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五岭之南有大壑”——广西乐业天坑群

[复制链接]
dachy 发表于 2002-8-20 16:43: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mg src="http://www.cctv.com/news/special/zt1/gxtiankeng/images/5383_1_4.jpg" style="float:left">这次,是我有点意外的,广西乐业县去年忽然成为热点的天坑群。
所谓的“意外”也不是真意外。一直猜测广西西部很多未开发的地方,应该有一些地质奇观才对。但没想到在乐业县竟然有天坑,而且是“群”。乐业这个县份是属于百色地区,情况如何我也不清楚--广西除了东南及南边外我都不熟悉,特别是西部和西北部。

在我国一些古籍中,多次提到深奥莫测的“大壑”。《山海经大荒东经》记载:“东海之外有大壑。”《列子汤问》:“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曰归墟。八坡九野之水,无汉之流,莫不注之,而无增无减焉。”乐业的“天坑”群,十分吻合古人丰富的想象。

  大石围位于广西乐业县的同乐镇刷把村百岩脚屯,据探测,它周围山峰海拔高度在1440米以上,洞口东西走向550米,宽380米,深约600米。打个比方,<font color=red>世界上最高的摩天大楼不过470米,如果把它填进大石围,没顶后还绰绰有余!</font>

  <font color=red>这种垂直深陷、呈竖井状的地质奇观,在国际上被命名为喀斯特漏斗,在我国四川的兴文和重庆的奉节有发现,又称为“天坑”。</font>一般来说,“天坑”不论大小,底部都有地下河经过并且有一个入口。令人惊叹的是,以大石围为中心,人们又在周沿发现了白洞石围、天星冒气洞石围、黄獍洞石围、风岩石围、燕子石围、穿洞石围等20多个大型漏斗。2000年6月,中国岩溶专家洞穴研究会会长朱学稳教授在考察后惊呆了:“这是世界自然遗产等级的景观!”初步探测表明,乐业的“石围群”几乎囊括了各种类型的“天坑”,堪称“天坑博物馆”。这些“天坑”在世界喀斯特大型漏斗的排名中其深度、容积均位居世界前十位,如此大规模地集中排列,世界独一无二。其中大石围的地下原始森林面积为世界第一、容积为世界第二。
  天坑和地下洞穴就是我们所说的“喀斯特”地区,喀斯特听起来还是很奇特的,它是一个外来语。在南斯拉夫西北部塞尔文尼亚共和国境内有一个高原叫喀斯特,那里是一片石灰岩裸露的地区,光秃秃的石头呈千奇百怪的形态,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地貌景观。这个术语,起初是在欧洲,然后在世界各地都得到承认和广泛使用。

  我国广西乐业县的天坑群是一个世界上极为罕见的喀斯特溶洞群,当地人把它们叫做“大石围”。它形成于6500万年前,形状犹如一个个巨大漏斗,隐藏在群山峻岭之中,经过初步考察已经认定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天坑群。

  目前世界上只有俄罗斯、澳大利亚、巴布利亚几内亚发现过天坑,近年来重庆南川地区发现过三个深约300米的天坑。而此次发现的乐业天坑群,由近20个天坑组成,最深的达600多米,浅的也有300多米。乐业天坑群几乎囊括了各种类型的天坑和溶洞的景观,具有极高的科考、探险价值,被专家称为“天坑博物馆”和“世界岩溶圣地”。

  对天坑的好奇不仅仅那些从未见过她的人,当地人也对天坑也充满了好奇,他们在两年前自行组织了一个天坑探险队,用当地的一种动物命名,——“飞猫队”。飞猫,这种动物学名叫鼯鼠,形似猫,在四肢之间长有蹼,能在山林中滑翔,平时生活在高山峻岭中,它们的粪便都是好东西,就是一种贵重的中药“五灵脂”。

