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英文杂志存在的前提
在大陆,中文比英文更有亲和力
中文杂志存在的空间就更大一些
后面我倒是挺同意你,不过说到“和音乐毫无关系的八卦消息”
其实很难判断的,举个例子,a minor forest在自己的cd内页里写:支持种族毁灭,这和他们的音乐有关系么?没有么?有么?
Originally posted by celloman at 8-3-2003 15:12:
有个朋友说过一句有点狂的话,“只有300张CD的傻B整天就想和人说他有多少喜欢音乐,你TMD的有几千张CD时,你将什么都不想说了。”是的,当我有几千张CD时真的不大和人谈唱片了,聆听的快感已经足够了……
我真 ... cello的话中无疑又提出了一个话题。那就是关于音乐和文字之间的关系。
作为音乐来说,几乎是不能用语言来替代的,如果这种关系能够存在,就根本就不会产生音乐这个名词。那么,从这层意义而言,理论上根本就不可能存在满分的乐评。既然,没有满分的乐评,那么所有的音乐文字的存在意义又是什么呢?所以,只能存在于以下方面:单纯的享受这造字和欣赏其的过程(自得其乐或期望共鸣,引起人性中的交流需求,或通过无形到有形、有形到无形的转换过程得到乐趣......);有关于音乐本体外但关于音乐的其他目的(试图引起对优秀作品的注意;期望推动音乐历史进程的发展......)和偏离着音乐的不良动机(金钱,更多的人愿意以糊口的名义;名声和地位,这在中国比较需要;与唱片公司的“默契”......)
怀揣着各种不同的心思的乐评人,很自然会带来各种不同的成品。于是,菜市场的现场就出现了:萝卜青菜,个有所爱;叫买叫卖声,吆喝声,叫好声,叫骂声.....生气勃勃的文字买卖情景。
可是,cello也提出了一个现象,就是供方的内容需求。有的太过简单,甚至是毫无任何积极意义。这样的“菜”应该出现在“菜市场”上吗?是否需要市场管理员,这管理员又将会是谁呢?
我们不要忘记,作为管理员一定是要有约束作用,并需要具备一定管理水平的。我们存在这样的监督机构吗?存在一个公认的标准吗?甚至从经济学的角度上讲,这个市场有足够的卖方来负担管理员的成本费用吗?
实际上,这个虚构的管理员角色在国内很大程度上是由各种媒体所扮演,不是说我、你或者他,还有每位豁达的看客们扮演的。也正由于卖方少,物以稀为贵的原则体现,市场管理员(媒体)因为需要这个市场,也就纵容了卖方的一切行为,如果说伤害了大多数乐迷的利益的话,那也是正常之中的事,因为卖方和监督者的默契而操纵着这个菜市场。所有,你买到“烂菜”,读到废话和bullshit那是你倒霉。
之所以要举“菜市场”和“监督员”的例子,也恰好和dakou提出的办一份杂志的想法不谋而合。因为只有人民自己翻身作主人,通过实际的做法打破这种垄断,才更有意义。否则,我们所作的,只是在扮演一个“托儿”的角色,把不该炒的炒热了,人家就没事儿偷着乐了。
如果,有一份真正有水平的音乐杂志,通过优秀的编辑群来控制乐评市场(也许只是大市场中的小市场),正常的买卖双方的目的才得以实现。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p.s.牢骚的多了,别闲烦!反正是闲人一个,就说些闲话。另,感谢jiancui, linger,我不信,你们的抬举,见笑了! 翻翻翻出这个帖子,觉得后面大家说的那几段真好... 置顶! "我真的认为音乐太难用文字描述了,我甚至认为音乐TMD就根本没法用文字描述"
cello 说的也许极端悲观了点,但实际上我的想法也大致相同吧... 昨晚在朋友的店里, 有人问我某张唱片如何如何,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跟他说了... 不错?好?很好?脑袋里似乎只剩下这几个词,再多点就是跟他说是啥风格,跟哪个乐队很象之类发臭的比较,我自己都觉得恶心眩晕... 如果现在需要我泼墨水的话,也许我会写出象邱或杨那样的东西,虽然那看起来离音乐很远,仿佛混混骂街发牢骚,但我想那应该真正是他所听所吸收的音乐给他溶入他了的东西。
但是我们还是不能没有如此直接针对音乐的描述和评论。对与熟悉了你所描述的音乐作品的人,也许可能那段文字对他来说臭不可闻。但是对于没接触过的人,如果你的描述够吸引人的话,那么你将给他幻想,让他有接近的好奇心。别忘了好奇心在促进人类不断发展上的作用。我不认为这是所谓的“不负责任的乐评”,badbrain所言理论上根本就不可能存在满分的乐评。尽管让那些熟悉的反感的人恶心去,而对于刚进入的人,也许许多的他/她的新天地就是将在你的指引下发现的,这样就够了... 慢鬼想太多了, 如果人家问你某唱片如何, 你调到自己立场看看,
如果自己拿到一张唱片时也想问这句, 那末期待什么回答? 努力去做一本真正有水平的音乐杂志,需要很多的朋友一起努力。
badbrain,请你帮我写一个表达了你以上思想的征稿启示吧,让更多的人,喜欢音乐的人参与写稿子,做“乐评人” :lol: 又让DAKOU发现了一人 哈哈 badbrain,
你如果没有时间写
以上的东西我就摘录了? 我喜欢YB的东西。和上面的朋友说的一样,至少曾经激动过。
现在是个人人乐评的时代,大家都来REMIX一把! 杨盈盈,不知有人有印象没,不过他好像译的多评的少,我觉得国内如果有翻译水平高的N双慧眼的话也不失为一福 任何人听多了音乐都会有所感受 Originally posted by eEop at 2003-8-25 14:32:
杨盈盈,不知有人有印象没,不过他好像译的多评的少,我觉得国内如果有翻译水平高的N双慧眼的话也不失为一福
音像世界啊.......这个"他"好象是个"她"
杨盈盈也是一代人的偶像人物阿……
大陆写民谣的人都还行,相对来说写朋克的也还行,有自己的一套
不巧的是,大陆写民谣和写朋克的人,现在开始写别的音乐了 也不能说是0吧,好歹,当年的《朋克时代1》,开篇树皮《关于朋克》的文字让偶激动了好久,这本册子至今珍藏中 Originally posted by lingernw at 2003-8-25 23:25:
大陆写民谣的人都还行,相对来说
写朋克的也还行,有自己的一套
不巧的是,大陆写民谣和写朋克的人,现在开始写别的音乐了
哦,那他们现在在写什么? 想起一些人。。
98,99年还在广州的时候,YOLA有个朋友,从四川来广州的牛人。当时大家还处于启蒙阶段,他却拥有影碟无数,我们很多的电影都是管他那里借来的。
在更早几年,他和几个朋友投资几万块钱做了一本独立电影杂志,连续几期亏损以后杂志也停了,后来工作一直不顺利。最后他把海上花,梦旅人。。大部分的VCD都让给了我们,回了老家。。 嗯,楼上的几个朋友的话语,我可能在杂志里,登出来,表达杂志对于稿件的一些要求
,采用的,都会收到一本口袋音乐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