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DIO在此读书

[复制链接]
 楼主| Dionysos 发表于 2006-7-19 19:2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来仨我喜欢的罗马题材名篇

尼禄之死/NEROS TOD
德国历史小说大牛列弗希特万格的一个短篇.写的是尼禄这位颇具艺术家情操的杀母暴君末路穷途的最后几个月.跟尤瑟纳尔的作法截然相反,弗君写历史小说属外化白描风,寓理于形,视点间离,颇有史笔风度.不过此史笔不同于苏维托尼乌斯的事无巨细,也不同于塔西陀的浓墨重彩,倒是有点偏近于司马迁的刺客列传,看似不动声色,其实肉味奇烈,一刀见血那种.历史人物小说,写长易,写短难,这篇尼禄之死只寥寥十多页,其中压缩的信息量却很大,厚书薄写,足见作者功力.

罗幕路斯大帝/ROMULUS DER GROBE
啊,我的迪伦马特,去年咱俩搭伴儿HIGH过多少个晚上啊?剧集在维也纳那间闹鬼的医院里陪横着的我,没把汗浸到书页里去的那只手上总插着管子;诺言在春节前去广州的火车上陪竖着的我,硬卧车厢熄灯了,我跑到厕所门口倚着墙看,看完还上错了床,惊起一穿秋裤的长发大妈;深秋夜话在澡缸里陪窝着的我,没等看完水都凉了.10年前,隧道看得我不敢睡觉,上大学以后居心叵测的把它推荐给好多人,不乐意看的我也要把情节讲给他们听,那时候我还不知道迪伦马特是哪根葱...
论名气,老妇还乡应该是迪伦马特剧本中的第一选择,人艺都排过.可那是我最没感觉的一篇,我更喜欢物理学家,我爱天使来到巴比伦,但要说最最迷恋,还是罗幕路斯大帝.
罗幕路斯是西罗马帝国最后一个皇帝,他16岁登基,17岁就退位了,迪伦马特把他的统治时间延长了20年,让他成年,并称他为大帝-----由此,罗幕路斯从一个无知无为的小皇帝,变成了一个有意无为,以放弃为最高准则,并积极运用消极力量来消耗体制的超历史者------这正是迪伦马特最擅用的戏剧形象.天使来到巴比伦里的老乞丐,物理学家里默比乌斯都属此类,甚至老妇还乡里的伊尔最后也做出了倾向于这类人物的决定.不过所有这些角色里头,最有杀伤力的还是罗慕路斯.这本子明明是个戏说历史的喜剧,可其中的悲剧性史观却可以郁结到叫人如此沉溺-----我头一回看到罗幕路斯那句台词当场就不成了,他对日尔曼皇帝鄂多亚克说:我们赶紧干起来吧.让我们再表演一次,也就是最后一次喜剧吧.我们这样演:好象我们的计划在这尘寰旗开得胜,好象精神的人战胜了物质的人.

卡里古拉/CALIGULA
加缪最为人推崇的剧本,还有什么比恶魔哲学家般自由孤独着的卡里古拉更适合加缪的呢?这个本子早在38年就被写成,当时加缪还在阿尔及尔搞小剧场,他自己承认灵感来自罗马十二帝王传.种种原因使得这个剧本到了45年的巴黎才获首演,那个年头,这样的题材当然会被大众欢呼,人们把它当一部反法西斯反集权的重头作品,因为那是45年的加缪啊!不知道法国人现在重读这个本子会有什么不同的解读角度,反正我看完以后觉得满不是那么回事儿.(当然也可能是我的个人偏好左右了阅读心态,老实说我好爱加缪笔下的这个卡里古拉)不要忘记加缪当初写这个本子是想由他自己来演卡里古拉的,题记里他虽然提到了展现卡里古拉对“不可能者”的追求的狂暴,描绘它的肆虐,揭示它的失败确是他的立意所在,然而首先他把这出戏定义为“一出智慧的悲剧”.亦即卡里古拉的智慧正如奥赛罗的嫉妒一样,是人性的悲剧因素-----说到底是“它”的失败而不是“他”的失败,错的,崩溃的都是追求而不是卡里古拉.
通篇都是对卡里古拉的理解和认同啊,我是觉着,当然这都是哲学层面的贯通.