  四壁陡直的天坑,对于人们来说,简直就是绝境,但只有这种小东西能够展开双臂自由地飞入神秘的天坑底部。这只探险队没有白叫“飞猫队”,他们经过千辛万苦还真下到了最深的天坑底部。但是他们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一名飞猫探险队队员,当地的武警战士在进入天坑底部的溶洞中地下暗河1公里处,不慎跌入看似平静却急流汹涌的旋涡中,顷刻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中国科学院和中国洞穴协会的专家们最终确定我国广西乐业天坑群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天坑群,已发现天坑23个,其中最大的大石围天坑底部分布的原始森林面积为世界第一、垂直高度为世界第二、容积世界第三。专家还测量了大曹溶洞地下大厅,长300米、宽200、最高处达260米,对比分析后确定大曹溶洞地下大厅是我国最大的地下大厅,也是世界第二大地下大厅,完全可以放得下一个北京工人体育场,地下大厅顶部距离外界地面只有20米,是一个正在形成的天坑。有关专家表示这一发现对于研究天坑溶洞的成因构造提供了最直观的科学依据。

  这次科考队在成功下达最深天坑——大石围600米的底部后,发现一批神秘的洞穴动物,其中的两类动物已被中科院专家认定是新的物种。分别被命名为天坑中国溪蟹和张氏幽灵蜘蛛。值得一提的是天坑中国溪蟹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专门生活在洞穴中的蟹类。还有十几种动物标本由于形态特殊,难于分类,正在分类鉴定中。中科院动物所的研究员陈国孝告诉记者:它的发现对研究和防治流行于我国南方的肺吸虫病有着极高的医学价值。

  在天坑这个封闭的环境中还发现许多史前时期的珍稀植物如三叶梭,在大石围天坑底部发现了一片的原始蕨类桫椤林,数量达60多棵。专家表示,天坑下生存的动植物不仅是保存了一个古生物的基因库,也是研究古环境、古气候难得材料。这些对乐业天坑群地区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来说都是举足轻重的材料。

  广西乐业天坑溶洞群科考队在花坪乡的一个溶洞中,发现了大量的脊椎动物化石,现已发现了11种大型脊椎动物化石。特别是发现的大熊猫头盖骨化石,是我国目前看到的最早、最完整的熊猫头盖骨化石。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研究所的专家在当地的进一步考察中又发现了两个新化石埋藏点,专家认为在这样一个地区发现如此集中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是非常罕见的,而且保存得十分完整,由于这些化石的年代距今约200万年,正好是云贵高原抬升,也是人类起源的时期,所以专家认为乐业溶洞化石可能对研究人类起源有重要价值。目前,对这几个化石蕴藏地的挖掘正加紧进行,专家推测在这里极有可能取得更多的发现。

  中国洞穴研究会会长朱学稳教授今天在南宁说,中外探险队上个月在广西百色乐业县大石围天坑群中发现的地宫容积为世界第二大,仅次于马来西亚沙捞越的一座地宫。

  中外探险队员在乐业天坑群中的大曹天坑和冒气洞内分别发现了巨大的地宫,其中大曹地宫面积为5万平方米,最高200米;冒气洞地宫面积3.06万平方米。

  朱学稳说,这两个地宫的面积及高度在我国目前已经探测的洞穴中分属第一和第二,位居世界第二和第三。两处地宫均与现代地下河连接,如将其开发出来,其旅游价值“不亚于桂林的芦笛岩”。

  天坑是岩溶地区因地下溶洞塌陷或水流侵蚀而形成的巨大坑洞,乐业县目前已经发现了20座天坑,是世界最大的天坑群。来自中国、英国、美国、爱尔兰、澳大利亚等国的探险和科学考察队陆续对乐业天坑群进行了5次探险考察,目前已基本完成了天坑群的定位和旅游资源调查。

  朱学稳认为,大曹地宫和冒气洞地宫是尚未塌陷到地面的“隐形天坑”,不排除其在若干年后继续塌陷成为天坑的可能。

  广西乐业科考队近日对大石围天坑群以北的布柳河上形成的巨大仙人桥进行了考察。

  仙人桥是自然形成的巨大的石灰岩桥。它位于布柳河上游,横跨布柳河两岸。

  经科考队测量,广西不柳河上的仙人桥桥面厚度达78米,总桥高145米,桥高19.4米,拱孔跨度达177米。其规模从目前的资料看,还没有发现比它更大的。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朱学稳认为,布柳河仙人桥是目前我国喀斯特地貌中最为独特的构造。

