路。
也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洞穴开始变得狭窄,流水仍然不大,但是切割出来的沟壑突然一下子深达几米。头上的洞顶也越来越高,最后终于变成了无边的黑暗,随之脚下的沟壑也成了无底的深渊,显然这是夏天的洪水冲蚀所致。路越来越难行,洞穴变得只有两三米宽,中间是深深的沟壑,我们只能贴着岩壁艰难前行。终于无路可走了,大家眼望着前方的黑洞都停了下来。我不死心,老想象现在"山穷水尽疑无路",前面也许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凭着防滑的鞋子,以类似攀岩的姿势硬是往前再爬出了二十来米,实在无法再前进了。我掰下一块碎石,朝着沟壑丢下去,足足过了四五秒才听见撞击的回声。返回来的这二十米让我胆战心惊,中间歇了两次出了一身冷汗才回到安全地带。临走前,回望这一线天似的绝壁,心想只能明年带齐装备过来了,禁不住又是兴奋又是遗憾。
出了洞,眼前觉得异样的明亮,原来是在黑暗洞穴中呆的时间太长,眼睛都已习惯了黑暗的环境,其实这时已经是下午五点。
<b>鮎鱼洞,地下阴河,我们划船进入,半天后却又莫名其妙回到起点 </b>
鮎鱼洞是当地一个有名的水洞,其洞口与风洞洞口相距只有几里地,同在一座山中。该洞水量极大,是皮渡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我相信此洞与风洞应该是通连的,风洞消失的流水应该是从这儿流出。洞中盛产鮎鱼,洞也因此得名。其实早年洞中更有不少娃娃鱼,只是现在很难再见到了。
我和朋友们再次兴致勃勃的踏上了探险之旅。这次只有五个人,两天的爬山钻洞已经让其余几人体力吃不消了。我们在当地找了一条小船,因洞内只有很少的地方能够上岸驻足,多数地段只能划船进入。 洞口宽约七米,高不过两米,碧绿的河水就静静的从黑暗的洞内流出。我们的划船工具是一根四米来长的竹槁,既能划也能撑,很方便。因是逆流而上,划着很吃力,几个人便轮着上前。洞中阴冷潮湿,所以即使划船吃力,也很难出汗。呼出的热气在黑暗背景衬托下从浓到淡袅袅消失,周围除了头灯的光柱就是无边的黑暗,很多地方竹槁无法撑到底,也不知道究竟有多深,气氛便有点恐怖,尤其站在船头的人,深怕黑暗中冒出什么可怕的东西。
洞顶一直不高,我们经常需得弯着腰避让头顶的钟乳石。一路上的景致很美,头顶的钟乳石灯光照射下千姿百态,变幻万千。河流宽窄变幻,宽时达二十来米,窄时刚好船身能过。两岸、洞顶不时能看见潺潺的水流垂下,细者如线,更有如玉珠般滴个不停的,我们的小船便在这梦幻世界间穿行。当然,这要有个前提,你的胆子要够大。不然同样是在梦幻世界,有人是美梦,有人却是噩梦了。 突然间,有人发现脚下水流方向有了改变。刚开始我们是逆流而上,此刻却已经是顺流了。登时就有人感到害怕,担心此去前路凶险,要求返回。我却是好奇心奇重的人,利用撑船的机会,坚持往里多走走,刚好也有人支持我的主意,于是意志坚定者便裹胁着犹豫动摇者同船异梦,继续朝着未知的黑暗深处前行。 前方水流声愈发明显,眼前所见景致似乎也愈加奇特怪异,犹豫者便更加害怕,我也开始担心起来,担心前方出现瀑布跌水,大家这一跌下去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爬上来。就在我说"最后再划十米"的时候,眼尖的人已经发现了奇迹:遥远的前方出现了亮光,依稀有洞口。众人又惊又怕,我则是兴奋不已,甚至想象前方也许是另一个桃花源。奋力划了过去。因是顺流,很快到了近前,又有人发现洞口居然有一座小桥,众人更为惊奇。再上前,大家突然愕然发现,这就是我们的出发地。天哪,我们怎么回到这儿的?五个人,谁都没有发现什么时候调过船头啊。此后回城的路,这成为我们讨论最激烈的疤猓?抑?溃?绻?囊惶觳辉倮匆淮蔚幕埃?饣岢晌?涝兜拿铡?
<b>后记</b>:
后来有机会认识了当地人曹三,他就是前些年陪同法国人Jolivent等世界洞穴协会探洞专家的向导,据他反映,这几个法国人此后几年冬天经常过来,到现在也没能彻底探清飞虎洞。我甚至见到了他珍藏的由Jolivent绘制的洞穴地图。根据这份地图加上我自己两次探洞的记录,可以判断出,就目前已经探明的飞虎洞主洞长达6000米,加上支洞总长超过12公里。就洞穴长度而言,目前有记录可查的中国排名第一的是湖北利川的腾龙洞系统,长达33522米;排名第六位的是贵州紫云的格必河系统,长11896米。如果飞虎洞洞穴长度得到确认,那么它至少将取代格必河系统,成为中国第六位的巨型洞穴。再看洞穴深度,中国目前深度超过200米的洞穴(或竖井)只有31个,最深的是湖北鹤峰寨洞一亁洞,深552米。而飞虎洞所在山顶,有竖井(当地人称天眼)直通洞中大厅,垂直深度高达300米。这就意味着飞虎洞在洞穴深度方面也能排入中国洞穴前列。
据曹三讲,在一处很小的分岔需要爬行十几米才能进入真正的主洞通道,当时我们可能错过而进入了岔洞。太想留下继续探查了,可惜我的时间已经不够了,只能留待明年了,"我会带上装备来的",我对几个朋友这样许了诺。
<b>关于湘西探洞行的补充说明</b>:
北京西客站――张家界市,K267次,12:12发车,第二天11:45到,1653公里,硬卧票价353元。张家界市――龙山县,长途汽车,平日50元,春节80元,车次较多,200公里,通常6小时可到。以上也可以选择:北京西客站――长沙,T1次,17:00发车,第二天8:57到,1587公里,硬卧票价345元。长沙――龙山县,长途班车,需15小时,车次较多,春节130元
龙山县――火岩溶洞,包车,面包或夏利,通常不应超过150元/天。在湘西的食宿便宜,通常不会超过100元/天。
<b>游侠小结</b>
出行时间:8天
出行费用:1700元
身心消耗:三星
出行难度:四星
<b>游侠建议</b>:
探洞是一项极度刺激而又危险的运动,尤其是探测复杂的竖井和大型洞穴时,更需要精良的装备和娴熟的探洞技术。如果没有做好装备和技术方面的准备,勿轻易尝试复杂洞穴探险。此次之所以带几个从未探过洞的朋友同行,因我以前亲自来过,熟悉情况,且不打算探察垂直洞穴。下面是几点关于探洞的经验:带足够的电池和备用灯泡、充足的食物和水;沿途作标记,尽力记住所经之处的地形;探洞之前,让人知道此事;带救援绳索,以防万一;如有条件,对洞穴作考察记录。最后提醒一句,千万别破坏环境。
如有对探洞感兴趣的同道中人,可致信crazyspelunker@263.net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