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不错 国内多数所谓的乐评人想靠笔杆子吃饭
所以写所谓的乐评这一想法本身就变质了 主要还是素质问题..
素质不够,想好好写也白搭...
Originally posted by 健崔 at 7-30-2003 10:49:
国内多数所谓的乐评人想靠笔杆子吃饭
所以写所谓的乐评这一想法本身就变质了 那么你指的是什么素质?
音乐素质? Originally posted by 健崔 at 7-30-2003 10:49:
国内多数所谓的乐评人想靠笔杆子吃饭
所以写所谓的乐评这一想法本身就变质了
靠笔杆子吃饭写乐评的就是变质? 这么一枪可是毙了好多人... 靠笔杆子吃饭也不见得就是怎么伤天害理的事,写出来的东西也不见得就怎么臭不可闻。做个单纯点的写手也得背负如此的压抑,那真不知道国内稀稀疏疏的几本音乐杂志上该给谁留下版面了,留着等各位有素质却不屑泼点墨水的旁观者么?也许如linger所言从音乐知识上来说大陆整体处于婴儿期,认同了这点,也请大家给孩子们多留着些还不酸不馊的奶子吧... 我就看过一个知名的“乐评人”把一篇稿子拆成四篇发给四个媒体
你说这样的稿子能不变质么! Originally posted by 健崔 at 7-30-2003 12:39:
我就看过一个知名的“乐评人”把一篇稿子拆成四篇发给四个媒体
你说这样的稿子能不变质么!
咱们的分歧在点和面的不同,我注意到你所说的是“多数”。当然路上总有那么几堆臭狗屎,我们自己知道看清楚点就行,路还是要走的 不说了
我说的都是废话 嘿嘿 发表下个人的牢骚而已啦 放轻松:lol: 那是
music543她好像有个人版,里面文章不少
她的书最近刚刚out of print呃。。。以前跟Jarboe聊天的时候还跟他说,台湾有个叫杨久颖的写了本女性摇滚的书,里面有你。。。
Originally posted by 生女儿 at 7-30-2003 09:57:
其实我还挺喜欢杨久颖的东西.. linger买吗?买的话帮我捎一本....
Originally posted by lingernw at 7-30-2003 15:57:
那是
music543她好像有个人版,里面文章不少
她的书最近刚刚out of print呃。。。以前跟Jarboe聊天的时候还跟他说,台湾有个叫杨久颖的写了本女性摇滚的书,里面有你。。。 晕倒 我觉得一个所谓的“乐评人“应该具备一些必要的所谓“素质“,比如文笔要好啊,性格要强拉,眼光要“毒“到阿,下笔要有理有力啦等等等等 ,大家可以补充。但是有一点千万要注意,不要将资讯的多寡与乐评的好坏视为成正比,以免造成优越感膨胀,写起文章来充斥着暴发户的神奇劲。 Originally posted by 健崔 at 7-29-2003 04:51:
中国乐评人里我最喜欢坏脑
:lol::lol::lol:
健崔:
=-o=-o=-o
这是夸我还是骂我呢?不过,我兼收。:D:D:D
其实,写东西有争议是好事。能成为议论的焦点,自然有他的道理。至于乐评人,我想先谈乐评——音乐评论。说白些,就是关于音乐的作文(议论文、说明文、杂文)。像欣赏文学一样,每个人的评判标准和喜好是不同的,所以所有的争议都是合理存在的。
我个人对于乐评的评判标准是:对音乐真诚,和端正的态度。我想这适合所有类型的乐评。每个人的观点不同,感觉不同,都是可以原谅的,唯一不能忍受的是虚伪和那种乐评就是长老的姿态。原因也很简单,既然国内的环境决定了现在的乐评是属于先锋和主要的媒介推动,那么很自然因为虚伪和浮躁给他人带来的误导将是无可估量的损失。也许,这么说更简单,如果要在一个认真的翻译者和一个虚伪的乐评泰斗的作业中选择,毫无疑问,前者是在当今值得赞扬的,而后者应该被判为不及格。
回到乐评人上,王晓峰的态度是很端正的,现在唯一的问题是,还能否跟上世界音乐发展脚步,也许功成引退也是一种非常负责任的做法吧。(其在老摇滚的理解上还是非常有功夫的)。郝舫,是在哲学课上写乐评,学术痕迹很浓,很坦率的说有的文章,我不明白在讲什么。他的东西是写给一些特定的人看的。李皖,我个人非常喜欢,他写乐评的度掌握的非常好,看的不累,有很有趣,容易引起共鸣。觉得他很成功。严峻,是在作文课上挑选了音乐的题目,文字游戏的工笔很好,他的文章总是很适合中产阶级,自觉有品味的小资们的最爱,这是他的观众群。但写的多,露出的马脚也多。很羡慕他的造字能力!杨波,真诚和尖锐。没什么多说的,大家有共识。孙孟进,找个对比的话,就是李皖写通俗,老孙则地下。很欣赏。其他......