话说卡里古拉的妹妹兼情人杜西娜死掉以后,他突然感觉到月亮是不可缺少的,于是他决定要得到月亮...
真是-------心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Dionysos 发表于 2006-7-28 19:3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朱利亚(选自旧画新貌)/JULIA(FROM PENTIMENTO)

去贵阳,来回都是硬座,各29个小时多,临出门抓了本没动过的世界文学(79年第四期)塞到包里.结果上车一看,这是个罗马尼亚特集...毫无兴趣,直接翻过.有90多页的赛姆勒先生的行星节译(还有比节译更叫人牙痒的东西么?),四首瓦雷里的诗-----翻得有点吓人,什么“无影也无踪,换内衣露胸.两件一刹那!”------我仍然是看不懂诗歌的人.
亏好后面还有丽莲海尔曼的回忆录选段朱丽亚.
我对美国左翼作家那派一直不大提得起兴致,像斯坦贝克德莱赛这些人能砸死人的大部头,在家里只有我爸会拿出来翻翻.所以一直对丽莲海尔曼印象模糊,依稀记得她在二战前后搞过重说教的所谓“正义剧场”,非常意识形态的女人,当年是个红人,可总是不大可爱吧.没承想,朱丽亚里的丽莲倒是很可爱的.
这个选段讲的是丽莲和她的童年好友朱利亚在二战前合伙给柏林的犹太人救援组织送经费的事儿.过去看美国人写二战不是第二十二条军规,五号屠场就是裸者与死者,都是认世界为荒谬的顶尖之作,背后透着的都是一股子不乐意,明说的是美军和敌军没什么质的区别,潜台词是:人家没打到咱们头上,咱美国人去给欧洲人,亚洲人卖个什么命啊?于是,反战!战争里不存在什么正义.很难想象,因为想体验生活、出作品才去参军的约瑟夫海勒和诺曼梅勒在枪林弹雨、尸山血海中幸存下来之后还能对二战有什么别的观感.可丽莲的思想觉悟不会那么低啦,她是战前就成名了的左翼作家啊,跟她同居30年的达希海曼特(有地方译作哈米特,美国硬汉派侦探小说泰斗,他写的马尔他黑鹰你没看过估计也听厌了吧)就是美共党员啊,在麦卡锡主义横行的50年代,丽莲被禁笔,海曼特给逮捕了------这样的革命侠侣,他们眼中的二战自然是自诩是非明晰的大家所喜闻乐见的.
正义凛然的观点,也可以写得很好看.事实上在丽莲笔下,她带着善款坐火车穿越国境从巴黎到柏林,和各样的抵抗份子接头,说出各种暗号秘语,通过重重盘查最终完成任务的惊险之旅简直像是好莱坞欧战区大片的脚本(还要是70-80年代拍的那些)-----不要忘记丽莲是在好莱坞混过剧作家,朱丽亚出版以后也真的被改编成了同名电影.据说简方达在里头演丽莲一角,想看
纵深方向,也挺有料-----一战二战之间的巴黎文化圈,海明威菲次杰拉德什么的,丽莲都认识,愤怒的她认为:“我们上一代人(指迷惘的一代吧)在二十年代的反叛行为现在看来只是司各特·菲次杰拉德笔下的东西了:他们浪费了他们的鲜血,对未来认识不清,如果他们嘴里的酒味(!哈哈)不是那么浓,本来可以嗅得出来.司各特知道自己有这个弱点,他对他一些老朋友变成新的激进派颇为恼火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总觉得20年代的反叛很奇怪,我老实不客气地认为,他们中绝大多数人只不过是一群正在为上层阔老做廉价表演的时髦的杰出演员罢了.而新激进主义则是我所一直寻求的.”整个一女愤青啊!朱利亚这个把自己万贯家产全部用于抵抗活动的反叛女,弗洛伊德的学生(!!!她还没事儿就见见伊夫林沃和H.G.威尔斯什么的..),战前就住在维也纳弗洛里茨多夫区的卡尔·马克思大厦----德奥合并前奥地利军队在当地纳粹分子的支援下袭击了这个工人社会主义者聚居的地方,两百多人被杀,这是跟水晶之夜齐名的指标性重大事件!而朱利亚就在那次袭击中丢了一条腿.这样的一群人,写出回忆录来想不好看也难.
最叫人心动的,是丽莲点明她对朱利亚有点越界的爱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ryan 发表于 2006-7-28 19:5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主见的女人容易搞女同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闲人散客 发表于 2006-7-29 02:5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完全同意..
要不然就是很强势..
反正就是非要展现自己的力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Dionysos 发表于 2006-7-29 15:44:28 | 显示全部楼层




红色维也纳的卡尔马克斯大厦在今天
似乎还是有很多人住在里面
我跟我妈有两回上山,都是在大厦前面换的车
没进去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Dionysos 发表于 2007-3-25 17:50:30 | 显示全部楼层