  专家认为,仙人桥的形成首先是由于河谷在这里形成了一个曲流,随着地壳的抬升,坡面变陡,河水从曲流中间穿过,不断冲刷石灰岩质的坡面,加上地下溶洞洞顶在重力作用下不断崩塌,最终形成了如此壮观的仙人桥。  

<div style="style="float:left""><img src="http://www.cctv.com/news/special/zt1/gxtiankeng/images/4767_1_dixiahe.JPG"><br>天坑溶洞中的地下河</div>  广西乐业科考队对乐业溶洞群、地下河的考察工作已进入尾声,专家们初步探明了它们的分布与走向,根据结果专家们判断,乐业地区的地下河可能是世界上最长的地下河系统。

  中外科考队员对乐业地区近20个天坑溶洞中的地下河进行实地分段测绘,目前,已经累计测绘完成了32公里的地下河流域图,而这只是20多平方公里乐业石灰岩地区的地下河分布情况,其他几百平方公里的地下河由于水位太高,这次科考还无法进行探测。根据已有的分段测绘图,专家们推断出,乐业地区地下河系统长度可达700公里以上,这将是世界上最长的地下河系统。

  乐业整个石灰岩地区的降水通过无数岩石缝隙渗入地下汇成大大小小的支流,这些支流汇合后地下河后进入冒气洞,再流向大石围天坑底部的溶洞,最后地下河水全部汇入红水河。

  科考队发现乐业天坑溶洞群的地下河实际上也是联为整体的庞大系统,整个系统呈现一个大的S型走向,由此再次印证了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关于地下河成S型的理论。

  据了解,今年晚些时候,中外专家还将采用洞穴潜水的方式,对这次科考中无法进入的溶洞地下河进行考察,最终得出全部洞穴的测绘结果。

<div style="style="float:left""><img src="http://www.cctv.com/news/special/zt1/gxtiankeng/images/5386_1_5.jpg"><br>白洞天坑底部通往冒气洞的入口</div>  冒气洞位于乐业县城至大石围天坑的必经之路上,科考队首先来到公路边的洞口处,一位队员从洞口扔下了一块石头,大约十秒钟后洞底才传来石块落地的轰鸣。

  随后队员们对另一个有趣的现象进行了测试:随便扔下一些竹叶后,竹叶在洞口上非但没有掉下去,反而浮在了空中。专家解释说,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冒气洞一定与另外一个洞相通,冒气洞就像“锅炉”上的“烟囱”,与“炉口”形成气流的循环,而与这个“烟囱”相通的“炉口”就是白洞天坑。

  随后队员们绕到山后,因为要想进入冒气洞,必须通过与之相通的白洞天坑底部的溶洞才行。白洞天坑深311米,它虽然不像大石围天坑那样四面全是绝壁,可还是有约40米的路段只能使用SRT技术(单绳技术)下岩。科考队员在下岩的过程中发现这里的植被与其它天坑有所不同,植被颜色翠绿,阳生植物(也就是喜欢阳光的植物)明显比其它天坑多。专家解释说,阳生植物的形成时间一般要晚于阴生植物,由此推断,白洞天坑和冒气洞比其它的天坑要年轻。

<div style="style="float:left""><img src="http://www.cctv.com/news/special/zt1/gxtiankeng/images/5387_1_9.jpg"><br>进入白洞天坑底部的溶洞</div>  进入白洞天坑底部的溶洞,科考队发现,从这里到冒气洞之间是一个呈45度角的、巨大的V形深坑,布满了从顶部崩塌下来的巨大石块。洞中的钟乳石较少,湿度很大,洞内还有一条地下河通过。

  云南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刘宏说:“这个冒气洞原来是流水的通道,地下河断了,把下部不断扩大,顶部崩塌不断扩大,上面的洞只有几米那么大,但到了下部它的尺寸有100米那么大,所以,它在形成过程中不断崩塌,不断形成的。”

