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读《墓中回忆录》

[复制链接]
直直 发表于 2003-5-20 10:3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3年01月28日09:33:52 网易社区 慷慨的棉花


一 活着的墓中人语

  “我更喜欢在棺材里头说话;我的叙述将伴随着那些因发自坟墓而具有某种神圣的声音。”夏多布里昂40岁时就开始酝酿用这样一种声音写他的回忆录。这个历时长久的构建将会成就一个规模宏大的建筑,而非一个普通的纪念碑。在写回忆录的中途,他说,“如果天假我年,我的建筑物将用我的不同岁月来完成;建筑师始终是一个,改变的只是他的年龄。”在回忆录的结尾,夏多布里昂显然已经极平静地站在已经落成的建筑物上:
  “1841年11月16日,我写下这最后的话,我的窗子开着,朝西对着外国使团的花园:现在是早上6点钟;我看见苍白的、显得很大的月亮;它正俯身向着残老军人院的尖顶,那尖顶在东方初现的金色阳光中隐约可见:仿佛旧世界正在结束,新的世界正在开始。我看得见晨曦的反光,然而我看不见太阳的升起了。我还能做的只是在我的墓坑旁坐下,然后勇敢地下去,手持带耶稣像的十字架,走向永恒。”

  在回忆录写作之初,夏多布里昂就立意要在死后50年才发表,以便自己在书写中更为真实、坦率,更接近“棺材里的写作”。《墓中回忆录》的写作,前后历时40年,对岁月的真切追忆、对永恒灵魂的切近、对情感的细微体察和对想象力的恰切的表现,融含在他简洁、精确、变幻、遥远又静穆的语言之中,《墓中回忆录》有各种音效合奏的交响雄浑,史诗一样的宽阔与壮美。
  《墓中回忆录》的最早的读者,应该是雷卡米夫人和她那些有影响力和判断力的座上宾客,夏多布里昂曾认真地听询他们的意见,来对作品反复锤炼,使之完美。那些各界的顶尖人士,曾经每晚赶来会聚在那个森林修道院的小客厅,聆听回忆录的一些片断。由此,有关这部著作的消息不胫而走,赞美声闪烁于报端或在人们中间口口相传,这更增大了人们对这部作品的好奇心,急于一睹这位历经世事变迁和政坛动荡的国务大臣、这位曾以《阿达拉》、《基督教真谛》《殉道者》等著作轰动法国文坛的作家的潜心磨砺之作;加上夏多布里昂不重金钱又顺心随性的性情造成的晚年拮据,出版商得以在夏多布里昂生前,以作者有生之年每年两万法郎的版税数目,使《墓中回忆录》提前出版。

二 文字的魅力

  “季节越是萧索,越是与我的性情息息想关”。
  这是我随手翻开这本书时看到的第一句话,它一下抓住了我!强烈的第一印象,和一种解释不清的奇妙作用力,使我对接下来的段落,几乎能够背诵:“秋天的景物关联着一种精神特征:树叶脱落仿佛我们的岁月,鲜花凋零仿佛我们的时刻,流云飞逝仿佛我们的幻想,光亮渐暗仿佛我们的智力,太阳变冷仿佛我们的爱情,河流冰封仿佛我们的生活,这一切都和我们的命运有着隐密的关系。”这是《回忆录》中记秋天的快乐的一篇,译文短短的,不足700字,但你只在这几百字上轻轻一瞥,就足以领略到夏多布里昂语言中的韵律与节奏的魅力:
 “晚上,我独自登船,在池塘上穿行于灯心草和睡莲的巨叶之间。那儿,准备离开我们这里的燕子已经会合,呢喃之声全都收入我的耳中:儿时的塔佛尼埃也不会对一位旅行者的记述这般全神贯注。落日中,这些燕子在水面上嬉戏,追逐昆虫,一齐冲上天空,像是考验它们的翅膀,然后又向湖面俯冲,接着就立于芦苇之上,芦苇只是微微弯了弯,而杂乱的叫声则响成一片。”
  晚年的龚古尔曾感慨说,他愿意拿人之初以来的所有诗篇来换取《墓中回忆录》的头两卷!《墓中回忆录》中对人生初期岁月的回忆篇章,更集中地表现出夏多布里昂文字的美。夏多布里昂学识广博,阅历丰富,更主要的,是他拥有敏感、强烈、冥想的艺术气质和立意完美的秉性。这使他的文字独有凝炼、深邃、恢宏和幽婉。翻译家郭宏安先生在译序里这样描述:“他为忧郁孤独的情怀打开了渲泄的闸门,他为怀旧的幽思注入了悲剧的崇高,他在动乱的时代中开辟出了一个可供冥思玄想的角落,他在古典和现代的转换中保留了延续的脉络,所有这一切都出自以辉煌的、雄浑的、金属一般的、富有魔力的、直扣人们心灵的文字。”
  那些文字打动过多少人!文字的魔力,使他成为女人们崇敬和爱慕的对象,成为男人们愿意效仿的手执文武双剑的英雄:福娄拜沿着他文字里的线路游历;普鲁斯特从他那里吸取了足够多的营养;少年雨果则立愿:“要么成为夏多布里昂,要么一无所成。”
  希望会消失,喧嚣会冷却,浪潮会平静,风暴会湮灭,只有美会留下。在夏多布里昂的著作里,可以看到作者展开的人生的动荡,历史的见证,军旅的壮举,而让人感受最深刻的,是其中的美。美是那种最温柔又最久长的力量,是最后的慰藉。
 