伪币制造者/Les Faux-monnayeurs

这本台版孟祥森译的伪币制造者,是05年年尾购于香港天地书局的,那是外公去世前最后一次出门,我扶着他从宾馆步行穿过两个街区到书店,觉得他脚底下打晃得挺厉害,我刨出加缪的卡里古拉和艾德蒙怀特的已婚男人那会儿他正抱着当时正热卖的艺伎回忆录翻来翻去呢。06年年尾,我和我妈去广州看外婆,我住在三楼---那是以前她和外公住的地方,现在年已九十又失去了督促者、没有了竞赛的对象,她再也爬不上去了。墙上是两张他们风华正茂的大头像,挂得很高,他们的微笑里,对道德的未来,充满信念,而我在读纪德。
破题:什么是伪币制造者?
众多书评人云亦云的刮噪:伪币制造者就是虚伪的人,这本小说讲的就是成年人的虚伪对青少年的恶劣影响。。真如此么?依我看,这些人多半是没有看过这本书的,真要如此一目了然,我们也不用看纪德了。
首先,伪币制造者是小说中的主角之一小说家艾杜瓦正在写的一本书,这本书他并没有写出来。按艾杜瓦谈其小说观那一章所说,开始的时候,他这是想写文化界的一些投机分子,所谓伪币就是一些看似新鲜,实则空心无价值的关乎文艺、美学的价值观。仅观这一初衷,似乎把它浅解为“虚伪的人”都不大合适,尽管汉语用词确实宽泛。何况,这一观念,只是一句了事,因为艾杜瓦后来发觉他正在创作的小说自己有了生命,脱离了他预设的轨道,各种无关甚至相左的观念纷至沓来,是以最后他只好承认,这小说的主题成了:事实所呈现的东西和作家理想中的事实之间的斗争---这一想法在后文里由艾杜瓦自己整理得更为清晰:现实世界与我们自己给自己制造出来的有关于它的造像之间的对立。他说:表象世界用以加于我们心灵的样子,我们用我们的解释加于外界世界的样子,这两者(的对立)乃是人生的戏剧。这一整理,使得这一观念由艺术创作层面推进到普遍生活的维度。然而即使说这一观念是纪德这本伪币制造者的主题所在,也是完全错误的,因为这不过是艾杜瓦未写出的小说伪币制造者的主题。由此,纪德在这里所展现出的复杂性可见一斑。
其实,书里并没有什么所谓虚伪的传教者。纪德在这里写了一些比较反面的作家和知识分子,然而要将他们误读为“虚伪的人”,显然又是不明作者所指造成的了。巴萨望伯爵和斯屈洛维洛到底指的是什么人?我想,无须做牵强的猜测也可以看出来,文中给出的线索是非常明显的:巴萨望的那篇单杠道出他代表了功利且好讨巧的象征主义投机者,而斯屈洛维洛影射的则是疯狂解构秩序的达达分子了---君不见阿芒那首题名夜壶的恶趣味小诗,这还不算,后来他们的杂志在第一页印了一张长着两撇小胡子的蒙那丽莎。更叫人拍案的细节是闹剧似的亚尔古餐会上,写到乌布王的作者雅里当场耍宝,而一众追捧者也纷纷进行拙劣的模仿---对于领衔当时巴黎文坛新气象的雅里,纪德并不讳言其赞赏,但同时表明了对他激起的反文化风潮的反感。这些,只要对当时巴黎艺圈情景稍有常识性了解,就可读懂了,把这些航标似的人物,简解为虚伪,只能说是论者在掩饰自己的无知。纪德在这里揭露出了自己孤立的文艺观,他既对已被巴尔扎克写死了的写实主义传统进行反驳,又对新兴文艺浪潮的方向有所保留,也许就像他在访苏归来里令世人愕然的转向,看到成为既定了的规则和人头窜动的喧嚣,他总是要怀疑的。
那么,小说的议题究竟是什么?只能说是数不胜数。创作和文艺观,世界观与世界的矛盾这还只是艾杜瓦这一线索的部分内容,通过他和奥利维,洛拉的交往,引出了小说关于爱情境界/两性战争/希腊式同性恋/恋童情节的讨论,其他诸多情爱故事都似乎是构成这一主题的和弦。男性青年育成,是小说的另一重大议题,也是贯穿始终的最强音,从柏纳,奥利维,文森,到乔治,伯利,每个男孩都是一条在不同磁场牵动下弯弯曲曲的路径,而小说那残忍到惊心动魄的终局里,看到是善的教育的彻底失败。拉柏厚和阿芒,莎拉那一家子带出的是小说绝望的宗教议题;家庭剧方面,虽然也只是这本万花筒似小说一个侧面,但其间讥诮刺人处之前仅见于塞缪尔巴特勒的众生之路(我平生最爱的一本)!
在艾杜瓦论其小说观一章里,他说:之前并没有过真正的观念小说,所有的观念都是依附于人的,这是不公平的,因为观念自己和人一样会生活,战争,灭亡;我们可以说只有借助于人,我们才能认识观念,正像我们要借助芦苇才能认识到风一样,但风是比芦苇更重要的。我想,按照这一思路,纪德的伪币制造者是一部(亦或力图写出一部)真正关于观念和议题的小说。是以要义所在是于此,而不是那纷繁并工巧到不像纪德的闭合情节网和写法上开创了元小说之先河的探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Dionysos 发表于 2007-3-25 17:5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曼哈顿的好上帝/Der gute Gott von Manhattan