  科考队在冒气洞底部看到,洞内的空间很大,而冒气洞的洞口很小,仿佛是夜晚的半个月亮,经测量洞口距洞底的垂直高度为260米。专家认为,白洞天坑和冒气洞应属一个整体,他们是这次考察中探察到的最年轻的天坑。它为科学家研究天坑的成因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实例。
<img src="http://www.cctv.com/news/special/zt1/gxtiankeng/images/5390_1_1.jpg" style="float:left">洞内钟乳石
<img src="http://www.cctv.com/news/special/zt1/gxtiankeng/images/5392_1_3.jpg" style="float:left">从冒气洞内向外望去,宛若月亮的洞口。

  广西乐业科考队昨天在大石围附近的大槽天坑的底部,发现了一个特大型地下溶洞。

  大槽天坑的底部有一个通往地下的通道。进入通道后,科考队发现了一个深达30多米的陡峭的洞口,队员们小心地向下探索,尽管队员们经过了严格的训练,但面对着一眼看不到底的地洞时,动作还是显得比较笨拙。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队员们才终于下到洞底,借助微弱灯光的照射,他们发现地洞的四壁布满了海洋古生物化石。科考队的专家初步鉴定,这里在远古的二叠纪时期是一个充满生机的海洋世界。

  当队员们摸索着又通过一个狭长的小洞时,眼前突然变得漆黑一片,队员们所带头灯的最大照射距离是120米,然而所有的灯光这时都无法照射到洞的四壁,失去了参照物,此时他们才意识到科考队进入到了一个规模空前的地下溶洞。

  中外专家为了初步测算这个溶洞的大概容积,作了一个简单的回声实验。

  外国专家:“喊话,看时间,这个溶洞大约长为300米,高为200米,它的形状就象特大的葫芦,前面一段狭长,有点象英吉利海峡隧道,这是我们所知道的中国最大的地下溶洞。”

  根据国际上探洞的惯例,谁先发现的溶洞,就有权命名,科考队准备将这一特大型地下溶洞命名为“化石岩洞”。

  中外专家决定准备充分以后,将对它再进行一次详细的科学考察。



<img src="http://www.cctv.com/news/special/zt1/gxtiankeng/images/4657_1_21.jpg" style="float:left">利用热气球进行科考
<img src="http://www.cctv.com/news/special/zt1/gxtiankeng/images/4649_1_15.jpg" style="float:left">天坑溶洞内底部的“骷髅石”
<img src="http://www.cctv.com/news/special/zt1/gxtiankeng/images/4645_1_13.jpg" style="float:left">天坑溶洞内的神奇景象
<img src="http://www.cctv.com//news/special/zt1/gxtiankeng/images/4648_1_14.jpg" style="float:left">溶洞内龟裂的地面
<img src="http://www.cctv.com/news/special/zt1/gxtiankeng/images/4631_1_2.jpg" style="float:left">溶洞内极为清澈的地下水

<img src="http://www.cctv.com/news/special/zt1/gxtiankeng/images/4633_1_4.jpg" style="float:left">空中拍摄到的一个溶洞入口
<img src="http://www.cctv.com/news/special/zt1/gxtiankeng/images/4632_1_3.jpg" style="float:left">俯瞰天坑全貌

<img src="http://www.nn-tourism.gov.cn/ImageDB%2F2002%2F5%2FImgS%2D678%2D%B4%F3%CA%AF%CE%A7%CC%EC%BF%D3%B6%AB%B7%E5%D0%C2%BD%A8%B9%DB%BE%B0%CC%A8%2Ejpg" style="float:left"> 震撼世界的乐业天坑大石围,经过短短的半年时间的保护性开发建设,如今已是另外一番景色。从前你会两腿发抖地看大石围,但现在你可以轻轻松松地站在宽敞舒适的木制平台上观赏这世界顶级的大石围了!