三 阴性的神韵

  最早被我圈点过的那删《墓中回忆录》很快送了人,随后又送出五、六本。读的时候总是很激动,总是不能一下读很多,因为动人心处太密集。慷慨奉送分担了我的激动,却没减弱我的喜爱。我相信,因为我的视域的狭窄带来的强烈和专注,加上一种性情的隐秘联系,会让我比我的朋友们对这本书更沉迷、更亲近,更对一些不引人注意的细枝末节了然于怀。

 “灵魂纯洁、孤独、有创见”(爱默生),灵魂更乐于托身这样的人。夏多布里昂就是一个被特选的人。他孤独,忧郁、感伤,而且几乎是与生俱来。这种性情在他的家族中隐约相传:他在他年迈父亲身上看到的,多年之后少年雨果也从他的身上发现。他的父亲就“禀性孤僻,严肃沉静”,他像风一样把他的孩子从身边驱散,而不是相反。在外省的城堡里,勒内。德。夏多而里昂,这个衰而复振的贵族之家晚来的次子,“被丢弃在最冷清的角落”,独处在深夜的古塔楼里,“不放过黑夜的任何响动”,过早地领受了孤独和之后一生都永驻不去的忧伤。
  夏多布里昂体验的孤独也强烈地突现在他的四姐吕西尔身上:“她总是有烦恼,忧愁、创伤:她寻找一种表达方式,她突如其来的一种离奇念头,都能折磨她好几个月。我常常看见她一只胳膊搭在脑后,一动不动地、木头似的想入非非;她的生活退入内心,不再表现于外,甚至她的胸脯也不再起伏了。她的态度,她的忧郁,她的美丽,都使她活像一个阴郁的精灵。我于是试图安慰她,过了一会儿,我也陷入不可解的绝望之中。”
  “我在我的姐姐吕西尔身边成长;我们的友谊就是我们生活的全部。”
  同样深的孤独,引发同样深的悲悯,兄妹之间产生了超乎亲情的复杂感情,这是促成夏多布里昂第一次离乡背景远去美洲荒野的一个隐秘原因,是写作后来轰动法国文坛的小说《阿达拉》、自传体小说《勒内》的潜在背景。

  “你应该描绘这一切。”
  夏多布里昂出神地谈起孤独时,姐姐吕西尔的这句话触动了他的诗兴,他平凡的身上掠过一股神圣的气息:“我的身上一切都化为激情。”“我的想象力被点燃了,在所有的事物上纵横驰骋,无处可以找到足够的食粮,简直要吞掉大地和天空了。”

  正是这种孤独和激情幻化出的他文字的美。正像多年之后,他感叹道:“我怀疑,那些浪,那些风,那种孤独,是我最初的老师,也许更适合我天生的秉性许这些野蛮的教师给了我一些我自己都不知道的美德。深行于文字中的美,正像他所迷恋的荒野行进,有一种孤独和力量之感。在他展开的浪漫主义文风中,藏着后人少有的冷静与冲和,内敛着古典的庄重与平衡。


四 自我嫌避和它造就的完美(略)
(写不完啦 )


[法]夏多布里昂 著作中译本
《暮中回忆录》三联书店1997。4 郭宏安选译
《从巴黎到耶路撒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5曹德明 徐波 杨玉平译
《阿达拉》《勒内》 漓江出版社 1996。5


  ——转自“读书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豁達乱拜]❤

GMT+8, 2024-12-23 13:1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