去年,上海译文的论坛上一堆人在抗议,都说德文的经典翻译过来的太少了,也不知是不是响应群众的呼吁,今年书市上看到许多以前未曾闻名的德文新译作,英格博格巴赫曼的文集便是其中的重头戏。奥地利现当代女作家,在咱这厢最火暴的无疑是耶利内克,她的众多著作乘着诺贝尔奖的东风轰然杀入新华书店及众多“品位”人士的书柜之后,我们也终于读到了她的前辈和精神上的先导者巴赫曼的东西---只读过曼哈顿的好上帝,不过依我之愚见,若把这位开创德语女性文学新局面的诗人当作里尔克到耶利内克之间缺失的一环还不算是太过唐突。
广播剧曼哈顿的好上帝,是巴赫曼非韵文类作品里的最著名者,当年就连瑞士狂人马克斯费里希听过都为之折服---一读,尽管非诗,却比众多现代诗拥有更宽广奇瑰的视界和更孤高不群的风骨。讲爱情的一篇,论点在于真爱者应当及时的早夭,这样才能成为传奇,上天化作星座;同时也避免了非爱的常人受到前者的传染而至朽败,只有这样秩序和平衡才能免遭这种排它而盲目的不健康情感所导致的混沌的破坏。形式,是以法官与刽子手“好上帝”二人的对话来审视、诘问那对受害情侣的活剧,这戏中戏的套层格局是很马拉/萨德的。同根于布莱希特,却能有截然不同的血肉,巴赫曼在意象运用上的超然是戏剧圈内少有人可以匹敌的。除了里尔克之外,有几处从巨型都市直到人之私密的不间断意象流之激涌,直叫人大呼是德布林附身了。别开局面的并不是作者把爱情抽象为黑夜之力和混乱之源,而是她出发自女性本体的敏感和清晰:对于两性战争,对于性的控制权---丝丝入扣的屏决了希望。
那两位,从只一夜情的一层搬到结伴等待的八层,眼看就要分开,31层的临街屋子叫他们再被点燃,最后那晚,在58层的顶楼他们彻底飞了。然而炸弹投来的时候,只有女人在那高到缺氧的房间里被炸死,男人则回到了大地的怀抱,在一个小酒吧里看报纸来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暴走阿波罗 发表于 2007-3-31 13:3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ionysos 于 2006-7-28 19:32 发表
“无影也无踪,换内衣露胸.两件一刹那!”------我仍然是看不懂诗歌的人.



靠,看到这被肘子呛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暴走阿波罗 发表于 2007-3-31 13:5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ionysos 于 2007-3-25 17:50 发表
表象世界用以加于我们心灵的样子,我们用我们的解释加于外界世界的样子,这两者(的对立)乃是人生的戏剧。


基因性和社会性的对立;被人类飞速改变的环境和极其迟缓进化的人类自身之间的冲突;按照天堂的蓝图结果造出了地狱。。。也许原始人是人类作为一个物种来说心理问题最少的时期。。。




原帖由 Dionysos 于 2007-3-25 17:50 发表
之前并没有过真正的观念小说,所有的观念都是依附于人的,这是不公平的,因为观念自己和人一样会生活,战争,灭亡;我们可以说只有借助于人,我们才能认识观念,正像我们要借助芦苇才能认识到风一样,但风是比芦苇更重要的。




嘿嘿,明明是“迷米”理论嘛!他比苏珊布莱克梅尔要早很多年吧?

“人活着不是为了追寻真理,而是真理需要人活着去完成它自身的表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Dionysos 发表于 2007-4-2 18:5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暴走阿波罗 于 2007-3-31 13:55 发表

嘿嘿,明明是“迷米”理论嘛!他比苏珊布莱克梅尔要早很多年吧?