更清晰乐业天坑群照片~~(美丽!!)
<img src="http://www.nn-tourism.gov.cn/ImageDB%2F2002%2F5%2FImgS%2D558%2D%B5%D8%C7%F2%D0%C4%D4%E0%D6%AE%C3%C5%2D%C0%D6%D2%B5%CC%EC%BF%D3%B4%F3%CA%AF%CE%A7%2Ejpg">
<img src="http://www.nn-tourism.gov.cn/ImageDB%2F2002%2F5%2FImgS%2D565%2D%CA%C0%BD%E7%CC%EC%BF%D3%2Ejpg">
<img src="http://www.nn-tourism.gov.cn/ImageDB%2F2002%2F5%2FImgS%2D563%2D%C0%D6%D2%B5%CC%EC%BF%D3%C8%BA%2Ejpg">
<img src="http://www.nn-tourism.gov.cn/ImageDB%2F2002%2F5%2FImgS%2D680%2D%B4%F3%CA%AF%CE%A7%2D%B4%A6%B4%A6%CA%C7%CC%EC%BF%D3%2Ejpg">



for more information,参考这些来源:

中央台全程直击2001年中外合办的天坑科考活动记录:
http://www.cctv.com/news/special/zt1/gxtiankeng/gxtiankeng.html
百色旅游网乐业部分:
http://www.gxbcts.com/bstl/leye.HTM
《天坑探险行记》(绝对精品!!里面那些照片,看了你会晕!):
http://www.samgharama.com/subentry/life/travel/sap.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ween 发表于 2002-8-20 16:5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偶去桂林的时候导游老是拉人去溶洞
我被迫去了两个
可惜都忘记了名字
其中一个感觉还有看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dachy 发表于 2002-8-20 17: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提一提名气在前的重庆奉节小寨天坑

奉节天坑地缝
<img src="http://www.3ggeo.com/images/cicerone/tkdf/tkdf.jpg" style="float:left">

小寨天坑——天井峡地缝岩溶系统,由上游宽谷,中游峡谷、消水洞和地缝(即“天井峡地缝”),下游地下河和天窗大漏斗(即“小寨天坑”)组成。流域面积230平方公里,首尾全长约37公里,落差1700米。
上游宽谷75公里,为沿背斜轴部发育的铜铄山——茅草坝盆地,盆地周围为高程1900—2000米的溶蚀峰丛洼地地貌,谷底高程1710米,坡降0.002。中游以峡谷为主,长13公里,峡谷宽100-500米,切割深度200-500米,坡降0.04,地表水在其下段上、下一公里分多处潜入地下,在黑洞排出;天井峡地缝式复式峡谷(下段嶂谷)段,长5.5公里,上段为宽200-400米、深300-400米的箱形谷,向北高程为约1000米的迟谷槽干谷;下段为“天井峡”地缝,顶宽10-30米,谷底宽1-15米,深度自上游150米向下游增大为229米,地缝峡谷段坡降0.07,峡谷宽度则自上游向下游逐渐变窄,终成缝隙,天井峡地缝因此而得名。自迟谷槽干谷南端天井峡转为地下河经小寨天坑至迷宫河出口,全长7026米,坡降0.046,地下洞穴宽多小于15米,但高度多在100米以上,洞内温度低于10度,多年平均流量8.77m3/s,最大流量174m3/s。出口在迷宫河源悬崖上,并形成落差为46米的瀑布。
小寨天坑为一巨型溶蚀漏斗。坑口峭崖最高点和最低点高程分别为1331米和1188米,坑底为地下河,高程669米,坑深662-511米。垂直方向上,上半部为椭圆形,直径537-626米;下半部略呈矩形,南北向长357米,东西向宽268米。天坑总容积11935万立方米。四面绝壁,如斧劈刀削,站在坑底抬头仰望,犹如坐井观天。  
??目前,去天坑地缝景区的游人很少。进入天坑的游道,只修道坑内中部300米深的台地上。台地以下还有360米深的地段,道路艰险曲折,难于行走,需要有一定的勇气和体力,方可下行。

??地缝景区,在37公里长的大裂缝中,游人现能进入的,只有3-5公里的一段,其余大部分地段,没有通道,且险象环生,不易进入。

??另外其它8个景区,都未开发,其中龙桥河,迷宫河有少量的有人前往探幽。龙桥河景区,虽无险路,但需不断淌水,而河水冰冷刺骨,使人难以承受,前往赏景需量力而行。


走在小寨天坑的边上
<img src="http://www.lib.whu.edu.cn/~calis/yrrd/txk/img/018.jpg">

进入天坑的游道
<img src="http://www.sotrip.com/theme_main/madebysotrip5/personality/main/01.jpg">