最后,我不得不说,我们一直在提中国的乐评的问题,其实谈来谈去,还是这几个人,乐评没有进步,我们也没有进步!“口诛”的时代应该过去,“笔伐”的大旗应该撑起。
badbrain真牛!
牛牛牛坏脑。 邱大立 Originally posted by badbrain at 8-1-2003 22:18:健崔:
=-o=-o=-o
这是夸我还是骂我呢?不过,我兼收。:D:D:D
其实,写东西有争议是好事。能成为议论的焦点,自然有他的道理。至于乐评人,我想先谈乐评——音乐评论。说白些,就是关于音乐的作文(议论文、说 ...
夸
因为你写的东西都是为了自己和朋友看
所以写的不假
虽然写的大都是我不熟悉的hip hop
不过我还是大都看过了
不熟悉所以不敢发言:) 有个朋友说过一句有点狂的话,“只有300张CD的傻B整天就想和人说他有多少喜欢音乐,你TMD的有几千张CD时,你将什么都不想说了。”是的,当我有几千张CD时真的不大和人谈唱片了,聆听的快感已经足够了……
我真的认为音乐太难用文字描述了,我甚至认为音乐TMD就根本没法用文字描述,我很佩服有些朋友,把一张CD从第一首到最后一首的说开了去,用文字尽情的描述每一个音乐细节,我不知道别人看到这种文字有何感想,反正我是看不下去,太累了,老兄你还不如让我直接听得了。
但我还是TMD的要看很多、甚至写很多音乐的文字,我不知道音乐文字要如何写,但我知道什么样的音乐文字我不爱看,也不会写.
第一,我不看不写音乐背景介绍,有关的人和CD的硬性介绍,他们的官方网站不比你我说得权威,初非你有把allmusic.com搞个中文版的想法,那我真的要感谢你,你真为广大音乐爱好者干了一件大好事,至少比动不动就说这张CD是经典之作,不听妄为人要好千万倍;
第二,我不看不写那些把每一个TRACK描述到几分几秒有一个什么动静,几分几秒又有一个什么Solo,我承认我没这专业水平,那怕我有这专业,我也不写,还是那句话,太累,还不让如让人直接听去吧;
第三,我不看不写那些上杠上线、引经据典、看了让人不知所云的象学术论文一样的大作,我还得承认我没这学术涵养,看不懂也写不出,音乐带给大都数人的还是简单一点的快乐好,没必要带上社会的,政治的,那怕是生活的重担,我这个人活得没心没肺的,我听PUNK,我感觉到愤怒也是因为让我感觉到爽才有的;
第四,我不看不写和音乐毫无关系的八卦消息,在这一点上倒不是我没这消息,而是我实在看不出某某是不是同性恋、某某是不是某某的情人……,和我听音乐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