“人活着不是为了追寻真理,而是真理需要人活着去完成它自身的表达”。。。。。。


又来了...迷米机器...
早N多年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Dionysos 发表于 2007-4-2 19:0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在书摊买到了夜访吸血鬼那女的写的吸血鬼莱斯特
哦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Dionysos 发表于 2007-4-5 12:4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利乌斯---一个享乐主义者/Marius the Epicurean

又读罗马题材的一本,是19世纪末唯美主义的挑梁大拿华特佩特写下的假想历史人物传记小说享乐主义者马利乌斯。觉得读罢哈德良回忆录意犹未尽,或是神往于玻璃球游戏里提过的假想历史人物传记创作,或是想看看英伦唯美风潮中除去王尔德的舌灿生花之外的风景,这本都是不二之选。背景恰好选在哈德良身前指定的第二代继承人马可·奥勒利乌斯执政的公元2世纪,这里正是尤瑟纳尔交出接力棒的地方,还记得回忆录的最后,哈德良欣喜于为国家找到了一个信奉斯多噶派禁欲思想的哲学家皇帝么?而马利乌斯正是后者的书记官!嘿,简直可以把这当作续集来看了。当然,同样是男性思想育成的小说,佩特写不出尤瑟纳尔那关乎永恒的神性咏叹,比不上黑塞纵横于思想史长河的自如,更难敌托马斯曼雍容而宽广的深入浅出。多亏我们这位多智而以杂学见长的作者选择了昔兰尼派哲学作为自己的利器----倡导对生活的全盘接受,鼓励一切行为和无休止的体验一切----对于一个唯美主义者,还有什么比这养育自希腊人在北非那无忧殖民地的体验哲学更合用的呢?在这本并不工于塑型的散文化小说里,拒绝绝对的马利乌斯成了佩特放回到基督获胜之前罗马的一枚传感器,在各派哲思和新旧宗教相互撞击而引发的思想体系大震荡中,忠实并敏感的记录下了每一次波动。昔兰尼派的享乐主义却是最节制的,因为“玄学的首要实用结果是节制,而首先就是要克制有关玄学本身的询问。”同样,马利乌斯那昔兰尼式的接受最终导向的是连昔兰尼的边界也消失了,随着他接受能力的不断提高,他最后成了一间空屋,只待客人进门。看上去,他是被早期基督教带给人简单的平静与自然的喜乐征服了,如同所有在哲学之路上疲惫不堪的旅人,但其实他并没有。他不是殉道者,从一生的沉思里走出来,他最后的行动----那所谓的牺牲也不过是因为他也不理解殉道的意义,他要让他爱的朋友活下去,他是比基督徒还要纯粹的马利乌斯,到死时已干干净净有如白纸一张。
最大的感动,是行至中途,他强壮的朋友费拉菲安将死,马利乌斯握着他的手躺在瘟疫和死神身边,“以后我会常来悼念你,你高兴么?”-----“只要能看到你,能听到你为我哭泣,我就感到欣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Dionysos 发表于 2007-4-6 18:52: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下午睡觉起来突然又想起:

佩特无疑是金驴记作者阿普列乌斯的热烈崇拜者,后者坚定的反古风(希腊语写作)以复兴拉丁语为己任的创作态度说到底还是跟佩特的唯美主义美学观点合上了拍.除以一章的篇幅复述金驴记并让小说主角终于和阿普列乌斯会面之外,佩特还借弗拉菲安的心说出了下面这段受金驴记启发)他要对它(拉丁文)做一番认真的研究,像对待珠宝一样仔细地掂量每一个词或词组的分量;他抛开引申出的诸多联想去探究其最原始的本意,将潜在的,寓意深刻的表达形式作为宝贵的财富加以发扬光大,重振拉丁语已黯淡无光的形象.正是由于人们墨守成规,懒于更新陋习,才导致今日拉丁文学和拉丁语言的衰败;因此,当务之急是在思维与表达之间,感觉与词语之间重新建立起自然,直接的关系,使其恢复当初的强悍力量.当时看的时候就觉着脑门给敲了一下儿!----我每回看自己以前写的东西都会觉得非常不舒服,随手就会改动里头很多的词,就是因为觉得那些词放在那儿实在是刺眼,因为:它们不是这个意思.特别是很多成语,还有形容词,特别的动词,写下去以后真是需要回过头来再想一想这个词的本意到底是什么?它真的是你想说的那个词么?还是仅仅因为一种中文白话运动以后也100多岁了的习惯模式让你误以为它的音节应该出现在这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engsan 发表于 2007-4-19 20: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ionysos 于 2006-5-16 17:23 发表
最近魔山出疯了,一下出来三个版本.
大家不要买上海译文的那版
那译者不大会说中国话......