俯瞰天坑,看你晕不晕
<img src="http://www.sotrip.com/theme_main/madebysotrip5/personality/main/02.jpg">

坑内瀑布溪流无数
<img src="http://www.sotrip.com/theme_main/madebysotrip5/personality/main/03.jpg">

常年难见阳光的坑底
<img src="http://www.sotrip.com/theme_main/madebysotrip5/personality/main/04.jpg">

置身坑底,抬头仰望,如坐井观天。周长达2000米底坑口,此时只如一轮明月。还有几条瀑布从坑沿直落坑底。
<img src="http://www.sotrip.com/theme_main/madebysotrip5/personality/main/05.jpg">

从通往三峡的公路上,放眼望去,一条黑缝弯弯曲曲伸向远方,这就是“天井峡地缝”。
<img src="http://www.sotrip.com/theme_main/madebysotrip5/personality/main/06.jpg">

地缝中,溶洞、碧潭处处可见,驻足观览,顿觉幽深奥秘。
<img src="http://www.sotrip.com/theme_main/madebysotrip5/personality/main/07.jpg">

天井峡地缝内,“关口”道道,巨石累累,出出自然成景。地缝内有的地段,雾气朦朦,阴森可怖,使人踌躇。
<img src="http://www.sotrip.com/theme_main/madebysotrip5/personality/main/08.jpg">

地缝河奔腾而来
<img src="http://www.sotrip.com/theme_main/madebysotrip5/personality/main/09.jpg">

这是龙桥河景区,河水清澈冰冷,不知它来自何方,又去向何处。龙桥河是尚未开发地景区,游人极少。
<img src="http://www.sotrip.com/theme_main/madebysotrip5/personality/main/010.jpg">


附:
以上清晰照片的摄者,竟然是一个年逾七旬的老人。独入天坑,佩服!
作?者:

??赵世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离休干部,自1985年离休以来,每年春秋两季都自费外出旅游,或约伴或独行。先后游览了除台湾、西藏以外的32个省、市、自治区的300余个景点。他虽已是74岁高龄,但身体非常健康。本人旅游知识丰富,在1987年由30000多名读者参加的全国旅游知识竞赛中,进入前8名,参加了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旅游知识竞赛现场直播,并获奖励双飞桂林旅游。
??1999年春,我与某教授结伴,同游新近开发的"天坑与地缝"景区。"天坑"是一个环型山,坑口直径320米,坑深(垂直高度)666米,可称为"天下第一坑"。我俩相互扶携,用了约4个小时到了坑底,一路观览了坑内的峭崖、陡壁、飞云、瀑布、森林、岩洞,盛开的鲜花和小动物……,纵览了坑内四壁如画的绚丽美景和身处坑底"坐井观天"的奇景,还观赏了横穿坑底200余米的滔滔地下河。在坑底稍作停留并野餐之后,又经过4个小时的艰难攀爬,上到坑口。这一天,勇于下到坑底的游人只有我们两个勇于付出的老头,这是一种意志和体力的考验,没有一点勇气是不敢轻易下去的。当天有不多的有人到达天坑,他(她)们都只是在坑口或坑内上部的平台遥望坑底,我俩在坑底成为他们的观赏对象,而我们是幸运者。当时还有一架直升飞机在天空盘旋观览,乘飞机观景,是一种高级享受,而我并不羡慕,我觉得我看到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天坑,而他们看到的只不过是一“黑洞”而已,我获得了比他们更为高级的精神享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jaxx 发表于 2002-9-11 18: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吃对这洞那洞的还真是有研究 失敬失敬 挖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dachy 发表于 2002-9-11 18:59: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面那个重庆天坑系列的最后一个图,死是改不了,发在这里啦
<img src="http://www.sotrip.com/theme_main/madebysotrip5/personality/main/10.jpg">
这社区在改长帖时好像有毛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dachy 发表于 2002-9-11 19:0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哎呀小嚼嚼哇
阿D我可是岩洞狂来的
这都不知?:dull::dul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豁達乱拜]❤

GMT+8, 2025-1-23 04:4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