钱鸿嘉
笔  名: 江影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27
民  族: 汉族
钱鸿嘉  
浙江宁波人。195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外文系。历任杭州市公安局、浙江省公安厅干部,上海人民出版社编译室编辑,上海译文出版社编辑、副编审,编审。中国意大利文学学会副会长。1959年开始发表作品。
译著《意大利诗选》、《但丁抒情诗选》、《夸齐莫多、蒙塔来、翁加雷蒂诗选》、《史托姆抒情诗选》、《托马斯·曼中短篇小说选》,长篇小说《魔山》、《新生》([意]但丁著)、《十日谈》等。
《汉堡剧评》(编撰)获1991年全国外国文学优秀图书二等奖,《世界诗库》(编辑)获中国第九届图书奖、国家第二届图书提名奖、1998年全国外国文学图书特别奖。

上海译文去年还卖45,现在23



杨武能,著名翻译家,翻译了《浮士德》、《少年维特之烦恼》等蜚声海内外的经典作品。现为四川大学外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他1938年出生,重庆人,1962年毕业于四川外语学院,留校任教。1978年考取中国社会科学院冯至教授的研究生,1981年获硕士学位,1983年调四川外语学院,任副教授和副院长。
  1990年调四川大学任教授,1992年创办欧洲经济文化研究中心,现任该中心研究员兼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士点博士生导师。
  现为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等团体的理事,同时是国际日耳曼语言与文学协会、国际歌德协会的会员。2000年获德国总统颁授的“国家功勋奖章”。2001年获“洪堡研究奖金”。
  学术论著《歌德与中国》等多次获奖。《杨武能译文集》2003年末出版。

北京燕山25元

另外有65元作家出版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Dionysos 发表于 2007-4-22 14:5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点亮的灯/Unlighted Lamps

昨晚洗澡,随手拿起床头一本美国短篇集带进澡缸。这个集子挺有趣,选的都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乡野小说,挑来挑去,还是看了一篇舍伍德安德森。说起来,跟大一看小城畸人那会儿比较,我这人应该已经很不同了----逛进俄亥俄州温斯堡的我还是直男一个,还没在尼斯受过欧洲壮男的刺激开始每天练俯卧撑,而且,应该还没看过众生之路和法斯宾德呢。叫我安心的是,这回才看两句就给领进了依利诺依州的小镇汉特斯堡,感动还是一样的。上大学以后头一回上网我就去了北京失眠夜,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谁记得这个聊天室,反正当时挺火的,我在那儿叫“军规”,傻得冒泡了,就好象我刚上高地的时候叫“破晓的笛手”。处男“失眠夜”里,我碰上了一个兰州的姑娘,也爱看书,北大的,跟我侃军规和了不起的盖茨比什么的,之前我都是闷头看,也没跟什么人聊过这些,觉得特畅快,快下的时候,我推荐她看裸者与死者,她则推荐给我小城畸人。后来我跟厦大里认识了一半夜里会坐在路灯底下写诗的兄弟,只爱读聂鲁达和苏俄小说,向来看不上美国书,在我大力煽惑之下他读了小城畸人,自此他的文学世界地图都重画了,一次在望海的上弦场,他跟我讨论了合写一本“厦大畸人”的想法。
有一种感觉是只有舍伍德安德森能写出来的----心里被灼得作痛,却还能用皮肤感觉着一点点汗水在夏天的晚风里蒸发的凉意。他的所有故事,讲的都是静静的人望着远方火热的运动是多么的向往啊,然而最后,大多还是选择继续停滞,继续向往。
我想起了前段看的伤心咖啡馆之歌-----和舍伍德一比麦卡勒斯那些奇闻怪事的歌特套路显得造作到幼稚,这半年多来读到的短篇里,大概也就是阿瑟米勒那不合时宜的人才能跟这篇比一比高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Dionysos 发表于 2007-5-10 11:35:32 | 显示全部楼层

甘肃路上/剧本三种

巡官登门/An Inspector Calls
提到美国的左翼文学,一般会首先想到斯坦贝克的愤怒的葡萄,而在大西洋对岸的英伦,地位相当的扛鼎之作当推普里斯特利的名剧探长来访。未读剧本之前在很多20世纪戏剧的指南读物上读到过该剧情节介绍,总觉得很有点近似于雷雨的将阶级大矛盾浓缩于一户之内,只不过比之后者普里斯特利竟更加的黑白分明,剑拔弩张,人物的脸谱/漫画型格也更见彻底。要将如此苦大仇深的意识形态先行作品写得痛快与震撼很容易,但要想写得有生气,写得精巧玲珑,写的不牵强落套却难于登天,除去作者本人的才华,还需时代气候的滋养和缪斯的偏心吧。45年二战结束,战胜的大英帝国却永远的滑过了抛物线的顶点,站在国际格局新纪元的门前,尴尬的英国选民抛弃了丘吉尔,这是共产之红在地球上最耀眼与嚣张的一年,正是在这一年,普里斯特利如获神启一般找到了他与戏剧王国不朽境界的接驳点。
在结构设计和情节铺排上这是一出完全完美的戏剧,通篇对白功能性惊人,毫无赘肉,每一条线索都从暗示到爆发贯穿始终,并能在并行之下支撑起一连串极具张力的戏剧场,线索相交时迸发出的新可能也被剧作家一一捕获。而在剧本的节奏控制方面,普里斯特利更向观众做出了教科书般无懈可击的示范----在这最高端的情节剧中,体会到是从超过45度的滑梯上冲下来的速度感。剧本行至末段,作家运用了布莱希特那路的间离手法,揭破了之前极其戏剧性的集中却又巧合到有折损感染力的可能的戏剧幻象,而结尾处的再次转折看似神秘主义语汇,实际上却把刻意设置的极端情况拓展开来,使剧作有了普遍意义。有批评指最后的一波三折让这个本来很纯粹的社会批判剧成了一锅大杂烩,然而正是这一笔把该作从共产国家的催泪教育剧群中拽了出来,这一跃的高度是曹禺毕生未能达到的。

红鲱鱼/Des Harengs rouges
瓦鲁让的红鲱鱼是一出命运诡谲的戏, 它于93年还没在法国上演就被世界文学翻译到中国,而到了今天它能被人们记住竟是因为95年日本人将之解构至面目全非的无情节版本,这回,我竟读到了那被抛弃的本子。被尤内斯库点名指为法国戏剧圈新人中值得注意的少数几个之一的瓦鲁让在写法上却是很不尤内斯库的,读下来会觉得他那些时而即兴随意,时而前后不搭,常常摈弃组织的生活态语言捕捉有点点品特和阿尔比的味道,只不过他的语流切断比品特要自然得多,言下之意一目了然,不比品特人物那样都跟有语障似的(想想,倒是更近似品特的电影剧本),而对比阿尔比对话中潜藏大力的攻击性,瓦鲁让宁取人物间暧昧的磁力,揣测与抗拒,追与逃,套在哲学争辩的外衣下,引擎其实只是动物性----只关乎食物,领地和交配权。
和品特一样,瓦鲁让的荒诞追求着明确的象征意义,这是一个类似于安部公房短篇小说闯入者的情节,文明在虚无来袭之下的崩坏与被占领还不是剧本的要旨,觉得那些流浪汉搬进有产者的公寓总该是体制的招安和胜利吧,万能机器人之外,另一回历史循环论的实践。

白吃饭的嘴巴/Les Bouches Intulites
同样在45年,波伏娃写下了她唯一的剧作。白吃饭的嘴巴取材自弗兰德斯一个公社革命成功了的城邦,在遭到公爵军队的多年围困后粮草告急,城里的男人决定把老人,女人和孩子这些白吃饭的嘴巴赶出城去。一个萨特似的典型存在主义绝地加上一个最需要波伏娃来进行女权主义申诉的缪境,题目一定下,这样一出戏想不出彩都难。不过,在过于理所应当的模板被成功设定之后,让人期待的却是不知波伏娃能写出什么非池中之笔。
让皮埃尔和克拉丽丝这一对的转变很有意思:开始时这俩人满嘴的存在主义反爱情教条,不厌其烦的表明两人如何的独立,如何的不愿落入相互奴役的爱情圈套,三个月不见以后让皮埃尔说:(见不到对方)我们不感到痛苦才好呢!如果你不在我身边使我感到空虚,如果我的形象使你看不见世界,那我们才不该再见面呢!当克拉丽丝的妈妈卡特丽娜表示想把女儿许给他的时候,他说:我不愿骗她也骗自己,人人只身而存,孤独而死。。。又说:你女儿跟你不一样,她是世界的局外人。这萨特/加缪理论的照本宣科,直白到叫人发笑。这时,波伏娃化身卡特丽娜对上述意见提出非议:你自认为你是自由的吗?而你既不能够行动又不能够恋爱啊?(事实上是克拉丽丝已经怀了让皮挨尔的孩子,他们不是不搞,而是不承认爱的专属性,不愿结婚)。。。再讲到:(人人孤独论)不对!如果一男一女相依为命,共同面对命运,投入共同的事业,生育后代,以共同的意志塑造世界,那么他们就不可分离的结合了。剧末,让皮埃尔终于承认了爱是有意义的,他向克拉丽丝示爱,表明不能没有她,而早就盼着这一刻的后者绝无二话,两个人就此幸福的在一起了。想想萨特和波伏娃“反婚姻开放式终身伴侣关系”,再看看波伏娃在这个剧本里说的这些话,能闻见好呛的一股子怨气啊!哈哈哈哈
挺有共鸣,是执政官路易被老婆行刺(卡特丽娜不愿独去死,想叫夫妻俩死在一起)之后的兴高采烈,他说:“你还爱我啊?!任何亲昵,任何誓言无法如这一把匕首般使我们紧密结合在一起。”看得我直点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Dionysos 发表于 2007-5-11 14: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版红鲱鱼简述

一个中年男子上场,穿和服,捧一个玻璃鱼缸,里面是活泥鳅.他开始独白,边自语边点燃煤气灶,一边涮锅一边吃一边说着一些日常事情,他背后有一道纱网,纱网内是一间雪白的屋子,屋子一角有一个大圆桶,屋中有一堆煤,掺了许多沙子.两位裸着上身的男子上场,无声的将煤堆扒开,然后用水枪浇水,边浇边和着稀泥一样的煤,满头大汗.泥和得差不多时,两位女演员上场,入浴前的打扮,每人手端一锅水,踩着泥进来,将水倒进圆桶里,又踩着泥出去,有说有笑的.纱网前的男人继续边吃边说.水提够后,两个女人进圆桶里沐浴.泥和好后,.两个男子开始吃黄瓜,馒头,馅饼,喝凉水,边吃喝边说.纱网前的男人吃得满头大汗.沐浴的女人几次将洗过的脚弄脏,然后重新再洗,谈论妇女如何在男售货员手里买卫生用品的话题.吃完馒头后,两个男人提一篮秧苗进来,插在了稀泥里,全部插完后,突然用装满水的小气球向对方袭击,不但如此,还向桶中的女人袭击,女人们反击....突然,其中一个男子抱起年轻女孩放倒在泥里欲强暴,其余两人奋力阻止,四人扭成一团,全身是泥.纱网前的男人仍滔滔不绝.终于音乐静止,四人躺在泥里一动不动,吃火锅的男人也定格,灯光渐暗,全剧结束.
摘自周江林的百年前卫戏剧手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Dionysos 发表于 2007-5-20 20:3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历代大师/Alte Meister

三联出的这套文化生活译丛里多是些只适合马桶阅读的杂文集,比如艾柯的悠游小说丛林,诠释与过度诠释,奈保尔的印度三部曲,还有费里尼和伍迪艾伦...能让我提起兴致买下的,只有伯恩哈德的历代大师一本。昨天读罢,感到的是贯通全身的痛快。顺便提一句,这套书的封套看上去挺高档,可却不怎么实用,才捧着翻了三四天,封套的正反两面老跟手接触的地方居然就都被摸穿了!
伯恩哈德是跟汉德克齐名的奥地利文坛造反者,后者搞了一出大名鼎鼎的攻击性剧作《侮辱观众》,与其相类,伯恩哈德的艺术也是攻击性的和挑战一切的,嬉笑的和怒骂的。读迪伦马特的抛锚那会儿,觉得他对其祖国瑞士的挖苦讽刺已经够触目的了,可跟把奥地利彻批至一无是处的伯恩哈德一比,迪伦马特都显得份外温和含蓄。想起一个不怎么恰当的比拟,那就是咱那位看哪里都不顺眼的鲁讯笔下的中国了----伯恩哈德借雷格尔的嘴说出了叫咱耳熟的话:今天在这个国家里,无论我们往哪儿看,我们都会看见一粪坑的可笑。不过仔细想想,区别仍在骨子里:鲁讯到底是从准则和底线出发进行批评;反观伯恩哈德,他的准则和底线就是批评----直白如此:赞叹是一种弱智状态……真正健全的智慧,其首要功能就是挑毛病。和马克斯费里希一样被指为反人类作家,可在费里希,敌意是拐弯抹角的诡辩和精心设计的逻辑陷阱,而在伯恩哈德则只有劈头盖脸的痛斥,愤怒如一计重拳由字里行间凝练而出,击向读者眉心。《历代大师》的主体是一发不可收拾的言论,82岁的雷格尔的种种观点涨潮般翻涌而至,在这位老PUNK似的资深乐评人面前,音乐,文学和造型艺术史上地位不可动摇的历代大师们纷纷落马,淹毙于挑衅者吐沫的海洋,而这一切正发生于举世闻名的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内云集古代大师名作的展厅里。还有奥地利人的低等,还有奥地利政治的愚蠢,还有教育,舆论,文艺新圈,医疗,教会,丧葬等等奥地利社会方方面面的缺陷,无一幸免。这位号称“专事批判奥地利的作家”在接受奥地利国家文学奖的时候忍不住又讲了真话:国家注定是一个不断走向崩溃的东西,人民注定是卑劣和弱智。。。可爱!这位被称作是海德格尔思想实践者的人在历代大师里忍不住把海德格尔和喜欢海德格尔的人抓出来骂了一顿,而且语流飞驰之下还骂得想象力十足,每一句都能搔到痒处,看完那段我就缴械投降了。正惊奇于跟伯恩哈德接通的轻易,一翻他那生平,哈哈原来是2月9号的水瓶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eva 发表于 2007-5-20 21:3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海同学是天平座的,横 :P

补充:鲁同学也是天平座的,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Dionysos 发表于 2007-5-20 21:3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天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豁達乱拜]❤

GMT+8, 2024-12-22 19:3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